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男子大生大追擊

陳子鈺、李俊明、姜貞吟
user

陳子鈺、李俊明、姜貞吟

2000-02-15

瀏覽數 6,250+

男子大生大追擊
 

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設計組黃博聖

親手打造時尚的流行尖端

黃博聖小檔案

生日:六十六年六月四日

血型:B型

星座:雙子座

興趣:蒐集Swatch手表,到日本滑雪,到歐洲自助旅行等

將來方向:到歐洲念設計、工作

最喜歡的書:新聞雜誌《Asiaweek》及

流行資訊雜誌《Collection》

最常去的地方:陽明山

最崇拜的對象:沒有

e-mail:karpazo@mail.ht.net.tw

就像許多創意工作者,黃博聖散發著一種自然灑脫、無拘無束的氣質。不同的是,戴付黑框眼鏡的黃博聖,多了一股濃濃的書卷味,卻可以用各色布料、縫紉機及拉鍊、鈕扣拼出一襲又一襲美麗迷人的服裝,將「無形」的創意實踐於「有形」的服裝?。

從小就是個「點子王」的黃博聖,在東山高中念高二時,就決定要朝時尚設計發展。自嘲不愛念書,但喜歡出鬼點子的他,考慮到不喜歡文、法、商等科系,又不可能念自然組,因此喜歡時尚的黃博聖,在家人的支持下,選擇大學念服裝設計。

也由於點子多,想像力豐富,「基本設計」「色彩學」及「西洋服裝史」成為黃博聖最喜歡的課。在這些課堂上,強烈的互動及開放式的意見交流,讓他得以盡情揮灑。

除了日常作業及畢展,「服裝動態展」是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的「年度大戲」。參展者無不挖空心思,想藉這個機會展現設計能力,釋放創意。

動態展上,爭奇鬥艷的各色設計,以服裝發表會的形式,一一呈現在觀眾眼前。黃博聖一九九九年用白色不織布,以皺摺的方式,搭配紅、黃、藍、橘、綠滾邊線條,裁剪出六套風格殊異的裙子、褲裝。

從一開始到永樂市場剪布、親自打版剪裁,以至於化妝、髮型、壓克力天線頭飾,甚至擔任走秀的Model,黃博聖都一手張羅。

念設計得常常熬夜軋作業。現正趕製「旗袍」的黃博聖,回憶起動態展當時,幾乎是不眠不休地趕工縫製,為了使作品完美地呈現出來;幾天下來,廢寢忘食的「精神成本」不說,光材料費就花了一萬多元。不過看到親手以「立體剪裁」的方式展現的創意,隨燈光、音效在伸展台上搖曳生姿,滿滿的成就感洋溢在黃博聖的笑意?。

設計免不了要觀摩名家的作品,瞭解潮流與趨勢。黃博聖欣賞為克莉絲汀迪奧掌舵的設計師 John Galiano,覺得他每季的新設計都讓人有「驚世駭俗」的感覺;也喜歡Gucci品牌的設計師Tom Ford,勇於打破傳統,在男裝上加入羽毛、刺繡、亮片等元素,讓人眼睛為之一亮。

熱愛服裝設計外,黃博聖還喜歡設計配件、手飾。他的願望就是跨入高級定製服(Haute Couture)行列,並到法國或英國學習服裝設計的技巧;因此他正在努力學習法文,以便屆時派上用場。

除了想在設計上有所發揮,親切隨和的黃博聖,就像個鄰家大男孩。他最愛的,就是有機會到國外自助旅行。

也由於旅行,黃博聖培養了一個「奇怪」的嗜好──到日本滑雪。幾年前,黃博聖到日本探望姊姊,偶然造訪了千葉縣的滑雪勝地──草津,一試之下,就愛上了滑雪那種風馳電掣,急速俯衝的速度感。

「超速度」的快感跟「超絢麗」的時尚流行,並行不悖地流動在黃博聖的熱情?。(李俊明)

淡江大學建築系四年級張鶴齡

用創意構築人性的空間

張鶴齡小檔案

生日:六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

血型:O型

星座:處女座

興趣:喜歡打壘球,正在學高爾夫球,寒假打算學日文

將來方向:短期計畫考建築研究所

最喜歡的書:張曉風及東方白的散文

最常去的地方:喜歡跟同學去KTV唱歌

最崇拜的對象:美國建築師萊特(F. L. Wright)

e-mail:u5300452@tknet.tku.edu.tw

陽光照進淡江建築系館二樓,明亮的光線躍上製圖桌面散置的幾張描圖紙。大四的張鶴齡伏著身子,一邊熟練地以針筆勾描出線條筆直的平面圖,一邊熱情地滔滔講著自己的新設計「埔里守城社區活動中心」。

朋友暱稱為「小鶴」的張鶴齡,習慣一襲輕鬆的休閒衫,搭上一件破破的牛仔褲;可愛的綽號、懇切的言談,加上隨性的衣著,讓人有種錯覺,以為小鶴是什麼都好商量的「好好先生」。不過小鶴俏皮地否定了這個第一印象,「同學都說我很龜毛!」

有所堅持正是張鶴齡的特質。他笑談設計人受過訓練的眼光,往往有著「莫名的矜持」,對於空間、顏色、造型、材質特別敏感,也特別挑剔。小鶴的堅持與「龜毛」正來自於他對「完美」的追求與執著。

「萬丈高樓平地起」形容建築系學生累積學問的「基本功」特別貼切。設計一幢建築物對張鶴齡來說,絕不只是單純的「蓋房子」,除要兼顧美觀、結構,更要回歸「人」的需求;學習的面向,非有厚實累積不可。

從小就對三度空間感受特別敏銳的小鶴,所追求的完美是當個謙虛內斂、尊重自然及環境的建築師。

他堅持好的建築應與環境互相呼應,讓建築物和生活在其間的人自由呼吸,因此設計絕不能脫離「人」的需求而獨立。

稟持對人的關懷,九二一震災後,小鶴跟同學在系上老師的帶領下,到埔里眉溪地區觀察記錄,瞭解災民的居住需求,並組成「淡江造坊小組」,協助重建規劃。

前後六、七次實地勘查埔里守城地區後,他深刻感受到大自然摧毀建築物及生命的威力,也更體認到建築與大自然和平共存的重要。

張鶴齡一心投入埔里守城社區活動中心的規劃,將自己對空間的理想落實到設計?。

他暢談設計?特別預留了居民活動的開放空間,「讓阿媽可以牽著小孫子在那裡跟街坊鄰居閒話家常,」衷心希望活動中心能成為鄰里生活的一部分。

設計需要耗費大量創意,小鶴雖然也曾質疑自己的設計能力,但課程中激發的創意,每每讓他瞭解想像力的無遠弗屆。令他記憶最深的是:大一設計課的老師交給同學一樣「不可能的任務」──設計讓五樓落下的雞蛋,不落地開花。

「保蛋」行動當天,有的同學在雞蛋上綁彈簧,大部分同學著重「避震」設計,不過居然有同學異想天開將雞蛋綁在小鳥腳上,讓大家笑彎了腰。如此開放式的思考,激發更多思路,小鶴每每想起,仍覺回味無窮。

也許正是建築人這種堅持創意的新穎,加上對人文的關懷,才能讓小鶴一直「龜毛無罪」,「造坊有理」!(李俊明)

東吳大學日文系一年級陳毅軒

用櫻花釀就愛情小說

陳毅軒小檔案

生日:六十九年十二月十日

血型:B型

星座:射手座

興趣:聽音樂、寫作、塗鴉

將來方向:當國中老師兼作家

(因為喜歡小孩,又愛寫作)

最喜歡的書:金庸的《笑傲江湖》、古龍的《圓月彎刀》

最常去的地方:金石堂書店

最崇拜的對象:金庸(佩服他有高超的寫作技巧,能把幻想與生活融合為)

e-mail:natsuki@joymail.com.tw

陳毅軒睜著一雙「夢幻」的大眼睛,手裡持著一卷自己寫的愛情小說《Our Days》,走進東吳大學的春天咖啡店。

陳毅軒提筆寫作,是國中開始的事。年紀輕輕的他,剛開始寫的是「武俠小說」及「科幻小說」,純粹自娛娛人,不但寫給自己看,也與同學分享。沒想到,寫到後來,同學也入迷了,把他寫的東西當連載看,還催他寫快一點。

高二的時候,陳毅軒將寫作的題材轉移到「愛情小說」,一頭鑽進「愛的世界」。問他搖筆桿的動機,他笑笑回答說,因為喜歡聽別人的故事,聽久了就想把這些故事寫出來;於是一年下來,累積了十多篇短篇小說。不過陳毅軒謙虛地說,自己的作品不夠成熟,因此暫時沒將作品上網或投稿的念頭。

陳毅軒每寫完一、兩篇作品,就自己排版列印,選個美美的封面,裝訂成一本有他個人風格的「小小說」。他新完成的愛情短篇《Our Days》,寫的都是校園間發生的「純純之愛」,有點夢幻、有點縹緲,主角就像從日本偶像劇或唯美漫畫中走出來一樣的空靈,也頗有作家蔡智恆《第一次親密接觸》的味道。

由於對「純純之愛」的嚮往,陳毅軒只想描寫年輕人純粹的愛情,不想再深入描寫人性的慾望等,怕會破壞那種絕美的感覺,因此現階段的他,只想寫自己那種類似「暗戀」的美麗心情;每次有「心動」的感覺,就會將之化為文字,尤其在他失戀時,更是文思泉湧,把理想中的愛情一逕寫進夢幻般的小說人物?。

感情豐富、細心體貼,因而頗受一群女生死黨「愛戴」的陳毅軒,對於自己的感情觀,他自剖是「多情但是還滿專心的射手座性格」。

儘管陳毅軒個性看來浪漫多情,但他的思路條理分明,表達能力相當好,因此成為系上公認的「特異分子」。他最喜歡日語會話課,覺得自己對口語的溝通比較有把握。不過他開玩笑抱怨,「老師都會特別『關愛』我,把我當大二、大三的程度來問問題,我希望老師也能把我當新鮮人看待。」

自己寫讀書計畫、自傳及作品,一路過關斬將,甄試進入東吳日文系的陳毅軒,難掩與眾不同的「光芒」。進入日文系三個月,他幫十個同班同學取了日文名字。「我的名字Megumi,就是陳毅軒幫我取的,」站在一旁的同班同學黃靖惠笑著說,「和他比起來,我們通過聯考進來的人真是太平庸了。」在一群新鮮人?,陳毅軒顯得卓立不群。

喜歡日本偶像「鈴木亞美」「早安少女組」及日本流行文化的陳毅軒,除了希望將來有機會能把自己的作品翻譯為日文外,更想到日本念文學,深刻體驗大和文化,當然,也順便親炙美少女偶像的風采。(李俊明)

政治大學企管系三年級簡志瀚

音樂、企管系與國際

遊歷交織成的三度空間

簡志瀚小檔案

生日:六十七年十二月四日

血型:O型

星座:射手座

興趣:音樂(只要是音樂都會聽)

將來方向:企管工作

最喜歡的書:許文龍的《觀念》(欣賞許文龍看事情的角度

很精準,而且事業有成後能回饋社會)

最常去的地方:華納威秀影城

最崇拜的對象:許文龍、司徒達賢(欣賞他的敏銳)、日本

樂團X-Japan的鼓手 Yoshiki(欣賞他

Keyboard及鼓玩得很棒)

e-mail:chihhan@ms15.hinet.net

第一眼看到簡志瀚的印象:簡單俐落的短髮,銀框眼鏡後面閃著有點害羞的眼睛,黑色風衣,配上剪裁合身、質地精良的灰黑西裝、領帶,手上拎著手提電腦的黑色包包。看起來不像大學生,反而像台北東區街頭的年輕上班族。

簡志瀚笑著解釋,企管系只要是比較正式的Presentation(報告),老師會要求他們穿著正式服裝,將報告當成「正式場合」。採訪的當天,正好見識到簡志瀚的精明幹練。

走進政大商學院301階梯教室,簡志瀚收起他的害羞,跨步走向台前,開始滔滔不絕地向一群青春俏皮的景美女中學生介紹政大企管系。事前他花了不少時間用Power point做多媒體簡報內容,以五個W一個H詳述來龍去脈。人前的簡志瀚台風穩健自若,一旁靜觀的商學院秘書連連稱讚說,「他報告得比教授還好。」

簡志瀚似乎代表著擁有豐富機會的一代。

在高中時就代表台灣到哥斯大黎加參加「世界青少年高峰會」,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人一起討論兒童福利議題。才大三的簡志翰,從小就跟著父母雲遊四海,到過三十幾個國家,甚至墨西哥、海地、牙買加等國家,都曾留下他的足跡。

簡志瀚簡單俐落的外表下隱藏著他對「音樂」及「人」的熱情。

自認為「對節奏特別敏感」的簡志瀚,從小學鋼琴,十四年不輟;隨年紀漸長,又陸續學了小提琴、吉他、貝斯、爵士鼓等樂器。

在以嚴格著稱的再興高中,簡志瀚與熱愛音樂的同學組Band創作音樂;五個「臭皮匠」經過三次分區比賽,居然得到教育部全國才藝競賽的第一名。從此,他由古典跨足搖滾,在音樂的天地?悠然自得。

上大學後,簡志瀚愛音樂的夢想依然沒變。雖然口袋不缺零用錢,可是他還是瞞著媽媽,在政大旁邊的一家餐廳自彈自唱。

他笑說,音樂玩久了,忍不住就想Show出來。儘管學校功課繁忙,他還是會一個禮拜抽空兩次練團,玩玩他心愛的鼓。

不但對音樂魂牽夢縈,簡志瀚的活動似乎一刻都離不開「人」,他喜歡跟人群在一起的感覺。

甄試進入政大企管後,簡志瀚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他最得意的是,大二擔任國貿系合唱團團長,得以讓他把「音樂」跟「領導組織」的才能結合起來,領導國貿系贏得政大文化盃合唱比賽冠軍。

儘管生活豐富多采,簡政瀚最遺憾的居然是沒有機會住進大學宿舍。談起「再興」多年住宿經驗,他仍然對以往哥兒們「筆硯相親,晨昏歡笑」的快意懷念不已。

對在團體中如魚得水的簡志瀚來說,他的個性還真是有些「不甘寂寞」。(李俊明)

世新大學觀光系餐旅組二年級杜孟哲

烹調美麗的夢想

杜孟哲小檔案

生日:六十九年二月六日

血型:O型

星座:水瓶座

興趣:品嘗美食、看電視、閱讀書報

將來方向:希望有一天能成為大飯店的經理

最喜歡的書;《總裁獅子心》《小王子》

最常去的地方:天母(台北)、大立伊勢丹百貨(高雄)

最崇拜的對象:英國流行歌手Robbie Williams、張惠妹

e-mail:pedro.mail@ksc.com.tw

台北近郊、深坑山上、世新會館四樓的西廚教室?,三十多名男女同學環繞著不鏽鋼食物調理台,屏氣凝神地瞅著老師。曾在老爺、希爾頓飯店擔任主廚的老師徐建民,氣定神閒地一邊撕著生菜,一邊拉開嗓門說:「Iceberg沙拉,愈冰就愈脆,但生菜一定要把水瀝乾,用手撕開,吃起來才爽脆。」

世新大學觀光系餐旅組二年級的杜孟哲一邊洗生菜、切火腿,不時還與同學偷覷一眼剛剛做的筆記小抄,確定沙拉醬的黏稠度是否打到恰到好處;或是跑到老師做好的「成品」那裡,確定「番茄花」或是「巧達起司條」排列的位置。

突然聽他慘叫一聲,「蛋片不是放在這個沙拉上,放錯了!」一群人急忙又幫蛋片「乾坤大挪移」。

這小組六個人雖然有點手忙腳亂,但杜孟哲顯然樂在其中。他身旁的同學悄悄地說,「每次都好像打仗一樣。」

餐旅管理的烹飪課,真的是要「手輕心細」,不能太急躁,也絕不能太溫吞,更要有服務與管理的精神;杜孟哲的個性似乎就在「細心」與「服務精神」中找到了平衡點。

他回憶當初會選擇學餐飲管理,跟家庭環境及個人興趣大有關係。家住高雄的杜孟哲,從小在家?經營日本餐廳的耳濡目染下,常幫忙做些壽司、手捲;偶爾也客串跑堂,不但進廚房難不倒他,應付客人更是有一套。雖然後來杜孟哲家?的餐廳因故歇業,但他始終有個心願,「想把媽媽的店再『復興』起來。」學餐飲管理就是他達成心願的第一步。

杜孟哲不只想學餐飲,他還想學管理,幾番考慮之下,他選擇隸屬世新管理學院下的觀光系。為了達到自己的理想──進入國際級大飯店工作,杜孟哲把握每個學習的機會。

他瞭解餐旅業面對外國客人的機會很多,良好的外語能力是良好服務的進階之石,因此他在英語之外,又選修了西班牙文。「有機會我還想學其他更多的語文,」滿懷理想的杜孟哲說。

杜孟哲連打工都捨棄輕鬆的家教機會,寧願辛苦一些,選擇能跟顧客面對面互動的三商巧福、霖園飯店、錄影帶店等服務業,以練就一身「百毒不侵」的工夫。目前課餘時間都在 Is Coffee打工的他,覺得「服務別人所得到的回饋,讓我有自我肯定的感覺。」

正是這種充實的感覺,讓杜孟哲喜歡去服務別人,不論是擔任班代,居間跑腿協調,或在咖啡店面對刁蠻不講理的找碴客人,他都不疾不徐,泰然處之。(李俊明)

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二年級鄧光榮

我愛秀,帶給全世界Surprise

鄧光榮小檔案

生日:六十九年一月二十四日

血型:B型

星座:水瓶座

興趣:離開台北(不喜歡台北市區的喧囂)

將來方向:找一個名目,繼續生活下去(比如說,讀書或創作)

最喜歡的書:《國語日報字典》(因為它是認識中文、

糾正錯別字的好工具)

最常去的地方:藝術學院

最崇拜的對象:很專注的人

e-mail:quanlon@ms24.hinet.net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盤伏在關渡綠色山丘上的藝術學院,彩色旗幟迎風搖曳,應合著中西並蓄的磚紅建築群夾道迎客;指示牌讀著「畢業公演──哈姆雷特機器/半個月亮──向前走」。進入劇場,台前人群鵠立觀望 ,台後人聲沸沸揚揚,戲,就要上場 了 。

戲劇系的鄧光榮一身黑衣黑褲,頂著俏皮的黑色毛線帽,輕巧快活地穿梭在劇場外的中庭,一下子跟工作伙伴交代任務,一下子又踱步到休息室播音,提醒觀眾早點入場。

才大二的鄧光榮就擔任「前台經理」,負責文宣及掌控前台狀況是他的「重責大任」。

燈光亮起,揭開序幕。「戲不迷人,人自迷」,戲劇跟人生有那麼點難以區分。

戲劇系的學生在台上扮演別人,也把自己的一部分放了進去;他們投入的熱情直烙觀眾心?,完全不怕在人前Show出自己。

鄧光榮也有這麼點戲劇系「人來瘋」的特質。

他大四的學姊宋鎵琳笑著說,有次大一有堂課要做包包,鄧光榮就做了一個「粉紅色」「毛茸茸」的大包包,把大家都嚇了一跳。

鄧光榮面帶無辜地解釋,「逛布市選布時,就是想選個跟傳統不一樣的花色。」

「他就是這樣,會很刻意讓人Surprise,」鄧光榮的同班同學黃瑞妤也如此「指控」他。

鄧光榮不否認自己愛Show的這一面,不過個性上,他可不是那種誇張而粗枝大葉的男生。鄧光榮是公認的「謹慎」「細心」「體貼」「在乎自己跟別人的感受」,而且同學們認為他很「能幹」「精準」,協調事情有條不紊,這也是他榮任「前台經理」職務的原因。

不只如此,同學更是公認鄧光榮「有深度」及「文采風流」。

宋鎵琳驚嘆地說,像「存在主義」等,是大四學生在經過成長歷練後才會體會的東西,鄧光榮居然大一就懂了。「上劇本導讀時,他寫的報告氣勢磅礡,文筆很好,也常被老師叫出來發表文章給同學分享。」

鄧光榮會走入戲劇世界,純屬偶然。

喜歡英國導演德瑞克賈曼的他,原本想走電影這條路,也覺得電影是「認識世界」一個很好的途徑。

但念建中的鄧光榮,家就住在藝術學院附近。在看過藝術學院學長姐做的畢業製作「櫃男風情」及「無路可出」後,就對這所有點「不一樣」的學校有了模糊的印象。

報名戲劇系招生的考試後,鄧光榮臨時抱佛腳學了吉他,沒想到順利通過肢體、聲音、臨場、專長等術科及筆試,進入這所頂尖的藝術學府。鄧光榮說,「因為不想承受聯考的壓力,所以考上了就來念戲劇。」

自認「既不信仰形式,又不耐煩」的鄧光榮,希望未來的生活能完全無法以邏輯想像,而且愈「不同」愈好,最好是所有人都無法嘗試的生活。

看來,鄧光榮肯定還會不斷地帶給他身邊的人許多Surprise!(李俊明)

台灣大學中文系三年級麥笛

德國青年熱愛漢學

麥笛(Dirk Meyer)小檔案

生日:六十四年四月十八日

血型:不知道

星座:牡羊座

興趣:文、史、哲、及接觸不同的思維方式(書或人)

將來方向:研究工作

最喜歡的書:《史記》《少年維特的煩惱》

最常去的地方:圖書館

崇拜的對象:沒有

e-mail:dmeyer66@hotmail.com

巴西作家保羅科爾賀說,「每個人,在他們年輕的時候,都知道自己的天命。」若真是如此,學漢學一定是麥笛的天命。

如果你在台大校園裡,看到一個高高瘦瘦的外國人,看似成熟,臉上卻帶有孩子般的稚氣,手中拿著一本《聲韻學》或《史記》,以流利的中文和旁邊的人交談,不用懷疑,他可能就是來自德國北部歐登堡(Oldenburg)、目前就讀於台大中文系三年級的麥笛(Dirk Meyer)。

和台灣為了出國而出國的留學生不同,麥笛在出國前就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

少年時代的麥笛和一般人沒有兩樣。高中時,麥笛念的是專門升大學的文法學校(Gymnasium)。畢業之後,他告別了家人前往柏林,打算找一份賣書的工作,同時繼續玩Band(樂團)。無奈天不從人願,他找不到理想中的書店,於是打算就讀柏林的虹堡大學。

一日,麥笛在虹堡大學的餐廳看見一名男子在寫中文字,麥笛很好奇地湊上前去。誰也料想不到,與中文邂逅的這一天,竟然改變了麥笛的一生,從此麥笛就與漢學緊密地扣連在一起。

只是單純的迷上一件事,就會全心投注並以認真的態度面對,是麥笛的特質。

高中時,運動是麥笛的全部。當時他還參加過「三項比賽」──游泳、腳踏車及跑步。後來因為某些緣故他無法繼續運動,麥笛便轉而擁抱音樂。服社會役期間,他和朋友組地下樂團,並擔任其中的貝斯手。這時候,麥笛的生命裡除了音樂就容不下其他。他表示,自己的心思一次只能專注一件事,因此,他生命的階段可以不同的活動來劃分。

運動、音樂之後,麥笛的下一個階段是學習他稱之為「恐龍」的中文。

對精通拉丁語、法語、西班牙語及英語的麥笛來說,中文是所有語言中最難的。「中文是恐龍,」他臉上出現似孩童般促狹的笑容。即使把中文形容成可怕的恐龍,麥笛卻毫不膽怯,仍拚命地往裡頭鑽研,因為這是他真心渴求的東西。

「中文」是麥笛現階段的全部,他也希望能就著這個階段一直走下去。和其他語言不同,「中文不只是語言、文化、史學、哲學,」麥笛認為,「中文是多元的,它可以給與人很多的東西。」雖然中文很難,要花非常多的時間學習,但麥笛愈接觸它,愈能發掘中國文字的奧妙之處;愈是發現中文之美、愈覺得它有趣,便愈會去接觸它。

令麥笛深深著迷的不只是中國文字,還有古典文學,尤其是先秦或漢代的經、史及儒家思想。最推崇司馬遷《史記》的他,還和同學成立了研究十三經的讀書會。這種熱愛漢學的精神讓許多台灣人為之汗顏。比起同班的台灣學生,麥笛認為他「以一個比較新鮮的態度念中文」,因為對他而言,所有的東西都是新的。 

為了將來的研究工作,麥笛打算延畢,藉此多修習一些歷史及哲學方面的課程。當一個人真心追尋夢想時,每一天都是繽紛的。由於全心投注,麥笛的每一刻,都是實現夢想的一部分。(陳子鈺)

輔仁大學體育系三乙莊智鈞

小孩子的大玩偶

莊智鈞小檔案

生日:六十七年一月一日

血型:O型

星座:山羊座

興趣:打球、逛街

將來方向:當老師

最喜歡的書:《Taipei Walker》《Men’s Non-no》

最常去的地方:郊外

最崇拜的對象:沒有

e-Mail:無

「揉揉眼睛伸懶腰,揉揉眼睛伸懶腰……」星期四午後,松江路上的一家托兒所裡傳來小朋友的嬉笑聲。屋子裡,一個外表帥氣,笑起來臉頰旁有兩個酒窩的大男孩,正在努力地帶著一群最高年齡只有四歲的小朋友做體操。

小朋友們都稱他為「海豚老師」的莊智鈞,目前就讀於輔仁大學體育系三年級,他負責的是小朋友的體能課。托兒所老師葉姿霖表示,每當體能課時間一到,小朋友們看到「海豚老師」的身影,就會拋下手中的所有東西,全部衝上前去。三歲半的蓉蓉說,「我最喜歡海豚老師了。」莊智鈞對小孩子的魅力可見一斑。

當老師,是莊智鈞的夢想。

大一、大二時,莊智鈞的生活和所有的大學生一樣,唱歌、去PUB狂歡。大三時,他對自己的未來有了初步的規劃。由於不是體育的專修生,畢業之後很難走專業體育這條路,於是,莊智鈞決定當老師。

去年三月時,他參加了輔大幼兒體能研究中心,便開始去各幼稚園上課,帶小朋友玩遊戲,訓練他們的平衡感、做運動等。剛開始帶小朋友的時候很不習慣,莊智鈞表示,因為要裝成他們的年齡,用他們的語言上課,譬如要說,「把你的小屁屁抬高」之類的童語。「就是要裝可愛,」他說。

幼兒體能的教學只是莊智鈞學習的一環。上了大學之後,莊智鈞發現想學東西自己要主動去學,因為有許多東西課堂上學不到。只要是和體育相關的活動,他都有興趣學習。「反正沒有事做的時候就只會睡覺,」莊智鈞笑著說。一旦學會了某件事,莊智鈞就立刻轉學還不會的事;因此,任何事情在認真從事的時候都是最累的階段。除了幼兒體能老師之外,他曾當過游泳教練、籃球裁判等。

走在校園中,迎面而來的同學們都叫莊智鈞「殺手」。去年底,莊智鈞由於同學的慫恿,參加了電視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少女殺手」的錄影。當時他拔得頭籌,成為「少女殺手」冠軍。從此,「殺手」的外號不脛而走。俊俏的外貌固然吸引不少女性的目光,但也帶給莊智鈞不少困擾;只要他稍微和女同學接近一點,緋聞就馬上傳開來。「大家都以為我很花,」他無奈地表示。

上電視也為莊智鈞帶來許多後遺症。有一次,當莊智鈞在做籃球裁判時,比賽進行的空檔,一位球員走向他,並問他說,「你是不是上過『我猜』?」莊智鈞連忙低下頭否認。不過也因為上過電視,許多經紀公司開始找上莊智鈞,因此朝演藝界發展,也是莊智鈞未來可預見的一條路。

「小朋友再見!」「海豚老師再見!」半小時的體能課過去了,小朋友一面依依不捨地跟莊智鈞說再見,心中一面暗暗期待下次體能課的到來。(陳子鈺)

中山大學化學系三年級黃柏勳

服務是大學的第四學分

黃柏勳小檔案

生日:六十八年五月八日

血型:O型

星座:金牛座

興趣:參與學生活動、旅遊、攝影

將來方向:教育界

最喜歡的書:《小王子》

最常去的地方:咖啡店、漫畫王

崇拜的對象:陳水扁

e-mail:b8622006@student.nysu.edu.tw

同學們都稱他「BOBO」(柏柏)的黃柏勳是個名副其實的「陽光男孩」,帶著西子灣青春的氣息。大學必修的三學分:「學業」「愛情」「社團」,他一樣也沒缺少。但是BOBO說,「除了這三個學分之外,我覺得還要加進一樣 ──服務。」

現在黃柏勳擔任學校活動中心副總幹事,除了統合學校的社團活動外,去年年底,他也忙著籌備學校耶誕週的活動。許多人利用擔任學校幹部,做為未來從政的跳板。問他將來想不想從政時,黃柏勳說,「雖然不排斥,但是也沒有意願。」這和從小父親給與的觀念,不要入黨、不參加宗教有關。「政治是高明的騙術,」他說。

對服務充滿熱忱的黃柏勳,除了擔任活動中心副總幹事外,還曾任攝影社社長及羅浮群(大專童子軍)。

「社團活動讓我成長最多,」黃柏勳這麼認為。從大一到大三,經歷了「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見山是山」這麼一遭。大一參加社團時,由於所有的事都是學長姐一手包辦,因此看到什麼就是什麼。大二時接任攝影社社長,突然發現許多問題都冒出來了,事情的複雜性增高。例如,社團辦活動時,人手不足,他就必須麻煩學長姐做事,要如何以一個學弟身分請求學長姐幫忙,更讓他發現溝通技巧的重要。升上大三,由於之前已經走過一回,看待事情的態度豁然開朗,又重回「見山是山」的境界。

國小即是幼童軍的黃柏勳,大學時又重拾童子軍的身分。大二時,他擔任羅浮群的反哺組長,每個學期有五、六天到高雄市壽山國小為幼童軍們上課。和「純潔、完整、無瑕」的小朋友接觸是讓黃柏勳一直保有赤子之心的方法。他記得,有一年生日,學校主任提了一大籃小朋友給他的生日禮物。雖然只是小東西或是小朋友親手做的卡片,那份純真的心意卻讓他非常地感動。

也因為如此,當老師或是朝教育界發展是黃柏勳未來的目標。

在和小朋友接觸及參與學校活動之餘,BOBO喜歡到咖啡店獨處,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兒看書、想事情,以及relax(放輕鬆)。無論是在氣氛高雅的咖啡店裡喝著Espresso,或是一杯三十九元的美式咖啡,對黃柏勳而言,得到一杯咖啡的寧靜,就是幸福。

除了咖啡店之外,黃柏勳每個月總會到漫畫王(一家專租漫畫和雜誌的租書連鎖店)坐一次。可別誤會,他不是去看漫畫,而是去看雜誌。因為沒辦法買齊所有的雜誌,黃柏勳便想出這個好方法,每個月到漫畫王報到一次,將當期的雜誌一網打盡,如此就能以最少的花費獲得所有最新的訊息。

穿著不重名牌、做起事來比同齡學生穩重體貼且熱心助人的BOBO,在學校師長眼中是個難得的學生,也是女同學心儀的對象。熟識BOBO的人偷偷地說,別看他長得一副小木偶的模樣,暗戀他的女孩子可多著呢!(陳子鈺)

師大音樂系八十九級康瓏瀧

我是用音樂灌溉長大的

康瓏瀧小檔案

生日:六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

血型:O型

星座:天蠍座

興趣:音樂、散文、打球

將來方向:大學教授

最喜歡的書:《講義》雜誌

最常去的地方:音樂廳

崇拜的對象:夏漢、劉墉

e-Mail:a357@ms12.hinet.net

當你在看電視時,也許不曾注意到,有些節目主持人的背後有三、四位現場的音樂伴奏者。當鋼琴家、小提琴家搖頭晃腦地沈浸在自己的情境當中,觀眾的情緒會隨著這些流瀉出的音符起伏。這些在舞台上的表演者雖然是常被忽略的一群,但是他們的存在有著畫龍點睛之妙。

師範大學音樂系四年級的康瓏瀧,舞台上的表演對他來說已經是家常便飯。主修小提琴的他是台北縣立交響樂團、世紀交響樂團的團員,也是師大管絃樂團及C大調室內樂團首席。大學尚未畢業,康瓏瀧就已經跑過許多「場子」。

他曾經在金馬獎及亞太影展上表演,也曾經三次隨團於國家音樂廳演出,還負責一些電視節目的背景音樂,如華視的「針線情」及慈濟大愛的「殷媛小聚」。

音樂,從小伴著康瓏瀧成長。打從四歲開始學鋼琴,他就和音樂緊密地結合在一起。五歲時,他開始接觸小提琴,因為「男生拉小提琴比較好看,」康瓏瀧說。雖然從小沒有展現出對音樂的興趣,但是和大多數的孩子不同,康瓏瀧學音樂沒有叛逆期。一路就讀音樂班的康瓏瀧直到小學六年級時,才喜歡上小提琴。不只是小學就讀音樂班,連國中、高中,甚至大學,康瓏瀧都選擇音樂為伴,一路走來始終如一。除了學業上接觸音樂,連回到家、平常娛樂,都和音樂脫不了關係。康瓏瀧的世界就等於音樂的世界。

每年暑假,康瓏瀧都會出國演奏。兩年前,他考上亞洲青年管絃樂團,是二十名台灣人中的一位。這個由亞洲各地的演奏者組成的管絃樂團,每年巡迴世界演奏,前年到歐洲,去年到美國、日本及香港表演。康瓏瀧表示,和亞洲各地的優秀人才相互切磋、學習,是一個很難得的經驗;當然也看到許多後生晚輩已經走在他們的前頭,康瓏瀧不由得覺得,「音樂是要靠天份的。」

去年巡迴到日本時,和他的偶像夏漢同台演出,令康瓏瀧難忘。「跟夏漢同台演奏是一種享受,」講起曾經和夏漢同台,康瓏瀧還是難掩興奮之情。他表示,雖然只是在他身後伴奏,但是對夏漢音樂的處理及詮釋非常地感動,也非常享受這個伴奏的情境,與在台灣伴奏的匠氣完全不同。

明亮的燈光、寬廣的舞台,在音樂舞台上的人們總是那麼地耀眼。但是掌聲是他們不斷努力、練習換來的成果。對康瓏瀧而言,一天練十幾個小時的琴是理所當然的。從小,當其他的小孩子無憂無慮地在玩耍時,他得坐在家中,一遍一遍地練著老師今天教的曲子;到了小學六年級時,每天練琴的時間起碼有三、四個小時。面對這麼辛苦的歷程,若要他再重新選擇一遍,「我會把音樂當興趣,」康瀧瀧說,音樂這條路實在太辛苦了。

現在身兼十二個家教、及數個樂團工作的康瓏瀧正為自己的前途盤算著。外務繁忙的他認為,現在提早兩、三年進入社會,以後就可以提前享受自己要過的生活,何樂而不為。(陳子鈺)

逢甲大學保險學系三年級許鎮麟

我的志願:保險經理人

許鎮麟小檔案

生日:六十八年九月一日

血型:O型

星座:處女座

興趣:聽音樂、撞球

將來的方向:壽險業

最喜歡的書:雅歌塔‧克里斯多夫《惡童日記》《心靈雞湯》

最常去的地方:台中「精明一街」、撞球場

最崇拜的對象:David 王(廣播節目主持人)

e-mail:d86533359@ms36.hinet.net

在台灣一片金融與科技走向的現在,大部分學生畢業後都希望進入最top(頂尖)的行業,少有人在大學時就已經告訴自己,將來要當一名傑出的壽險從業人員,就讀保險系三年級的許鎮麟就是這樣一個人。

從小在保險家族長大,家中有兩、三個人同時從事壽險的工作,讓許鎮麟很早就立下志向,鑽研保險制度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層面。一開始的啟蒙其實很簡單,時常看見家族成員開開心心地與諸多朋友聯繫,家中和樂愉快的氣氛感染了許鎮麟的志趣,決定將來的職業必須是跟人在一起的,可以跟不同的人互動,跟不同的人聊天,認識不同職業的人。

起初對從事保險的想法是感性的,就讀之後卻發現保險制度是人類社會複雜生活的基本配備,不再只是單純感性的認識人而已,甚至必須研究各種不同壽險對人的基本保障。

對自己該念什麼學校也相當有主張的許鎮麟,高中聯考本原考上台南二中(男校),深思過後毅然跑去念北門高中(男女合校),只因為他認為只念男校會阻礙人格中性別發展的態度與觀念。

他認為談戀愛一定要「自主」與「輕鬆」,但不能「說一套、做一套」。有一雙濃眉大眼,看似深情款款的許鎮麟,說起情愛來頗有哲學。

他認為Y世代年輕人熱烈追逐愛情腳步之餘,感情的自主不能建立在傷害他人之上。「承諾」雖美麗絢爛,卻不能氾濫,成熟的愛情應該建築在對彼此的信任與尊重之中。

許鎮麟對事情單純的剖析,也表現在聽音樂上。他熱愛Aerosmith、Bon Jovi、Iron Maiden等搖滾音樂,只因喜愛節奏與樂器表演的聲音所帶來的輕鬆愉快氣氛。

每週兩至三次的撞球與網球是許鎮麟大學生活中最酷愛的運動,高中時因打籃球,膝蓋受傷後就不再碰激烈運動,就這樣,聽音樂與柔性運動成了許鎮麟下課後最重要的休閒活動。

Y世代男學生的風貌是什麼?許鎮麟望向夕陽說,「就是健健康康、活活潑潑、快快樂樂!」(姜貞吟)

台北科技大學電子系四年級蘇家弘

籃球是精神食糧

蘇家弘小檔案

生日:六十七年九月四日

血型:O型

星座:處女座

最喜歡的球隊:鳳凰城太陽隊

最喜歡的球員:Jason Kidd

e-mail:jasonkidd@nabmag.com.tw

網際網路,打破了地域的疆界,透過滑鼠,將一群來自四面八方、志趣相合的人聚在一起,自成一個小小的社群,大家相識,但卻可以互不相見。

一個由學生架設的「NBA地下網路雜誌」(www.nbamag.com.tw),群聚了十來位對NBA超級狂熱的球迷。現實生活中,他們並不一定相互認識,甚至不知道對方的真實姓名;但是在網路上,他們卻是知己、是拜把。

他們每天在網站上發布NBA的最新消息,回答網友的問題,每人並負責網路雜誌的一小部分,或寫球評、或介紹自己喜愛的球隊。資訊豐富,每天可吸引兩、三千人上站。

目前就讀於台北科技大學電子系四年級的蘇家弘即是其中一分子。截至前一陣子為止,他還是裡頭最年輕的成員。

蘇家弘外表看起來有些害羞,笑起來有點靦腆;但一談到NBA,就像一個看到糖的小孩,眼中馬上散發出掩蓋不住的光芒。

初與NBA相遇時,蘇家弘還是小學生。

週六、週日若沒有外出,他就坐在電視機前看傅達仁報球賽。當時對籃球雖然不是很瞭解,但是卻莫名地被吸引住了。

到了高中,他開始認真地看球,弄清楚所有的專業術語。高三參加完甄試,蘇家弘和同學去找老師,在老師公司裡的電腦上,蘇家弘第一次發現NBA的網站(www.nba.com),如獲至寶,從此,他與NBA的緣愈結愈深。

上大學之後,蘇家弘對NBA的熱愛與日俱增,於是便常上www.espn.go.com 或 www.nba.com等網站,閱讀與NBA相關的第一手消息。

他也會翻譯這些來自國外網站的訊息,PO(貼)到BBS相關的討論版上。蘇家弘笑著說,「我是邊看邊查字典。」除了翻譯外電,蘇家弘也會在網路上發表文章。

大二那年,他便加入了「NBA地下網路雜誌」,成為裡頭的主力隊員之一。即使是學校考試期間,寫稿的急切性還重於讀書。

被網友們暱稱「Kid」(小子)的蘇家弘,在網上用的名字來自於他最崇拜的鳳凰城太陽隊球員傑森小子(Jason Kidd),當然,他也是太陽隊的死忠球迷。

蘇家弘開始迷NBA之時,正值一九九二、九三年鳳凰城太陽隊變強之際,太陽隊等於伴著他一起成長。就連打球,他也特別喜歡模仿太陽隊球員的特性──喜歡進攻,不愛防守。

無怪乎「NBA地下網路電子報」主編陳彥甫表示,你只要看球迷支持的是哪一支球隊,大概就可以知道他的球齡。

「小子」的個性正如其名:在遊戲中,蘇家弘將自己經營的球隊稱之為「冠軍太陽餅隊」,從文章中也不難發現他孩子氣的一面。也許對網站裡的其他人而言,他根本就是個小孩。

未來,蘇家弘仍然計畫朝所學──電子方面發展,並打算前往美國深造。即使對NBA如此「一往情深」,蘇家弘仍表示,「至少還是要有一個專長才行。」

至於希望申請到哪一間學校,「小子」說,「當然是要學校球隊強的地方才行,」這是他基本的堅持。

若套一句「電視冠軍」主持人常問參賽者的話問蘇家弘,「NBA對你來說是什麼?」他一定會毫不考慮地回答,「精神食糧。」(陳子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