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蘇麗媚 改寫遊戲規則

王一芝
user

王一芝

2005-01-27

瀏覽數 47,100+

蘇麗媚 改寫遊戲規則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5 / 1月號雜誌 第223期遠見雜誌

這兩年,三立電視台成功炒熱多部八點檔連續劇和偶像劇,在台灣媒體圈聲名大噪,但員工卻說,如果沒有執行副總經理蘇麗媚的幫襯,三立電視總經理張榮華的電視王國,不會那麼精采。

不同於多數女明星婚後歸於平淡,十多年前拍學生電影起家的蘇麗媚,卻是在嫁給張榮華後,才綻放事業的絢爛。

國光藝校肄業的蘇麗媚,學歷不高,也沒有專業背景,但從她進入三立擔任總經理特助,六年來幾次重大的改革,全在這位三十八歲的「年輕董娘」手上完成。

她曾一手催生三立新聞台,破紀錄在三個月內達到損益平衡;她也主導三立品牌改造,把原本等同於豬哥亮歌廳秀的形象,扭轉為精緻本土路線;她更主動到業務最前線開源,並在一片反彈聲浪中祭出鐵腕手段撙節成本;甚至在日韓外來片壓境時,不但不妥協,還堅持保有93%的自製內容。

憑著堅持和努力,蘇麗媚改寫傳統電視台的遊戲規則,讓三立連續兩年成為最賺錢的電視台,自己也從青春偶像演員,成功地轉型為電視台的經營者。

檢查到播出前最後一秒

第一次見到鏡頭外脂粉未施的蘇麗媚,眉宇間透著一股靈秀之氣,迥異於一般人對董娘的幹練印象,不過,她從門外漢變內行人的拚勁,卻令許多人折服不已。

金牛座苦幹實幹的特質,讓她一天工作十八個小時也不喊累,因而被員工形容為「工作狂」。最誇張的一次,蘇麗媚剖腹生產完,睜開眼的第一件事竟是批公文,「她從寫劇本到改劇本無役不與,對工作是巨細靡遺的關注,」中天電視總經理王克捷形容蘇麗媚對工作的投入「就像乩童起乩」。

即使不時面對「不專業」的質疑,蘇麗媚還是咬著牙,跟著專業人員邊學邊做。

三立新聞台開台之時,剛踏入電視圈的她,從設備、剪接、主播訓練到校正錯字,幾乎全部包辦,「如果那個專業領域你不夠瞭解,自然沒辦法判斷好壞,」眼前的蘇麗媚自信滿滿。

她還強調,要堅持檢查到播出前最後一秒,直到現在,仍不時見她賴在剪接室,檢視成品是否符合原先的構想。

「很少看到一個老闆從早到晚是做自己的本業,」三立執行副總經理吳戈卿舉例說,他初來三立,有事要找蘇麗媚討論,結果是在剪接室找到她,「很難想像,一個副總經理那麼深入參與產品細節。」

另外,蘇麗媚也與三立一起不斷精進。不久前,三立為因應數位時代來臨,成立「數位內容部」,然而,由於她與同仁起步差不多,她會影印相關資料,並帶著大家一起學。

「蘇副總不像發號施令的老闆,而是帶著我們一起做的工作伙伴,」三立電視行銷公關副總經理張正芬說。

因為認真努力,所以蘇麗媚的執行力特強,「管理書籍闡述的守則大同小異,差別在執行力,」博覽管理叢書的她,悟出自己的一套理念。

曾任三立業務副總經理的香港中景傳媒董事總經理鄭乃嘉舉例,以往節目部主管從不稽核執行後的經費,但蘇麗媚卻錙銖必較,還聘任一位助理專門檢覈,「從車程公里數到便當數量,甚至連一個節目的剪接時間,都被控制在六小時內。」

他指出,蘇麗媚最大的優點是,執行地非常徹底,「相對張榮華在背後支持政策,她更願意貼近執行面,兩人恰成完美互補。」

說起蘇麗媚對三立最大的貢獻,鄭乃嘉認為是橫向資源的整合。他表示,當初行銷部、節目部、新聞部和公關部都剛起步,彼此難免不協調,但進入「台灣阿誠」階段,蘇麗媚以置入性行銷提案整合各部門,促使大家同心衝刺收視率和業績。

創意+執行力=無限可能

儘管作法是拚了命的務實,但蘇麗媚的創意卻浪漫到底。

張正芬觀察,在討論偶像劇本時,就算是男女主角相遇或初吻的簡單橋段,蘇麗媚總會盡可能天馬行空地製造浪漫。

走進蘇麗媚古典富麗的辦公室,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兩大面書櫃裡排放整齊的漫畫。

「漫畫很有偶像劇的精神,」她隨手抽出最近剛看完的《惡女》《超完美主義》說,「偶像劇需要幻想空間和非常人可達成的生活型態,這些因子在漫畫裡都可以找到。」

身穿D&G熨貼白襯衫,墨綠色休閒長褲和馬汀大夫鞋的蘇麗媚,雖已產下兩子,但她一雙清澈大眼、及腰長髮和纖瘦體態依舊,簡直就是偶像劇「天國的嫁衣」中女主角王心凌的翻版,不同的是,在她言談舉止中,常不經意流露的強烈企圖心。

這股旺盛的企圖心,其實早在蘇麗媚年輕時就已展露無遺。容貌美得曾令知名主持人為她鬧自殺的蘇麗媚,絕對有足夠條件在演藝圈大紅大紫,但她就是不甘心在鏡頭前被人操弄,立志成為鏡頭後面有影響力的人。

「我相信自己不只可做這麼多,內心還有很多東西想表達,」不甘於此的想法,讓蘇麗媚參與電影演出八個月後,毅然轉往幕後學辦演唱會,接著又和朋友合作代理義大利品牌服飾,有一半時間待在米蘭採購,之後還在台北最大的迪斯可舞廳擔任行銷總監。

從小就不願被既定行為模式規範的蘇麗媚,形容自己很叛逆,也因此總勇於違反常理,樂在不成熟市場制定新的遊戲規則,她的座右銘是「創意加上百分之百執行力,就有無限大的可能性。」

例如,一開始製作偶像劇,蘇麗媚就跳脫大牌卡司的框架,不顧行銷部反對,堅持起用名不見經傳的新人,更破天荒將自家節目選在無線台首播。另外,通常帶狀節目只消五人就可搞定,但她硬是找來五十六個人,負責經營叫好不叫座的「台灣地理雜誌」,提升三立品牌質感。

甚至還在國片萎靡的當下,大張旗鼓喊出拍製國片進軍好萊塢,藉此磨練製作人才的真功夫。

事後證明,蘇麗媚是對的。三立低成本捧紅了包括霍建華、張韶涵等二十位新人,並簽下經紀約,而他們飾演的偶像劇,外銷到十五個國家,近兩、三年三立日益攀升的獲利,幾乎全拜國外版權收入倍數成長所賜。

但她認為,版權收入是最後考量,行銷面向的整合才重要,「我們要創造的已不是收視率,每段影像都是未來的重要資產。」

她以偶像劇「薰衣草」經典名句「你要用力呼吸,才會看到奇蹟」為例,未來這樣的文字素材還能編寫成可讓手機下載的漫畫,「素材的運用可依據未來科技工具量身訂做。」

勾勒三立的遠景,不管是建版權、存素材,蘇麗媚都希望藉旗下的藝人經紀、戲劇經紀和節目經紀,在三立製作本質上扎根,成為名副其實的內容提供者,「我們不再是經紀產品,而是經紀娛樂,是未來生活歡愉和快樂情緒的累積。」

夢想很遠,但正在到達

像三立這樣內容製作為主的公司,人才絕對是優勝劣敗的關鍵。

過去節目轉型期間,內部員工盛傳,張榮華懂得用人,但卻沒辦法請人走路,當必須精簡人事時,就交由扮演強勢第二道防線的蘇麗媚大殺功臣。

一位妹妹遭三立解職的經紀人忿忿不平地說,「以蘇麗媚的狠勁,做什麼都會成功。」她更直指還有一位被說服一年多才就任的一級主管,半年內達不到預期成績,一樣被蘇麗媚請走。

有人覺得蘇麗媚夠狠,但也有員工覺得她很體恤部屬。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蘇副總的角色很辛苦,除了要扮黑臉,還得成就張總,」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三立員工持平表示。

行銷公關部副總經理張正芬也以年底考評會談為例指出,蘇麗媚不但會檢討員工今年的表現,當員工明年有生小孩的打算,她也會貼心為員工調配工作,「她是為員工著想的人。」

有一次,蘇麗媚聽說導演沈怡在拍戲現場身體不適,她立刻以電話召回,「明天那場戲你不用管,我已預約熟識的醫生幫你檢查。」

一位曾服務於三立的高階主管持平表示,「蘇麗媚會和專業經理人站在一起,並充分支持我們所做的決定。」

笑稱自己上輩子可能是俠女或法官的蘇麗媚說,自己很有正義感,而且賞罰分明,「只要我知道這個員工是個惡人,明天就會讓他沒班可上;如果他是善人,就會努力幫他開創舞台,讓他發揮。」

問她電視台有什麼迷人之處?蘇麗媚不假思索地回答,「它有一個空間,可以讓你從零創造無限大的市場,並帶動整個社會氛圍和領導流行。」

從本土電視台到引領華人娛樂經濟時代,蘇麗媚把夢想訂得很大,不過,她不只是幻想,還認真努力執行。

在蘇麗媚心中,電視台的管理工作就像一齣絕妙好戲,不能風平浪靜,唯有不斷冒險,才能創造更大的空間。

儘管華人娛樂王國的大夢並非一蹴可幾,但目前已經在興櫃掛牌的三立,正踩著全速前進的步伐,「這個夢想很遠,可是我們一直在努力,所以正在到達中,」蘇麗媚總是這樣激勵自己和工作伙伴。

蘇麗媚:創新,來自不妥協

Q:為什麼三立電視要轉型為娛樂集團?

A:跟技術層面有關,電視分成軟體和硬體,從電視、電腦、電信到3G,運用工具和傳輸平台都不同,所以我們做內容的人,必須能供應未來的各種平台。

而且它在製造時要切割成不同的item(項目),儲存之後再經過數位平台,還能再製造並供應到其他平台,才能創造本業以外的其他產值。

在電視本業裡,我看到這個大方向,現在就必須做一些扎根的動作,迎接五到十年後即將來臨的時代。

Q:談一談你的用人之道。

A:用人有兩種,一個是人尋你,另一個是你尋人。當我要去找我要的人,首重品格和專業,品格放在第一位;如果是別人投效我,我就會要求自己像領軍的將領一樣身先士卒。

假使現在要找一個新聞製作人,我會花三個月到半年從各台的新聞節目裡找,評估許多人的表現後,抄下名字,再打電話找他。這種方法聽起來很笨,但其實也是最務實、最簡單的方法。

Q:當你嘗試創新的點子時,不怕失敗嗎?

A:我覺得創新有30%是與生俱來,就是不喜歡妥協,不喜歡用舊的,加上生活上可能比別人更有感受,一旦擔任相關的工作後,就必須練習邏輯思考,然後變成know-how。

Q:你如何操縱戲劇的要素?

A:專業的製作還是要擺在第一位,製作不能偷懶,功夫一定要扎實,因為它反映出來的戲劇內容和觀眾接受度都是很直接的。再來就是流程控管和專業的檢視。包括你用的編劇是否夠專業?你用的導演是否夠專業等等。必須一個個下去檢視專業,才能得知你用的人才是否有基本功,而不是半路出家或是半瓶水。

Q:聽說你們要做經紀事業時,還去日本觀摩學習一趟?

A:傑尼斯是日本很大的經紀公司,它打破我們對於「經紀」的概念,因為它經營非常多明星的經紀、明星本身產品的經紀和表演活動的經紀。傑尼斯之所以成為日本的領導品牌,就是因為它有系統地經營經紀事業,而不是當一個經紀人。我覺得台灣一直沒辦法突破的原因,在於永遠用經紀人在思考經紀,而非用一個事業在經營經紀。

很多人很好奇,為什麼三立不做電視,要去做經紀人?其實我們定義的經紀很廣,包含很多生活型態的經紀。電視台以前是老大,經紀公司統統要聽我的,但如果你是非常專業的經紀事業,電視台反而要聽你的,就像擁有木村拓哉、SMAP等日本當紅藝人的傑尼斯,就可以影響電視台。

Q:三立在這麼多有線電視台中,競爭優勢是什麼?

A:它的競爭優勢是頻道定位非常清楚,因為台灣電視環境最大的劣勢就是模仿力太強,造成很多雷同的頻道產生,消費者沒辦法清楚辨認。

三立都會台、台灣台和新聞台,三個頻道目標客群完全能互補,可以滿足客戶在廣告購買上所有的需求。

Q:三立為什麼能維持那麼好的成長力?

A:我覺得是成本控管,最好是同時間在掌握,並保持靈活的體態,可以隨時做調整,自然能朝目標百分之百達成。

Q:你有沒有分析過自己的優缺點?

A:我的優點可能是很正向思考,它能讓很多問題變得比較美好,而且人與人之間會多出很多愛。缺點就是我有時太過於完美主義,這會被人家認為是一種苛求,因為每個人天分和資質不同,所以我現在經常練習不能老用自己的標準,看待別人執行時的優缺點。

Q:過去當演員、開服飾店和擔任迪斯可舞廳行銷總監的歷練,對你現在有什麼幫助?

A:我覺得幫助很大,它們都是實戰的歷練與經驗,可以學習。因為我不太有時間讀書,都是從工作吸取經驗,不管成功或失敗都要很清楚,到底發生什麼事,然後跳脫出來,用一個第三者的角度去看現在發生的進行式,看清楚後,再跳進去當一個當事者調整解決。(王一芝、張元祥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