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檔期、週年慶我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跟我一樣「省小錢,花大錢!」有時候不是沒有錢,只是喜歡「比價」,手機滑一滑,雖然兩家商城價格差不多,但是這邊多送一個知名品牌的吹風機,我就會覺得不拿白不拿,直接賺起來! (本文摘自《趕走窮人思維,靠自己成為富一代》一書,作者為關韶文,以下為摘文。)
以每年百貨公司週年慶大戰來說,如果你也是愛省錢又愛花錢,其實真的可以趁著年度優惠囤貨,也把自己生活所需一次集滿,我這就來分享我的週年慶小撇步。
1. 一定要熟記所有商品的原價
現在網路商城林立,而且每個月都會看到各種名目的節慶,像是38女神節、66電商節、99購物節,各種看似誇張的優惠,每一個品牌都宣稱自己打到骨折,但其實看似「很高的原價」,都把小ml數的保養品贈品原價加了上去,所以才會看起來價差這麼大。
我的算法是,所有小ml數贈品不要算進去,因為我不要也罷。我只熟記保養品、小家電的「正常原價」,所謂正常原價不是標價,而是你隨便哪一天上momo、PChome去看都是「統一特價」的原價,不要被消費陷阱給騙了!
例如一罐保養品原價2,000元,但通路通常1,700元,週年慶時會說「兩罐正貨再送兩組旅行包」3,400元,像是這樣的優惠,我一律視為原價!完全沒有便宜!因為我用不到旅行包!
2. 週年慶來臨前先去逛一次百貨公司
通常週年慶前一、兩週,所有櫃姐都會打聽好這次的優惠,像是品牌推出的大禮包,限量多少名額送完為止,加上百貨公司的滿額贈、刷卡禮,如果可以提前偷偷打聽到合作的銀行更好,提早去把信用卡辦下來,這次才能把優惠搜集滿。
通常我會在週年慶前一週先逛一次百貨公司,把商品的價格先記下來,有時候如果有比較熟識的櫃哥、櫃姐,他們還會讓你先留貨,下週再回來用週年慶價格結帳!(千萬不能被樓管知道,即便大部分的人都會這樣做!)
3. 信用卡準備好再出發
有好幾次我真的只是剛好路過,逛著逛著就想要買東西,可是身上偏偏卻少了那張「優惠最多」的卡,這時我真的會選擇放棄不買。考慮到信用卡紅利、百貨公司滿額禮,一旦用錯卡,價差真的會到1,000元至6,000元不等!
有時候如果太晚去了,某幾家比較熱門的禮券換光了,或是門檻較低的禮券被換走了,口袋又生不出別張信用卡的時候,你最後只能摸摸鼻子,選擇最「基礎」的優惠。記住!週年慶的「基礎優惠」根本等於沒什麼優惠!
4. 精算清楚再結帳
最常遇到的就是「滿萬送千」或「滿千送百」活動,有時櫃上會讓你「現抵」,你也要算清楚,真的有比較划算嗎?
例如有滿5,000元拿500元禮券的活動,而這家服飾店消費5,500元,店員願意讓你現抵500元,剛好5,000元結帳,但偏偏你又去下一家飾品店買了4,500元,這時候你就會懊悔,剛剛不應該現抵,因為餘額可能沒辦法再去換新的一張禮券。
因為我口袋裡各家銀行信用卡都有,所以有時候我會拜託店員拆單結帳,例如兩件衣服刷國泰卡、兩件褲子刷台新卡,這樣除了拿滿百貨公司禮券外,連信用卡配合的禮券我也要一次拿到最滿。
出社會這麼多年,收入當然比剛畢業時高,但我發現精打細算已經成了我的興趣,我並不是缺那一百元、一千元,而是我喜歡「從規則裡找答案」,明明同樣一份週年慶的DM,我卻可以從中多生出300元禮券,這就是我的成就感!
一定也有朋友會覺得,有差嗎?有必要嗎?這就見仁見智了。對我來說,我不用費太大力氣,就能從購物中找到回饋,這是一件很好玩的事,也在不知不覺中省下好多錢,可以吃一頓大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