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今作浪子,明為孤兒—台灣在經貿上排拒大陸恐有嚴重後果

張作錦
user

張作錦

2005-05-05

瀏覽數 17,150+

今作浪子,明為孤兒—台灣在經貿上排拒大陸恐有嚴重後果
 

本文出自 2005 / 5月號雜誌 腦袋經濟學

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率團訪大陸,與中共官方獲得十點共識。江丙坤此行是為黨主席連戰鋪路,連戰不久將往訪,和胡錦濤商討兩岸和平相處問題。總統陳水扁嚴詞抨擊這些行動,民進黨政府認為違法,台獨基本教義派說他們「賣台」。

這些反應都不出人意料。但據《聯合報》的民意調查,台灣居民42%樂見連戰訪大陸,只有28%的人不支持。揆其原因,老百姓希望能安居樂業。安居就是不打仗,樂業就是生活富裕。能否達成這兩項目標,大陸都是關鍵因素。

中共會不會武力攻台?其實操之在台灣。台灣若獨,大陸必打。台灣若維持目前現狀,大陸內部要做的事很多,一般相信不會貿然生事。軍事問題反而好辦,至於經濟問題,就太複雜了。

大陸地大物博人眾,自從「改革開放」,立即成為「全球經濟發動機」,世界各地企業家紛紛前來投資設廠促進貿易。

根據統計,2003年大陸進出口量達8512億美元,成長速度驚人。在進口產品中,電子和能源類產品又占重要地位。

因此,大陸進出口貿易量的變化,對全球經濟存在巨大的影響。尤可注意的是其產業結構,在工業生產基本不變的情況下,農業生產比重從過去的70%下降到50%,而服務業也有顯著的增長。

大陸經濟崛起之初,大量吸引外資,對鄰國當然發生排擠效用,且又以低成本的產品爭取外銷市場,鄰近國家也飽受威脅,因而頗生反感。但各國也知道,大陸之崛起為大勢所趨,與其抗拒,不如相互合作,利用大陸的資源與市場,來擴大自己的競爭力。大陸也知道鄰國的這種心理,在加入WTO後,促成各國商品大量輸進大陸,使各國經濟齊步繁榮。而在亞洲金融危機時,人民幣堅持不動,避免了貶值競爭的危機,盡到了一個大國的責任。凡此種種,都使亞洲各國對中國大陸逐漸放心,並展開了積極的合作計畫。

去年底,大陸與東協各國簽訂經貿合作協議,雙方從今年7月1日起,對七千種產品削減或取消關稅,以期在2010年將這些貨物的關稅降到0或0.5%,這就意味著東協與大陸「十加一」自由貿易區的正式啟動。而日本和南韓也將加入,變成了「十加三」。這個自由貿易區,將與北美和歐盟鼎足而三,前程遠大。

台灣從「戒急用忍」到「有效管理」,都是限制企業家到大陸投資。但大陸的商機不會等待台灣。台灣原在全球領先的產品如電子、資訊等,現在都逐漸讓出市場。更不幸的,十幾年來,台灣囿於意識型態,內耗空轉,更使經濟疲憊不振。我們做了太久游手好閒、不務正業的「浪子」,現在經濟逐漸被邊緣化,再這樣下去,成為「亞細亞孤兒」的日子恐怕不遠。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