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幫助窮人,富人才會更安全

王力行
user

王力行

2005-02-03

瀏覽數 27,300+

幫助窮人,富人才會更安全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5 / 2月號雜誌 第224期遠見雜誌

話題版上,「到府美髮頂級價一趟數萬」「名牌的價值=別人眼中的自己」;另一個社會版上,「失業漢上電塔散心」「婦人毒死丈夫、兒子,自己上吊;遺書交代以保險費償債」。

窮人和富人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是這個社會的真相,但是貧富差距太大引起的社會動盪,卻是不得不重視的事實。

去年10月,世界銀行總裁沃芬松(James D. Wolfensohn)在年會中談話的主題就是「終止貧窮才是維持世界穩定的關鍵」。他說,在全球六十億人口中,只有六分之一的人擁有世界80%的所得,另六分之五的人口擁有20%的資產。這個比例已打破了80/20定律。

更駭人聽聞的數據是:全球有近一半的人,每天生活費不到2美元,一億個小孩因家裡無法負擔而上不了學,十億人沒有乾淨的水喝。

沃芬松指出:許多的研究早已發現,過去三十年來,世界戰爭和動亂的根源,已不是政治、意識型態,而是「缺乏經濟資源和機會」,研究的結論相信「如果人們有工作、有希望,他們不會走向暴力」。

美國「911事件」發生後,菲律賓女總統艾若育在香港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上也指出,要有效制止恐怖分子,就是「消滅貧窮」。

2000年,全球一百七十個國家領袖聚集聯合國,簽下「千禧年發展目標」,承諾到2015年時,要讓全球赤貧人口減半。

要達成這個目標,先進國家至少要提GDP的0.7%來幫助貧窮政府,如非洲、中亞偏遠山區等國。

今年是距離目標還剩十年的指標時刻,也是決定這個扶貧計畫要繼續或放棄的關鍵時刻。知名經濟學家薩克斯(Jeffrey Sachs)今年1月更在聯合國主持「千禧年計畫」中,提出一個清楚的地圖,具體地指出各國要撥多少援助預算,如何在貧窮國家投資健康、教育和基礎建設。他認為:要在最窮地區創造出最快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才能給這個「欠缺希望」的世界帶來機會。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歲初一場新聞界人士聚會中,大家都對現實的政經環境頗多不滿。主人之一是位旅館業頗受敬重的負責人,他說:「我來報告一下去年我做了哪些事,」話鋒一轉,他談到他如何「雞婆」地找海外音樂家回到台灣,在各大學校園演奏;他如何籌款幫助盲人音樂團完成表演心願……。

也許,與其抱怨社會貧富不均、政治不公,不如想點辦法「從富人手上籌取資源,幫助窮人」。只有窮人、弱勢團體少了,這個社會才會安全。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