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高階主管勤奮工作25年頂多「不窮」?他向資產破億妻子學「理財3件事」
本書作者為韓國某大型流通企業的高階主管,擁有25年企劃及銷售商品的資歷,天天勤奮工作,但在他退休前兒子卻問了一句:「為什麼爸爸工作25年,還是賺得這麼辛苦?」25年來,他只知悶頭工作,反觀努力充實理財知識的妻子,光靠每個月從他的薪水中領取一部分來存錢、投資,就將資產增加到50億韓元(新臺幣超過1億元
不只勞保,勞退也破產?七大迷思一次破解
你是否也擔心「勞保快破產,勞退也不安全」?其實,2005年上路的勞退新制,與勞保制度並不相同,保障機制也更加穩健。《遠見》特別整理出七大常見迷思,帶你一一破解。 「勞保要破產了,勞退也不安全?」你是不是也曾有這樣的疑問?2005年上路的「勞退新制」,其實與勞保制度完全不同。為了讓更多上班族
勞退新制20年調查》75.7%擔心退休後錢不夠花,民眾期待更多自主選擇權
勞退新制滿20年,《遠見》調查顯示,七成民眾準備不足,逾三成對制度混淆。面對高齡化與長壽趨勢,自提、月領、自選與TISA等改革方案備受關注,退休制度亟待升級。 今年勞退新制跨入20週年,你對年金制度了解多少?你善用制度,滾大退休金了嗎?同時,勞退制度改革20年,哪裡卡關呢? 為探
財經專家夏韻芬談退休理財:盤點資產,別捧著金飯碗喊窮
退休,不只是年齡的界線,更是一場人生價值的再定義。面對制度與時代的變遷,如何優雅地從職場過渡到生活的下半場?資深財經媒體人夏韻芬分享她的實踐之路。 專訪這天,一襲腰間繫著蝴蝶結的藍白洋裝,襯出財經媒體人夏韻芬的長䠷身形,讓人不敢相信,今年夏天,她的龍鳳胎「小孫孫」就要滿週歲,稱得上「媒體圈
私校退撫制基金成功轉型,15年填補450億財務黑洞
私校退撫制度從財務危機脫困,成功導入確定提撥制、個人帳戶、自主投資與增額提撥等機制,確保財務穩健與教師權益兼顧,成為台灣退休金制度轉型的重要示範與政策借鏡。 15年來,原本有450億財務缺口的私校退撫儲金,一步步建置穩健提撥、自選投資、增額提撥等機制,不僅補足上述缺口,私校靈活的退休金制度
專家揭四大關鍵,打造安心退休理財藍圖
2025年勞退新制上路滿20週年,面對超高齡社會與退休挑戰,專家呼籲強化自提誘因、投資配置與退休銜接機制,並結合TISA與主權基金,打造更完整的退休保障,換得安穩老後。2025年7月,勞退新制實施屆滿20週年,適逢台灣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占比超過20%。究竟勞退新制是否為近千萬勞工帶來
三階段財富布局,養大你的退休金
退休金,不能再等別人或政府幫你準備。當勞保面臨破產倒數,勞退制度提撥有限又缺乏自選彈性,退休焦慮正逼近每一個世代。即便勞退新制邁入第20年,多數人仍對制度理解有限、不清楚帳戶中有多少錢,更遑論打造屬於自己的退休策略。《遠見》獨家調查發現,退休焦慮正在蔓延,75.7%民眾擔心退休後錢不夠花。然而,私校
巴菲特價值投資,在東方土壤落地開花
近年來,許多華人精英在全球資本市場愈發活躍,從睿遠基金創始人陳光明、紅杉中國創始人沈南鵬,再到創辦OPPO、vivo並投資茅台、蘋果的段永平。他們不只是追求獲利的投資者,更是重視理念的實踐家。由於他們的堅持,讓人們重新梳理投資觀念與策略,證明「價值投資」也能在東方的土壤中落地開家花。這些人物中,段永
全球波動加劇!AI熱、川普亂、關稅戰,投資人如何趨吉避凶?
受到川普關稅政策反覆影響,全球經歷劇烈波動,台股下半年隨著國際政經局勢變化、聯準會動向及兩岸議題升溫,台股與全球金融市場迎來關鍵轉折,投資人如何趨吉避凶? 展望下半年,金融市場大抵脫不了幾個關鍵字:川普、關稅、降息、地緣政治、AI與半導體。 首先來看台灣經濟展望,央行維持2025
台灣不能錯過RWA代幣化金融新賽局
全球數位資產市場快速演進,實體資產(Real-World Assets, RWA)代幣化正成為下一波金融創新的核心趨勢。台灣今年在「虛擬資產服務法」邁出重要一步,將《虛擬通貨平台及交易業務事業》(VASP)納入洗錢防制範圍,由公會訂定自律規範,但目前法規尚未涵蓋RWA代幣化應用場景。 RW
加好友掌握趨勢
關注FB熱門議題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