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有一個令我不安的感覺,那就是教育部很不重視學生的程度。比方說,小學生會不會寫最基本的英文句子、小學生會不會分數加減、大學電機系學生會不會設計線路、大學生能不能看得懂英文教科書等等。
我的感覺是,我國整個教育界熱衷於教改,但卻不重視學生的學業程度。
日前媒體報導,教育部強力推行雙語教學,連中文系也要照辦,已經有台大的教授對此表示不安。
學好英文和雙語教學是兩回事
很多教授對教育部強力推行雙語教學感到困擾,大家都贊成學生應該學好英文,但是學好英文和雙語教學是完全兩回事,沒有什麼關係。
以大學來說,大學可以在通識課開設很多英文課,也可以鼓勵大學生將英文系設為輔系或是雙主修。可是大力推行雙語教學實在不可能使一位英文不好的學生,英文程度因雙語教學而有進步。
不僅如此,最嚴重的是,很多專業課程反而因此沒有教好。我知道很多數學系的學生看英文的微積分書是有困難的,對於很多英文句子根本會錯意。
如果老師用中文解釋,同學們至少不會誤解那些英文句子。現在完全用英文來教,微積分沒有學好,英文也不可能有進步。
所以我擔心的是,教育部始終沒有非常重視學生的學業程度,但是卻要有所表現,真是所謂本末倒置也。
最值得我們憂心的,不是中文系有沒有用英文教古詩古詞的問題,而是教育部的官員有沒有非常重視學生的學業程度。
教育部的官員應該好好地看一下全國大學生的程度,這才是教育部最該重視的事。大批大學生的程度不夠好,事一件非常嚴重的事,有損國力也。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清華大學榮譽教授;原文刊載於李家同個人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