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拉動家庭情緒管理

林宜諄
user

林宜諄

2004-09-01

瀏覽數 18,500+

拉動家庭情緒管理
 

本文出自 2004 / 9月號雜誌 第219期遠見雜誌

去年第三季,新竹市社會局與新竹生命線,到科學園區進行六場「幸福家庭列車」家暴防治宣導,主辦單位原本預期不高,沒想到反應居然相當熱烈。不僅工程師,連副總、廠長和經理人都跑來聽,原來他們很想瞭解該如何與家人相處,或是如何協助員工處理家庭問題。

家庭,成為這些科技新貴最近關心的重點。在創造台灣經濟奇蹟的背後,其實是這群人犧牲家庭生活換來的代價,如今,他們開始回頭重視家庭問題。

而竹科家庭的緊張關係,只是台灣白領家庭的縮影,不少雙薪家庭都面臨同樣的處境。

根據新竹生命線員工協助服務中心統計,過去三年來累計共有一、兩千件竹科員工求助個案,其中家庭問題約占三成,又以親職教育和夫妻溝通問題為最大宗,家暴問題約占總件數的3%。

為何竹科會發生家暴問題?長期站在第一線觀察的新竹生命線協會總幹事何宇欣分析,過去兩年多是經濟衰退和失業問題所引起,今年景氣好轉,夫妻兩人工時太長及家事分配不均的問題,反而浮上台面。他更預言,「三、五年後,碩士學歷以上的家暴將愈來愈多。」

現代婦女基金會今年4月剛成立新竹家暴事件服務處,副執行長姚淑文觀察到一個新現象:隨著很多電子公司外移大陸,男性員工長期外派,竹科出現愈來愈多的「假性單親家庭」,有些隻身在台的婦女,在壓力和不安全感下,不斷懷疑先生外遇,導致家庭關係緊張,結果難得回台又被質問到不耐煩的先生,開始動手打太太。

企業也管家務事

多數企業認為,員工家務事不是企業的責任,但若不協助員工成為一個「沒有煩惱的勞動者」,將對生產力帶來莫大影響。

輔大社工系助理教授林桂碧指出,企業是營利事業,重視的是如何降低人員流動率、請假率和工安事故發生率,並提高產能。但若員工把工作壓力帶回家發洩在家人身上,影響家庭生活,日積月累也會影響工作表現。

一家大型高科技公司的經理因為家暴問題,夫妻打官司,法院把小孩判給太太。這位經理天天想著孩子,心裡很難過,鼓起勇氣打電話到現代婦女基金會新竹家暴事件服務處求助,希望能從中協調讓他見到小孩。「這種問題無法向公司的心理輔導單位求助,也不敢讓公司知道,」他說。

國內愈來愈多企業發現,員工的心理及家庭問題,已經影響企業生產力,因此願意採用員工協助方案(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 EAP program),希望儘快解決眼前問題,讓員工早日恢復正常,回到工作崗位。

美國企業自1980年代起,開始發展員工協助方案,早期主要協助員工戒除酗酒問題,後來逐漸發展成以員工家庭為中心的福利方案,目前已成為美國企業徵才及留才的一大誘因。國內也有愈來愈多企業發現,員工隱藏的心理及家庭問題不容忽視,所以在設置健身房、咖啡廳等福利外,開始導入EAP方案。

三年前,新竹市生命線協會有鑑於過去三十年,有六成求助個案都是企業人,於是成立國內第一家民營的員工協助服務中心,讓企業以委外方式,提供員工心理、理財、法律、醫療諮詢和生涯規劃等各種專業服務。

目前新竹生命線已有二十多家企業客戶,其中園區企業十七家,包括台積電、聯電、力晶半導體、凌陽科技、中華汽車、台新銀行和保誠人壽等,總計服務員工超過八萬人。

英國保誠人壽兩年前開始推行EAP方案,委託張老師負責心理健康講座,另外委託新竹生命線負責員工心理諮商。主要透過公司管理者、同事或員工本身發現問題,主動找生命線社工評估和規劃解決方案,如果是一般性問題,就提供短期諮商;若是特殊個案,則轉介給特約律師、心理諮商師等專家;必要時生命線將代為協助爭取外界社會資源。

保誠人壽人力資源經理鄭季育表示,從實施以來,每年平均有二十多個個案上門求助,其中屬於婚姻家暴問題的就有四、五個。

將員工諮商輔導改為委外,可以保護求助者的隱私,員工比較願意上門求助,委外機構也會定期把員工使用情形和問題分析,彙整給企業參考。像有位竹科主管老是接到一女性部屬的假單,發現一個月內居然「跌跤」多次,甚至嚴重到要住院,因此不禁懷疑是否發生家庭暴力,但對方就是不敢承認。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紓壓是治本之道

事前預防其實是遏止家暴的關鍵,而透過企業推行減壓管理方案(stress management program),可以避免員工以家庭暴力紓發工作壓力。

最近連國營事業也開始重視員工的家庭情緒管理。台電早在十五年前,就以志工方式推出員工諮商服務。去年10月,行政院人事行政局正式發函各國營事業和政府單位,要求積極參與推廣員工協助方案,包括台糖、海巡署等機構都正加緊規劃中。

擔任摩托羅拉台灣分公司EAP顧問的林桂碧指出,EAP方案不只解決問題,還可以預防問題,根據她的觀察,企業推動EAP,已可以有效預防家庭暴力的發生。

不過,目前國內大多數的企業,仍不願跟「家暴防治」扯上關係,以為這會影響企業的形象。

例如園區有一對六年級生工程師,本來計畫結婚,婚前男方就出現打女方的情形,還說「我打你是因為愛妳」,讓這位女工程師很猶豫是否還要嫁給他。因為不敢讓公司同事知道,她跑到家暴服務處諮詢,並要求對任職的公司保密,最後在社工協助與鼓勵下,解除了婚約。

現代婦女基金會最近藉由企業贊助,將在新竹地區設立「關懷工作站」。副執行長姚淑文指出,目前新竹地區在處理家暴問題的相關資源仍很不足,未來工作站將與當地婦女團體合作,代訓專業志工,最重要的是提供婚姻諮商、家庭成員紓解壓力方式等。「只有正確的家庭情緒管理,才能有效防治家暴發生,」她強調。

當地的社工觀察指出,許多科技新貴因是理工背景出身,加上整天埋首工作,比較缺乏社交能力,因此在處理家庭情緒問題上往往不夠圓熟。

竹科的家庭憂鬱症

曾經有位園區的中階主管,經常為了誰要負責把小孩從保姆處接回家,與同在竹科上班、擔任行政工作的老婆起爭執。有次先生還在開會中,卻頻頻接到加班的太太要他去接小孩的電話,不禁大動肝火,一回家就狠狠把老婆教訓一頓,沒想到對方也氣得拿東西往他臉上砸來。

有位竹科工程師的太太,只是向老公抱怨孩子常看不到爸爸,希望老公減少工作量,沒想到這位事業心重的工程師竟回答:「好,我有兩條路可以走,一是離職,一是離婚,你要我怎麼做?」

不少竹科工程師因工時太長而萌生去意,經過詳談後,才發現是家庭因素讓對方產生離職念頭,而夫妻之間溝通不良是導致家庭失和的主因。

新竹地區雙薪家庭比率相當高,在竹科工作的女性結婚生子後,多不願意轉為全職母親。尤其近兩年經濟不景氣,離婚率居高不下,婦女為了能經濟獨立,更是不願放棄工作。但要兼顧工作和家庭,職業婦女承受很大的壓力。

何宇欣指出,很多竹科工程師是年紀到了或奉父母之命才結婚,對婚姻家庭的期望並不明確,下班後還是把工作帶回家,因此他建議「每天下班進門前不妨多提醒自己:我現在是爸爸(或老公)了」,即時轉換自己的角色。

企業其實可以協助員工做好家庭情緒管理。

新竹地方法院院長黃梅月建議,透過企業設立心理諮商單位,指導員工和家屬改善家庭互動;培養具人文素養的企業文化;或參與公益活動,協助設立家暴服務站,都是化解暴力最好的方法。「如果企業意見領袖願意公開呼籲社會,重視家庭價值觀,進行社會道德重整,效果會更好,」黃梅月表示。

台大社工系教授王麗容強調,通常失業者的施暴率最高,配偶則是失業者情緒低潮的第一個受害者,如果企業要開除一個員工,就一定要介紹一些資源給他,以避免因失業產生的經濟和情緒問題,被發洩在另一半身上。

為了有效解除企業的顧慮,內政部計畫在今年第四季,公開表揚協助員工減壓的企業,希望藉此間接減少家庭暴力的發生。「家暴防治的概念一定要從職場做起,」王麗容斬釘截鐵地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