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郭進財 拒做「短命」董事長

守寍寍
user

守寍寍

2004-09-01

瀏覽數 31,050+

郭進財 拒做「短命」董事長
 

本文出自 2004 / 9月號雜誌 第219期遠見雜誌

7月29日,全台灣最大製造業中國石油舉行總經理交接典禮。別著一朵大胸花的中油董事長郭進財,意氣風發地讓媒體拍照。

這一波國營事業高階主管異動,郭進財是少數獲得留任的主管。只有高職畢業的學歷,讓他在博碩士雲集的國營事業裡格外引人注意。

兩年前郭進財以一個石化門外漢出任中油董事長,又來自民間企業,各界其實並不看好,甚至有競爭對手聽到他的人事案,很輕敵地表示,「那我就放心了!」凸顯郭進財在石化領域的資歷簡直「乾淨得像一張白紙」。

但這幾年石化景氣大好,郭進財帶領下的中油,每年盈餘都成長20%以上,今年拜景氣翻揚之賜,上半年獲利更超過去年一整年。讓郭進財極為自豪,要大家檢驗他的成績。

時間拉回兩年前的6月19日。從震旦集團總裁退休的郭進財,在各界一片愕然中接下中油董事長一職;當時國內油品市場已自由化、海內外民營業者圍攻中油獨占的版圖,五十多歲的中油面臨極大挑戰。尤其郭進財震旦集團總裁任內最後一年公司出現巨額虧損,空降中油引發外界揣測紛紛。

郭進財雖是石化業的生手,但他自信「管理」的道理是相通的。他把民營企業「目標管理」「分層負責」的作法帶進中油,定期追蹤各事業部門績效,同時從設備、採購等項目節省成本提升獲利,讓中油這部老機器動起來。

身段柔軟,意志堅定

「身段柔軟」是郭進財踏入中油的敲門磚。上任初期,郭進財便面臨與中油前任董事長陳朝威互動良好、一度走上街頭抗議郭進財人事案的強勢工會。第一次去見工會成員,郭進財先對工會主任祕書鞠九十度的躬,工會的人面對這麼客氣的董事長,要說他壞話也難。而郭進財細心地與各黨派立委維持等距外交,也讓就任時來自國會的雜音降到最低。

待人總是親切低調的郭進財,對於來訪客人,必定親自從二十三樓董事長室送到一樓大門口,再熱情地與訪客揮手道別。

也因為郭進財的態度低調,友人提到他,甚少有批評。一位與他相識三十年以上的老友直誇郭進財「很用功」,「業務出身反應很快,外行人做得比內行人還好。」一位貼近郭進財的幕僚人員則說,董事長雖然客客氣氣,但不是讓你輕鬆過關。他會下達很明確的指示,要求你達成。

郭進財的柔軟其來有自。育達商職畢業、出身宜蘭壯圍的他,因家貧無法繼續升學。退伍後寄出上百封求職信,才被震旦行備取為打卡鐘業務員。沒有機車的郭進財只能靠走路拜訪客戶,為推銷一台打卡鐘,一年內拜訪同一客戶五十多次。就是這股拚勁,讓郭進財從基層業務員一路爬至集團總裁。

對於競爭對手台塑集團,郭進財的戰鬥意志堅定,態度卻很柔軟。出任中油董事長後,郭進財兩度率領高階主管親赴台塑集團與董事長王永慶「交流請教」,希望瞭解如何快速結帳,以及成本如何降低。郭進財的虛心請教,讓王永慶當場保證「只要郭董需要的資料,台塑就會提供。」

為了讓自己迅速進入狀況,郭進財到中油後,就開闢「與總經理有約」,每週一次董事長與總經理的兩人會議,談的是公司一週狀況及外在環境變化,當然也利用這個時間,腦力激盪中油的因應之道。

「一百個問題,最好做到九十個答案是一致的;另外十個問題雖然可以不一致,但只是程度上的不一致,大方向還是一致的!」郭進財認為董事長與總經理必須有共識,要做到口徑一致。

創造英雄,激勵士氣

郭進財對激勵士氣很有一套。上任第一天,擅長俚語的他就以鍋子和碗比喻公司與員工的關係,他說中油公司「呷粗飽沒問題,愛呷精緻還要開創」期勉同仁有危機意識。

到任三個月,郭進財更規劃「掌聲響起」,針對表現優秀的個人或單位表揚,還慎重組成評選委員會遴選,只要入圍,就可享受金馬獎頒獎典禮一樣的光環,在大螢幕播放入圍者日常工作的VCD。手持郭進財堅持「即使在灰暗燈光下也要閃閃發光」的獎牌,獲獎者往往熱淚盈眶。

「我只是想肯定英雄,塑造英雄!」郭進財淡淡地說,他希望透過表揚,讓優良事蹟複製傳遞下去。尤其2000年油品自由化,民營業者加入油品市場,中油的市場占有率在四年內由100%降至70%,更讓許多人「唱衰中油」,郭進財希望鼓舞屬下不要妄自菲薄。

郭進財奉行「走動式管理」。他下班後常到各處加油站加油比較,一發現哪個站表現不佳,隔天就召喚站長到總部訓斥,使得通路管理中最難的門市風紀問題得到整頓。原本不見蹤影的中油加油站站長,如今會拿著加油槍為顧客服務。工讀生更會在加油站旁對顧客齊聲高喊「歡迎光臨」。

深信「加油站的廁所弄乾淨,就代表董事長的意思可以貫徹到神經末梢」的郭進財,不但與媒體合辦「公廁論壇」創造議題,還堅持以管理五星級飯店標準管廁所。

中油總部在廁所管理推行初期,每週派人到加油站錄影,若連續四次被發現不清潔,就處分站長及處長。中油副總經理兼油品行銷事業部執行長張鴻江就記憶猶新,高階主管常巡視全省廁所,還會親自示範如何清掃才乾淨。

而為了貼近市場,郭進財每週必抽空搭兩次計程車,在與計程車司機閒聊的過程中,獲取第一手市場情報。當然郭進財更不忘為自家油品做宣傳,要運將們多光顧中油加油站。

充分授權,目標導向

郭進財深諳充分授權的道理。他最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我不懂油、也不懂石化,幸好中油公司的一萬六千人都懂,不差我一個!」非常強調分層負責。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以往中油董事長連10萬元的公文都要批,郭進財到任後,先設定總經理呈報董事會權限,並要求總經理也要逐級授權。以前副總級以上高階主管跳下來做課長級事務的現象,郭進財到任後已不復見。

因為充分授權,郭進財辦公桌上待批公文不超過三件,他堅持公文不在董事長室過夜,更不甘於當個成天坐在桌前批公文的董事長。就連行程表也設計得簡簡單單,一張折起來如名片大小的行事曆,簡要記載著一週的行程。

以前董事長一個命令,經過總經理、副總等層層關卡,再由承辦人逐級回報,來回要十二個人經手;中油就曾有案子評估八年都未獲結論。

但郭進財上任後,非常重視效率。今年3月台電大潭電廠天然氣接收站採購標案,郭進財就指示務必得標。中油幕僚人員卯起來想解決方案,終於在卡達找到願低價出售天然氣的供應商,讓中油以低於底價近900億元的標金順利得標。

「決定要做什麼事,跟決定不要做什麼事,兩者一樣重要,」郭進財深諳「捨棄」的原則。以往中油報表很多,在郭進財一聲令下,對營運績效沒有幫助的報表一律省略,文書工作減輕不少。

郭進財還突發奇想,要在公文經過的每個關卡蓋上時間戳印,瞭解公文在哪個部門停留時間最久。

郭進財以門外漢出任中油董事長,任內兩年成績不錯,擔任總經理已七年的前總經理潘文炎從旁輔佐功不可沒。如今郭進財與新任總經理陳寶郎如何互動,是員工最關心的事。

陳寶郎說,中油有成立以來最佳團隊,現正是高峰期。但不可否認,國營事業包袱仍壓得中油無法以更活潑多元策略,面對民營企業的挑戰。

2000年油品市場開放至今,已演變成中油與台塑石化兩強較勁局面。台塑集團率先喊出「台塑的油必須是亞洲最低」,又從中油手裡奪下高速公路加油站標案,中油被迫跟進這場油品割喉戰;每年中油、台塑你來我往,油價來回調數十次,現在油比水還便宜。

台塑石化的汽油市場市占率衝到30%之後,即遭到中油全力防堵,並一直維持三比七的魔術數字(magic number)。

中油、台塑各擅勝場

中油與台塑石化的競爭,不只是國內油品市場的戰爭、或油品外銷的一較長短,而是國內兩大石化體系的優勝劣敗。

論經營績效,資本額1300億元的中油去年每股還賺不到1元;台塑石化資本額831億元,去年每股獲利卻有2.42元。今年中油獲利直逼200億元,台塑石化也調高獲利預估值至180億元以上;但法人極為看好台塑石化,認為今年其獲利上看400億元,已把中油遠遠拋在後頭。

長期觀察台灣經濟發展的民進黨立委,同時也是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洪奇昌指出,中油受限於政策,只能做上游的輕油煉解,再將原料賣給中下游廠商。十多年來,中油的乙烯、丙烯、丁二烯未增加產能,目前乙烯總產量還不到兩百公噸。不僅擴產困難,中油五輕還需面對後勁居民要求履行遷廠承諾的難題。體系內石化業者原料不足,不僅規模迅速萎縮,更面臨關門危機。國內石化業大老甚至曾高分貝為高雄煉油廠就地更新案請願。

反觀台塑六輕,乙烯年產量逼近三百公噸,且上中游垂直整合,港口、發電廠都具備,立地條件甚佳。

洪奇昌擔心中油若不擴產,中下游廠商無法存活。台塑集團高層甚至感慨,十多年前韓國乙烯年產量五十萬噸、中油九十萬噸;現在韓國已達五百萬噸,中油卻只有一百多萬噸。如果六輕建廠早點完成,就不會讓韓國超越台灣。

郭進財對於市況也心知肚明,希望透過釋股給中下游廠來強化彼此的合作關係,讓中油也和台塑石化一樣做到垂直整合。中油煉製事業部執行長黃清吉便奉命執行高雄煉油廠的轉型計畫,要成為高科技的石化園區。

人事成本也是拖累中油績效的一大包袱。中油員工一萬六千人、平均年齡四十六歲;台塑石化員工人數只有中油的一半、平均年齡三十三歲。薪資加上退休金使得中油的人均成本硬是比台塑高出40%,亦是郭進財未來任內的一大挑戰。

今年虛歲六十的郭進財坦言,到中油後頭髮白很多,平日靠游泳、打高爾夫紓壓,但現在最大樂趣是跟兩歲大的孫子在一起。

被問到從民間企業轉進國營事業的心得感想,郭進財說,民營企業的經營績效是群策群力的結果,國營事業則常會受到非經濟因素的束縛。不能以此做為藉口,如何在既定的架構下發展、求取最佳表現,是國營事業的使命。

與行政院長游錫?宜蘭同鄉的郭進財,希望以績效證明自己並非靠背景進入中油體系,更不是做一任就「下台」的短命董事長。

郭進財小檔案

1945年生,宜蘭壯圍鄉人

現職:中油董事長

學歷:育達商職畢業、台灣大學企業高階經理人班受訓

經歷:震旦行總經理、震旦行董事長、震旦集團總裁

婚姻狀況:二子一女

座右銘:謙卑可以學習,自信可以開創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