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走過風雨,展望未來 新種基金百家爭鳴

林美姿
user

林美姿

2004-12-15

瀏覽數 10,300+

走過風雨,展望未來 新種基金百家爭鳴
 

本文出自2005理財特刊

2004年聯合投信的震撼彈炸得國內投信業遍體鱗傷,衝擊最大的就是債券基金,一向被視為投信業養家活口最重要的債券基金規模急速下降,再加上主管機關暫時不放行新的債券基金申請或是追加額度。

因此,窮則變,變則通,投信業者紛紛尋求新種基金的開發,這也讓投資人有多一點的選擇,不再「選來選去,各家基金都一樣」。

在各類型的新種基金中,「被動式選股」型基金竄起成為新寵。這類型基金的特色是,基金經理人不直接選股,而是運用各種計量模型,將選股的條件設定於電腦中,由電腦選股,並用程式確實執行停損及停利的動作。被動式選股型基金由2004年10月開始募集的群益安家基金、摩根富林明α基金打頭陣。群益安家還創下了新台幣120億元募集金額的近期新高紀錄,預估在2005年,這類型的基金將會愈來愈多。

傘型基金也可能成為2005年國內基金市場的新星。「元大龍虎傘型基金」將在2004年12月中旬展開募集,這支國內第一檔的傘型基金旗下有兩檔子基金,也是同業間首次推出到期保本率高達100%的保本型基金。目前國內傘型基金規定設立三檔以內之子基金,投資人可選擇同時申購多檔或其中一檔基金,但只要其中一檔子基金不成立,該傘型基金即不得成立。元大的募集成績將成為市場觀察指標。

此外,以指數型基金打響名號的寶來投信,除了現有的TTT(台灣五十指數基金)及全球組合型指數基金外,新的年度也計畫再發行一或兩檔類股型指數基金,企圖讓指數型基金品牌的地位更加穩固。

因為法令的開放,也有投信摩拳擦掌準備發行以外幣計價的基金;保誠投信大中華區投資基金總裁曹幼非表示,計畫在未來三到六個月,推出對沖基金的組合基金,而更讓投信業者期待的,則是私募基金的開放。

所謂的私募基金,簡單說就是量身訂作的基金,也就是只要你的資金夠,投信就可以幫你操作一個基金,不像一般向不特定人募集的基金,數千人、甚至上萬人分享同一檔基金。台壽保投信董事長李至春指出,勞退新制實施後,企業提撥的退休金部分,就是私募的重要客戶,台壽保投信計畫結合集團的保險公司,向企業客戶爭取代操業務。

海外基金將實施總代理制

除了國內投信基金市場將提供投資人更多的選擇外,海外基金市場在新的年度裡也會有嶄新的局面。

投信投顧法實施後,對海外基金影響最深的就是所謂的總代理制,也就是未來由國外引進台灣銷售的海外基金都要有一個總代理,投資人若是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向總代理詢問,更重要的是發生糾紛時,有個明確窗口可以處理。

過去,海外基金是透過銀行、券商代銷機構銷售,因為代銷機構都是以機構名義向海外基金公司下單買賣,海外基金公司也不知道到底是哪些客戶買了基金,一旦發生問題,客戶只能向代銷機構反映,但代銷機構也只能轉達、無權處理。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總代理制上路之後,「冤有頭、債有主」,客戶可以直接找總代理問清楚,總代理也要給客戶一個交待,目前主管機關正在研擬相關辦法中。

根據海外基金代銷機構初估,國人每年投資在海外基金的資金有新台幣上千億元的規模,因此許多國外的基金業者對台灣都刮目相看,陸續有新的海外基金引進台灣銷售。

2004年下半年開始,這種情況更為明顯,像是天達、亨德森等基金公司都紛紛來台探路,連歐洲的基金公司也對台灣市場產生高度興趣,有意來台耕耘市場,預估2005年將有更多新的投顧公司設立。

在之前,國內的基金只能由投信公司募集,海外基金則是只能透過銀行、券商銷售,彼此涇渭分明。然而,新法通過後,未來銀行、信託業者也可以發行基金,而投信、銀行、券商也可以爭取海外基金的代理權。

以往只能從事諮詢服務的投顧業者,往後也可以正大光明賣基金。國內、海外基金一家親,只要有興趣,大家可以一起來,因此未來一年基金市場的機會很多,但是挑戰也相當大。

投資人睜大眼選擇

面對基金市場的變化,投資人的選擇將會更多樣化,權益也可以受到更好的保障。然而必須面對的問題是,在上千檔基金大軍壓境下,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基金就更加重要。做好功課是一定要的,從基金過去的短中長期表現、基金公司的信用、經理人的操盤紀錄,在投資前都要研究一番,不能隨便隨業務員起舞。

此外,建立投資組合概念也是重要課題,儘管基金有千百種,但為了分散風險,一定要建立投資組合。駿利投顧總經理林寶珠建議,第一步要先求穩,所以固定收益型的基金,如債券型基金、貨幣型基金必須占一定的比率,保守一點的投資人可以考慮占五成,甚至更多到七成,積極型的投資人,兩到三成是適當的比率。

有了穩定型的投資標的,再來考慮股票型的基金。保守型投資人可以先從全球型、區域型,或是成熟型單一市場基金下手;積極一點的投資人則可以分配一部分的資金到類股型基金,像是科技、醫療基金,或是單一市場基金。

2004年的基金市場波濤洶湧,讓投資人「皮皮挫」。不過,展望2005年,基金市場可望有一番新的氣息,投資人想要在基金市場中淘金,可得好好下功夫。畢竟,愈來愈多的基金當中難免有一些爛蘋果,如果不多做點功課,別人買基金能賺錢,你可能就會賠錢囉!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