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資料,房地產及建築產業消耗全球40%的能源,所排放的溫室氣體約占全球30%。綜觀營造與建築業,從材料生產、施工營建、成屋使用、到拆除廢棄,如何讓每項環節降低碳排放、使用資源循環綠建材,以及減少廢棄物產生,均屬當務之急,相關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淨零挑戰。
氣候變遷造成影響已經不容忽視,氣候議題也引發國際高度重視,台灣也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行動,希望透過打造具競爭力、循環永續、韌性且安全之各項轉型策略及治理基礎,促進關鍵領域之技術、研究與創新,引導產業綠色轉型,帶動下一波經濟成長。
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創始於1969年,長年扮演同業與政府主管機關之溝通平台,並不時舉辦專業訓練、活動,增進會員同業對法令瞭解,以及環境變化之適應能力。而因應淨零轉型,攜手與《遠見》開辦「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ESG專班」,11/12、11/13於政大公企中心舉辦,協助會員了解當前永續趨勢與執行實務,對地球與台灣的永續未來,盡一份心力。
兩天課程從理論到實務操作,讓參與的上百名業界人員都受益良多。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勝宏致詞時表示,世界各國都很重視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ESG),政府更分為2030年、2050年兩階段推動,現在不只是各產業致力推動落實ESG,房地產業者也極為重視、並強化相關行動。
陳勝宏強調,過去外界對不動產業者認識不足,有許多不友善的批評,希望藉由與《遠見》成立的ESG產業專班,成為一個好的開始,讓業者們能有新的見解和收穫,並在推動環境、社會與公司治理項目時,讓大眾能夠重新認識不動產業者,並給予全新的認知和看法。
《遠見》雜誌社長楊瑪利也說明,2005年《遠見》首創華人媒體最早CSR企業社會責任獎,是全球華人媒體最早推動的CSR暨ESG評鑑調查,近年來不斷與時俱進,鑒於政府與企業使用ESG與永續等詞已成共識,第19屆也更名為《遠見》ESG企業永續獎。此外,企業對ESG需求日益增加,《遠見》身為專業媒體,擁有經歷完整的業師及最豐富的資源,課程規劃從國際宏觀思維為出發,再聚焦到國內不動產需求,以及優秀企業的實務案例,擘劃一個完整且清晰藍圖。
參與本次ESG產業專班兩天課程,宜蘭縣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林宏程透露,他在業界已有30多年經驗,因應減碳趨勢,已進修永續建築環境課程 ,但大多是分享環境觀念為主,因而主動報名參與此次課程。他認為業師在傳達觀念改變十分重要,因為相距2030年僅剩7年,如果觀念不調整,產業會面臨成本增加等巨大考驗,未來將積極收集節能減碳等智慧建材,並導入至建案中。
而耀達建設董事長特助彭信欽也認為,公司主要產品為商辦,客戶大多為國內上市櫃公司與國際企業,在國際趨勢與國內法令等因素下,越來越關注商辦產品是否符合環境永續標準。尤其在申請授信融資,金融業者除審查財務績效與信用評比,也將ESG納入重要評估項目。因此公司設計規劃的產品,將重新檢視儲電、綠能等系統,內部也會設立相關專區與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