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大男人主義與就業安全立法

李誠
user

李誠

2004-08-01

瀏覽數 16,350+

大男人主義與就業安全立法
 

本文出自 2004 / 8月號雜誌 第218期遠見雜誌

台灣的高競爭力與低勞參率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在5月份公布2004年全球競爭力的評比報告,在此報告中,台灣的全球競爭力排名由去年的十七名進步到今年的第十二名。這是一個好消息,但在各個細項指標中,台灣勞動人口占全體人口的比例,竟然是拉低台灣競爭力的一個指標,因為它的排名是全球第四十七名。台灣一向以優良的人力素質為傲,但是為什麼我們的勞動參與率會比鄰近國家低,而且每年下降,現在更是排名在全球最低的地區?有學者認為勞參率的高低是受就業率的影響,而就業率的高低受總體經濟的影響,也受一國勞工法令中就業安全保障多寡的影響。

一國就業安全保障的法令標準愈高,勞動市場的彈性愈低,就業情況愈差,因此近年來各國為減低失業率,提升就業率,無不大幅修改他們的勞工法令,提升勞動市場運作的彈性。但是很少人知道,一國能否順利修改他們的勞工法令,能否順利增加勞動市場彈性,能否減少對就業安全的過度保護,是受人民宗教信仰與社會上大男人主義盛行與否的影響。

大男人主義與就業安全立法

大男人主義與就業安全的立法有何關係?表面上來看,兩者完全沒有關係,但再細看會發現有相當程度的關係。在一個國家裡,政治與立法權是掌握在誰的手裡?除了女人國以外,其他國家的政治與立法都是掌握在男人手中,因此當一個國家的大男人主義盛行時,便會把就業安全的保障法令訂得很嚴謹,標準也很高,因為大男人主義盛行的國家,把男人認定是一家之主,是要負責把麵包帶回家中,養活全家,因此他們的就業安全影響全家的生活,也影響社會的安穩,婦女則是家務的主要負責人,她們在勞動市場中的工作只是賺一點「零用金」,她們的失業對社會並沒有重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現有勞工法令與失業的實證研究都指出,高標準、高保護的勞工法令會保障二十五歲到五十五歲男性就業人口的工作穩定度,但也會增加婦女與年輕人工作的不穩定度。既然政治與立法權都掌握在男性手中,他們是圈內人(insider),而女性與年輕人是圈外人(outsider),圈內人只會照顧自己人的福利,圈外人失業與否不是他們愛管的事情。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宗教與就業安全立法

宗教信仰與就業安全立法又有何關係?宗教信仰表面上與就業安全的立法無關,但宗教信仰可以透過大男人主義,影響到就業安全的立法。最近有好些學者在研究勞工法令時,即發現在某些宗教盛行的國家,勞工法令的鬆綁遭遇到強力的反彈,這些國家多半是以天主教、回教、東正教與佛教為主。

如圖一所示,在OECD國家中,一國就業安全保障的嚴謹度與他們國家婦女就業率有一負相關,凡是就業安全保護愈嚴、標準愈高的國家,婦女就業率愈低。最近來台訪問的芝加哥大學赫爾曼教授在研究南美洲的勞動市場時,也有同樣的發現。圖二顯示,就業安全保障愈嚴謹,標準愈高的國家,他們二十五歲到五十五歲男性就業率愈高,兩者間有一正相關。圖三則清楚顯示,一國信仰天主教、回教、東正教與佛教的國民的比例愈高,這些國家的勞工立法對員工就業安全保障愈嚴謹,標準也愈高,兩者有正相關。

對我國勞工法令的啟示

此種發現對我國修正勞工法令有何啟示?日本與南韓篤信佛教,因此,國家就業安全的保障很嚴謹,勞動市場彈性也不高,南韓直到最近才把終身雇用的立法修改准許雇主遣散員工。我國信仰佛教的人士也不少,但就業安全保障似乎並不嚴謹。上述的發現是否有錯?其實不然,假如我們檢示現有勞基法中對員工的就業安全保障,如資遣費、退休金、遣散預告等法律規定相當嚴格,標準也相當高,因此雇主叫苦連天,但是因為政府執法也不嚴,中小企業又普遍,使執法的難度增加,以致這些法令的效率大減。懂得以上的道理,我們便可知道為什麼我國在修訂勞工法令時,會遭遇到工會、立法委員及一些民間團體的大力反彈。政府在修法時,在提升勞動市場彈性時,最好把這些文化與宗教因素考慮在內,修法的說帖也要從這些方面下手,否則單從經濟角度下手,雇主雖然會支持,但卻很難取得立法者的支持。(作者為財團法人知識經濟與管理研究院院長)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