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車大廠Gogoro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赴美上市,今天在紐約那斯達克股票市場掛牌首日開高走低,午盤欲振乏力,終場股價跌逾12%,起步不甚理想。
電動機車電池技術是各大廠牌兵家必爭。延燒許久,被視為可望解決「電動車充電焦慮」的固態電池技術,將在台灣首度亮相,是否意味著台灣將跑贏全球?
桃園市自升格後人口成長突破227萬人,工商發展持續熱絡,除了工商林立,臺灣人最喜歡的代步工具「機車」也同人口數成長至128萬輛,環境污染負荷也逐漸上升,如何管制工廠排放、減少老舊車輛及提升低污染運具一直是我們桃園環保局努力的重點。
赴美掛牌、估值650.5億元、引進鴻海與印尼新經濟巨頭GOTO成為策略股東……。連日來,「Gogoro將借殼上市赴美掛牌」的消息,成了市場熱議話題。
台灣電動機車新創公司Gogoro執行長陸學森今天宣布,將透過空殼公司Poema於明年第一季到美國那斯達克掛牌上市。
從 2015 年起每年銷量幾近翻倍成長,到 2020 年銷量卻直接砍半,對 Gogoro 來說,2020 是銷售量下跌的一年,卻也是勵精圖治的一年。在產品、維修、換電等服務上, Gogoro 專注優化品質、改善客戶體驗,努力讓消費者有感、也更接地氣。
台灣電動機車龍頭Gogoro昨晚(4/21)宣布與印度最大機車集團Hero MotoCorp合作,不只合作開發品牌電動機車,還將合資在印度共組智慧電池交換網路公司。消息傳來,振奮台灣業界!這場結盟英雄的台印大進擊,究竟如何布局?
揮別2020,迎來全新的2021,民眾對於新年度的補助都相當期待與關心,我們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來回顧過去一年至今討論聲量較高的政府補助,選出了三項民眾期待的補助,其中包含了討論最高且話題不斷的電動機車補助。
全球都市化衍生交通問題、傳統交通工具汙染迫在眉睫,《遠見》針對交通困境,首辦「2020未來移動友善城市大調查」,並於昨(5)日舉辦記者會,不僅首度揭露六都民眾的交通偏好民調、找出需求痛點,還邀集產官學專家座談,一窺台灣未來移動樣貌。
靠著高效且靈活的智慧工廠,Gogoro短短三、四年內就改變機車業生態。惟面對日本急起直追,台灣優勢還能維持多久?
Gogoro也賣自行車了,首款電動自行車Eeyo1將在7月開賣!從電動機車跨入電動自行車,Gogoro創辦人陸學森引燃另一場戰火,他究竟打什麼算盤?電動自行車會是Gogoro突圍海外的引路金雞?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台灣確診個案竄升至215例,大眾交通工具因需近距與人接近,搭乘量銳減,反而是機動性高、成本較低的機車,月增四成掛牌量,在向來被視為業績小月的2月,一舉逆勢增溫,共享機車騎乘數激增七成成為防疫期間少見的贏家。
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尚未緩解,電動車瘟就緊追在後。Gogoro今年1月業績大衰退,不得不大動作祭出兩招迎戰,兆豐銀行排除眾議,維持對電動機車展望持佳的樂觀看法,瞄準GO粉推出獨家專屬回饋,強強聯手的背後竟埋藏一段近10年挺到底卻不為人所知的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