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九七年,林啟東在美國聖荷西朋友家看到寬頻網路的發展,各種影音服務、資訊都可輕易由網路取得。那時寬頻纜線數據機的美國用戶,只有一百多戶,他朋友就是其中之一。從那時起,堅定了他往網際網路發展的信心。
敏感追尋趨勢產業與個人特長,造就勇氣創立自己的事業。林啟東退伍時,半導體業正熱門,他順勢進入華邦電子,當時華邦每股盈餘十九元,感覺就像現在華碩、廣達一樣搶手。四年後,他準備在同樣紅火的網際網路產業找切點,開始人生的獨立作戰。
九八年底,林啟東正式跳出來創業。他集合了包括半導體業、光電業、大眾消費品業等不同領域類型的朋友,打算自己闖一闖。「板塊已經形成,經過地震,產生許多縫隙,我們就在其中找縫隙。」他覺得網際網路的出現就是一場大地震,開創出一個充滿機會的新大陸。
林啟東認為一、二十年你才能遇到一個新產業形成,這個機會不能放棄。只是需要找主題,他們找到電子商務為發展的領域,主題則是拍賣。
創業之初,雖然正是亞洲金融風暴影響所及,大家都還害怕失去工作的時候,但是這群身處熱門產業的年輕人毅然決然,要一圓網路夢。「這個機會難得。」林啟東也覺得最初的六、七人團隊,形成不易。台灣最早的C2C(網友對網友)拍賣網站ubid.com.tw與最大營業額之一的拍賣網站「拍賣王」就此成立。
「拍賣王」網站在開站一個月後就創下單月營收及上網人數第一的紀錄,今年一月更完成近一億的增資,至今商品種類已超過一千種,供應商超過五十家。去年十月也與蕃薯藤網站結盟,朝向更多元的電子商務發展。
創業之路有跡可循
創業之路,有跡可循。台大資訊系、台大商研所畢業的林啟東,具備網路創業的最佳學歷背景,賀元、趙國仁等網路新貴都曾是商研所的學生。林啟東念書的時候不是很用功,成績中下。許多時間都花在與不同的朋友交往,參加服務性社團。「花很多時間在享受大學生活,」他發現自己課業表現並不傑出,性格也不完全適合做研究,但他很瞭解自己的特長,就開始尋找自己的方向。在一次商研所的推廣活動中,覺得讀商研所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方向,才開始努力讀書。「統計與計算機概論等科目,對工科學生算是簡單,」他只花了半年準備,就順利以榜首考上商研所。
研究所後,調適自己的個性與專長,才找到自己想走的路。林啟東訓練自己不怕困難,他說:「我對挫折比較沒有感覺。」他常常在課業最不好的時候,才力圖振作。求學過程中還曾因課業不努力,被老師當眾羞辱。公司剛成立,就算拜訪客戶談合作常被拒絕,他也覺得公司這麼小,本來就應該受到這樣待遇,絲毫不以為意。
林啟東一直在思考,到底做什麼自己會比較快樂。在不同商學領域中抉擇、也考慮過念學士後法律,最後方向愈來愈清晰,終於選定科技管理這條路。
畢業後,被吸引至華邦電子做產品行銷,他自稱做得非常快樂。但網際網路的機會出現後,又使他覺得不得不放手一搏。剛創業時的薪水,比在華邦電子少了很多,「向別人提起你在做網際網路,大家心裡是一個大問號,說在做電子商務,更是一個大問號。」林啟東回憶創業初期的困難,也感到自己是做了職場生涯中很大的一個改變。
林啟東認為決定創業,在於個性。學生時代,花在社團的時間就比學業上多,當過不同的幹部,更喜歡交不同的朋友。林啟東很早就對瞭解社會,有很大的興趣。大二時認識一位日盛證券的營業主任,林啟東跟家裡拿了五十萬玩股票,這位朋友點出許多股市的現象,讓林啟東學習許多。「學校是廉價的學習場合,」他覺得那時的學習不用花什麼成本,如果找到自己的志趣,更是裨益良多。
學生時代,林啟東就頗具經營精神。他辦了好幾次舞會,甚至辦到讓系上不花半毛錢,而感到很有成就。他找了許多贊助廠商,加上飲料銷售所得,有時還會賺錢。「賺錢事小,主要是一種由無到有的過程,」就從活動收入的兩、三千元開始,林啟東創業的志向慢慢清晰。
商研所的課程、華邦電子的工作經驗,更加落實了他的想法。林啟東表示:「從實戰團隊經驗中,訓練出自己的一套。」他體會創業與辦活動,有部分契合之處,只是需要考慮的現實面更多,許多風險問題也要列入考量。
林啟東念書時最大的疑惑是,念書對工作、賺錢或為人處世的幫助是什麼?如何安身立命的問題,學校裡是學不到的,直到工作與創業後,這些困惑才得以一一解開。
科技產業界的財富追逐模糊了許多人的人生觀,林啟東卻認為,創業並不是為了要賺更多的錢,因為本來在電子業也可以達成賺錢目標。會選擇創業,是因為符合自己的特質,從無中生有裡,感覺快樂。
林啟東小檔案:
年次:五十七年
血型:B型
星座:牡羊座
生日:四月七日
學歷:台灣大學資訊系、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
經歷:華邦電子公司產品經理
現職:力傳資訊公司總經理、拍賣王網站負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