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戰爭邊緣?希望邊緣?-美國百人會參訪台北、香港、北京後感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2005-02-03

瀏覽數 18,900+

戰爭邊緣?希望邊緣?-美國百人會參訪台北、香港、北京後感
 

本文出自 2005 / 2月號雜誌 第224期遠見雜誌

(一)不對稱的交流

以鼓吹美國與大中華地區建立雙邊良好關係的非政治組織——美國百人會(Committee of 100),不定期地來到亞太地區實地參訪。這次1月中旬筆者隨團在台北、香港、北京三地拜訪各界領袖。這個由近二十位成員組成的代表團,在「反分裂國家法」被強烈批判的台北開始,在宣布「春節包機達成共識」的北京結束,是否增加了彼此善意,使兩岸嚴峻的情勢,從戰爭邊緣移向了希望邊緣?

兩岸僵局的根源是:北京一再宣稱:「只要台北接受一個中國,什麼都好談」;台北則有兩派主張:泛藍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執政的泛綠只接受「各自表述」,而非「一中」。

在這個僵持下,出現了人類歷史上前所罕見既交流又斷流的現象:政治冷,經濟熱;官方接觸接近零,民間交流持續多;直接交流有各種阻礙,間接交流則四處出現;台灣的人民進出大陸容易,大陸的人民進出台灣難。這種不對稱的兩岸交流,就變成了任何人難以瞭解的政治現實。

在台北的三天停留中,拜會了陳總統、連主席、馬市長及徐旭東董事長等。1月10日下午在那春節包機協商的敏感時刻,陳總統接見我們時說:「兩岸春節包機如果有突破,就是改善兩岸關係非常重要的基礎。」;並且進一步說明:「台灣要推動的是國內及兩岸之間的協商與對話。」正如三年多前接見「百人會」時,他也提出過類似的主張。

國民黨連主席強調:政府應該要讓兩岸關係在和平的環境中發展;特別是台商在大陸經商,有關子女就學、醫療、投資保障等問題,都沒有好的保障,這些事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早該做的事。

連戰也呼籲中共,應從台灣人民的立場來看事情,民進黨只能代表台灣一部分人的意見,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都支持「維持現狀」,為政者應照顧的是多數人的利益。

原先要赴香港參加「百人會」主辦第一次國際會議的馬市長,因簽證問題不能成行,他以午餐款待。兩小時的交談中,大家對馬市長的理性分析與偶爾出現的自我解嘲留下深刻印象。馬市長表示:台灣民眾是非常理性的,不會立刻宣布法理上的獨立,憲法不是隨便幾個人要修改就可以改變的;兩岸關係也不能只靠軍事武器,應先降低兩岸緊張關係,不能一方面要挑釁,一方面又要軍購,這是不合理的。

(二)裴利的高度憂慮

在「百人會」主辦的香港會議中,眾星雲集(朱經武、劉遵義、陳啟宗、何大一、楊致遠等)。前美國國防部長裴利發表主題演講,對兩岸軍事衝突的可能性,表達高度憂慮。這與《經濟學人》上麥爾思(James Miles)的論點「兩岸爆發戰爭機率很低」有顯著的不同。這位深諳兩岸情勢、在柯林頓任內的國防部長(1994~1997)覺得美、中、台三位領導人的左右或下面的官員,時有故意曲解對方政策的傾向,產生決策者及人民被誤導的現象。

他建議美國總統要清清楚楚地告訴兩岸:美國不能忍受大陸片面動武,美國也不會無條件地防衛台灣。

(三)北京行

1月16日赴北京,停留四天,拜會了主管外交、對台關係、商務、僑務的負責官員。其中一位國家領導人在接見我們九十分鐘中,花了大部分時間談兩岸關係。他的說法是嚴峻的: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1)台灣當局不接受一中,正一步步走向台獨。去年12月立委選舉沒有影響台灣當局搞台獨的時間表。

(2)台獨的行動包括「去中國化」、修憲、公投。

(3)台灣在財政困難下還要採購大批先進武器,準備對抗,並且宣稱要炸三峽、炸上海。

(4)「反分裂國家法」是被逼出來的。台灣當局搞「去中國化」,我們就搞「中國化」。

(5)台灣要「急獨」,我們就「急統」。台灣當局不要低估我們捍衛領土的決心,我們絕不允許台灣分裂出去。

上面這些話以前都聽過,當從他的嚴肅表情中一點一點提出來時,每一個人的心情是沈重的。我腦中的直接反應是:中國人不能打中國人,中國人還是要從瞭解彼此開始。

「百人會」與會者在這個(及其他)場合,也都提出了他們的看法:

(1)大部分的台灣人民是贊成「維持現狀」。(2)不應當為了對付一部分台獨分子,使其他人民受到傷害。(3)在紅蘿蔔與大棒的選擇中,北京要多用紅蘿蔔來爭取台灣民心。(4)為了爭取台灣民心,北京應考慮給台灣國際空間,如WHO的觀察員,部分2008奧運節目請台灣合辦,台商的台胞證換為「居民證」。

我們也再度認清:在「一中」沒有交集下,兩岸的僵局無法打開。與三年前那次拜會領導階層李鵬、朱鎔基、錢其琛等相比,兩岸情勢這次更為緊張。

(四)陳長文的痛苦

「天下文化」最近剛出版了王銘義所著《對話與對抗》一書。第一任海基會秘書長陳長文律師在序言中寫了這幾句沈痛的話:「這個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不僅是自己身陷危難,更是明知自己的家園要陷入困境,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災難發生。」

陳律師的痛苦,也正是所有贊成「維持現狀」的人的痛苦。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