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遠見會員
免費瀏覽更多專題好文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文章
特輯
訂閱
特色頻道
關於我們
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服務時間:週一 ~ 週五 9:00~12:30;13:30~17:00
服務信箱:gvm@cwgv.com.tw
作者關鍵字:
國發激盪,台灣再造
一九九0年,國是會議在台北舉行,達成甚多共識,影響深遠。六年來,李登輝總統逐步強其在國民黨內領導地位。部分黨內反對人士退出執政黨,另組新黨。通過一九九六年的總統直選,李登輝的領導地位更為強化。雖有民進黨及新黨的挑戰,李氏實已成為主導台灣前途唯一的強勢領袖。為進一步推動其政治理念,李登輝於一九九六年十
鄭為元談國防四角關係
最近三年來,中華民國的民主政治雖仍有甚多問題,如國會改革仍是荊棘滿地,困難重重,但卻已有了相當的進展。作為一個反對執政黨的政治力量,民進黨已日漸茁壯,其監督及制衡的作用亦日益增力。現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之一即是軍人不干預政治及軍隊國家化。自解除戒嚴後,各方對這些敏感問題的討論已日漸增多,在立法院院會
與郝柏村談政治與軍事
最近兩年來,中華民國先後解除了戒嚴、報禁及黨禁,並推動其他政治改革。反對黨派的出現使台灣逐漸從「一黨獨大」走上一國兩黨或多黨的民主體制。我國民主化的努力已有了相當的進展。在發展民主政治的過程中,國人亦十分注視軍方的動向;參謀總長郝柏村將軍在蔣經國總統於今年一月病逝後特別引人注意。原因之一即是他久任總
請登入會員
此為會員限定功能立即登入
今天準備好明天的競爭力!精選國際、產經時事,快速掌握最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