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三年內打破三件文物,都是無價之寶。
在對日抗戰時期,故宮文物遷往大後方,地面有敵人炮火,天上有敵人飛機,千里跋涉,文物一件也沒有損傷。
1949年大陸變色之前,政府又將這批文物搬遷來台,且於1965年新建「台北故宮博物院」,不僅完好保存了這些國寶,而且撐起了「中華文化正統」的招牌。怎麼也沒有想到,在此「太平盛世」,居然三年內摔破了三件寶物,而且主管部門都輕描淡寫,一副不以為意的樣子。
國寶蒙難,故事很多,但可能沒有比「毛公鼎」更驚心動魄的。而且,還累及前外交部長葉公超被日軍「拷問」。
毛公鼎,是西周宣王年間(西元前828年~前782年)所鑄造的青銅鼎,腹內刻有500字金文冊命書,提到周宣王在位初期,想要振興朝政,遂命叔父毛公喑處理國家大小事務,又命毛公一族擔任禁衛軍,保衛王家,並賜酒食、輿服、兵器。毛公感念周王,於是鑄鼎紀事。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