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經濟學人觀世界

周旭華
user

周旭華

1988-07-15

瀏覽數 16,350+

經濟學人觀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8 / 8月號雜誌 第026期遠見雜誌

亞洲第五小龍--泰國

「如果亞洲各國像一群飛雁,領頭那隻便是日本;台灣、南韓、新加坡、香港緊隨於後;泰國則是一隻奮力振翅的幼雁;雖稍有差距,但窮追不捨。」這是一位泰國高級官員詩般的比喻。他還認為,泰國的表現恰如其分,因為這才合乎佛家「不出頭、不落後」的中道精神。

雁也好,佛也罷;泰國確實有其令人矚目之處。穩定的經濟成長率,預估今年可達九%,輕易領先大多數東南亞國家。而且,經濟基礎相當厚實;不但可望在十年之內躋升「新興工業國家」之林,同時仍然維持龐大的農業生產比例,繼續雄踞世界最大稻米輸出國王座。

悠閒水都寸步難行

然而,不利的因素似乎更多。這是個軍人統治,政變頻仍的國家。觀光客是主要的外匯來源;但仰慕魏峨廟宇而來的只是一部分,前來買春的倒很多;專程前來購買仿冒世界名錶與皮包等精品的人也不少。臭名遠播的鴉片大本營「金三角」,泰國也占了一角。此外,曾經是悠閒水都的曼谷,如今交通幾乎陷於癱瘓,寸步難行。

泰國的政治氣氛十分沉悶,人民普遍對政治不感興趣,廣受大眾歡迎的「偶像」,沒有一個是政治人物。新近當選環球小姐的潘蒂,以及拳王納帕,才是大多數泰國民眾崇拜的對象。

即將於七月二十四日舉行的大選,場面預料會空前冷清。老百姓本來就對政治冷感,再加上當天是星期日,而目前又適逢雨季;因此,只有兩種人會在綿綿陰雨中,勉為其難前往投票所,在數目多如牛毛(卻多半教人分不清那個是那個)的政黨中,挑選一個支持對象。第一種是具有高度政治判斷力與道德情操的人;第二種是紅包收得太多,不好意思不投票的人。

唯一令人感興趣的,可能是曼谷市長針隆少將所領導的新政黨,究竟可以獲得多少支持;這位先生因禁止黨員買票,而被視為泰國政壇的「異數」。

大選之後,想登上總理寶座的人,首先要獲得軍方的支持。一位素負盛名的預言家,根據「蛋靈」的指示,作了一個沒有人會意外的預測:現任總理普瑞姆繼續蟬連。除了普瑞姆外,另一個熱門人物是克里巴莫;他曾是泰國史上罕見的文人總理(雖然為時甚短)。文質彬彬的克里巴莫景仰歐洲式政治,堅決主張泰國總理應由國會選舉產生,並抨擊反對選舉的普瑞姆為獨裁者。

政治不上軌道

克里巴莫表示,和他同心協力從事反對運動的人很多,他只不過代表他們發言而已。去年,他曾因激烈批評野心勃勃的陸軍元帥,惹來大批民兵大肆搜掠他的家。最近他說,軍中已經出現一股力量,要求軍人謹守本分,不要插手政治。

儘管政治不上軌道,一九八五年迄今,泰國倒是半次政變都沒發生;泰國公民所享有的個人自由,在東南亞諸國中僅次於菲律賓;交通雖然紊亂,街道兩旁到處是豪華商店或餐廳;絕大多數原先種植鴉片的人,已被勸服種包心菜和咖啡;連任七年總理的普瑞姆,至少操守並不差。 第三世界國家多半吃盡第一、第二世界殖民壓榨之苦,泰國則倖免於此。「正因為從來沒被殖民過,今天一切問題,只能怪罪自己。」克里巴莫如此說。

問題叢生,泰國何以還能有今天的發展?這個問題相當難答。泰國堅守「中道精神」,那股溫吞勁兒,往往到了惱人的地步;事事追求和諧,結果辦事速度慢得令人瘋狂。電影「國王與我」原著者雷娜雯沮喪地說:「不論公家機關或私人企業,事情往往不是由人來解決,而是拖到大家不再注意這件事之後,讓事情自己解決。」

泰國的成功一方面可能因為他們治國謹慎,另一方面則要歸功於機運。近年來泰幣大致盯住不斷貶值的美元,使其外銷成本降低,國際市場競爭力提高。同時,工會力量薄弱,通貨膨脹率低,工資得以保持每日三美元的低水準,因而吸引大批外來的投資。

泰國現在享受到成功的果實,然而,有識之士並沒有被喜悅沖昏頭,他們開始考慮未來。事實上,泰國的財富雖穩定增加(平均每人每年收入已達一千美元),貧富不均的現象卻很嚴重;有人住高樓華廈,揮金如土;也有人露宿街頭,三餐不繼。

日本和南韓的前例顯示,國家富裕之後,人民仍須兢兢業業,繼續努力。泰國已經注意及此。假如工資不再低廉,泰國究竟要如何發達下去?外來投資者的目標隨時會轉移;越南軍隊撤出後的高棉或尼溫下台後的緬甸,都可能取而代之。

泰國必須懷著戒慎恐懼的心情,奮力向前,才能確保領先的地位。

全球的「朱門恩怨」

透過傳播衛星,整套電視節目連同廣告,可以傳送到千里之外。這樣發展下去,到底對全球文化有何影響?憂心之士的腦海浮現了一幅圖畫:全世界每個角落的人,不約而同端坐在電視機前,目瞪口呆地凝望著一模一樣的美式肥皂劇,或是諸如此類強調感官滿足的節目;結果使文化流於同質而低俗。不過,種種跡象顯示,情況不致如此悲觀。

有些出人意外的交流已經展開了,共黨國家向民主國家購買影片便是其中之一。原先大家擔心可能產生不良影響,目前倒看不出有什麼大不了的地方。

波蘭最近和義大利基督教民主黨控制的一個電視網磋商,打算簽約購進整批「令波蘭民眾滿足」的義大利節目。中國大陸也分別和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及英國國家廣播公司訂約,每週撥出固定時段播放英美節目。

電視節目全球交流

在國際電視節目交流活動中,收視國家的傳統文化價值,難免受到侵犯;少數國家情況特別嚴重。巴布亞新幾內亞的女人,向來當街袒胸露乳,不以為怪,也不認為「露胸」和「性」有何關連。來自澳洲的傳播鉅子在當地所辦的兩家電視台,經常放映有「上空」女郎的鏡頭,這倒無妨,但是影片中流露的西方觀點,是把「露兩點」與「性」扯在一起,這就惹惱了當地居民,因而勞動電檢當局大動剪刀。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在西太平洋幾個小島上,有家神祕兮兮的錄影帶公司,專門供應直接來自美國的節目。雅浦島居民素有遮掩大腿的習俗,然而他們現在沉浸於「我愛露西」影集時,對插播脫毛劑廣告上的大腿畫面,也不得不照單全收。

「朝代」、「朱門恩怨」之類的「超級肥皂劇」,當初製作時即考慮到國際市場。除了內容精心設計,力求吸引國際觀眾之外;也費盡巧思,企圖影響觀眾的消費行為。他們往往在節目中夾帶廣告,儘量不露痕跡。這類節目提供所謂「機會之窗」,容許廠商將商品放入節目充當道具。

無論是瀟灑男角所吸的香煙,或是婀娜女角所穿著的服飾,廠牌商標均清晰可見,絲毫不遜於正式廣告。不過,以這種方式向全球推銷某一特定廠牌的產品,並不見得成功,反而是全球觀眾的消費品味,隨著節目的推廣而趨向統一。

一樣節目,兩種詮釋

美國加州一份調查發現,美國人和中東人觀賞「朱門恩怨」後,對該劇的詮釋竟有天壤之別;第三者簡直無法相信,他們所看的是同一個節目。

外蒙古觀眾沉迷於巴西影集「奴隸女孩伊莎拉」時,很少有人真正瞭解劇中所探討的主題--階級問題。他們愛看這部影集,純粹因為想看看一個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景色和不同的生活。英格蘭西北部的維干人,也是基於相同的理由欣賞,「朝代」這部美國影集。

大多數開發中國家對外來的電視節目心存疑慮,巴布亞新幾內亞是個例子。據說,兩家外資電視公司是以贈送股份給政要為交換條件,才取得營業執照。

澳洲中部的土著,最近掀起了「反白種人電視侵略」高潮。他們一向不喜歡長驅直入他們家庭的白人電視節目。四年前,有幾個土著社區分別成立了「地下電視台」,播放自製的節目,內容涵蓋了傳統競技、土著音樂、民間故事,以及一些實用的資訊。由於他們經營得有聲有色,終於獲得澳洲政府的許可,成立了合法的正式電視台。

今年元月,新頻道正式開播,每晚夜幕低垂之後,電視台便透過人造衛星,接收散布於澳洲內陸的轉播據點傳送過來的地方節目,並且進行交換;只要某一村落的居民自己達成協議,這些節目就可以取代他們目前在電視上所觀賞的一切。

錄影帶仍有生存空閒

傳播衛星其實只是文化輸出管道之一。在熱帶雨林區以及沙漠島嶼上,打個沒完沒了的台灣武俠影集,和歐美各式肥皂劇,早已以錄影帶的型態登陸。傳播衛星的出現,可以說是錦上添花,也會對錄影帶構成威脅。然而,它畢竟只是工具,實質內容更為重要。錄影帶業者如能求新求變,仍然有其生存空間。

核能廢料何處去

英國靠著接收並處理來自各國的核能廢料,每年可以賺進四億英鎊。然而,當初只顧發財,沒有為這批貨品的最後歸宿預做打算,以致如今廢料堆積如山,惱人不已。解決的對策雖有許多,卻是個個耗資龐大,個個充滿爭議。下決定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事態嚴重至此,再也不能逃避。

英國無論下什麼決定,對全球核能發展的方向,多少會有影響。目前各國普遍對核能問題遲疑難決,不管是用過的核燃料、廢棄的核電廠、退役的核子潛艇、或是各種放射性殘渣碎片,都像燙手的山芋般傳來傳去。那個國家一時財迷心竅,在重賞之下出面承擔,核能廢料就屬於它。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如不改變,核能發展永遠陰霾重重。

英國的當務之急

處理中低強度放射性廢料,是英國的當務之急。至於高強度廢料,由於還會不斷發熱,必須先存放五十年之久,俟其完全冷卻後,才可進行長久性處理,因此問題並不迫切。

關於中低強度廢料處理方式,大致有兩派主張。一派認為應放置在容易取得也容易監視的地方;另一派堅持放置在遠離人群的地方,雖然不易監視,但造成傷害的機會也相對降低。

主張將廢料置於方便取得之處的人,有些是「綠色和平組織」的成員。這群重視環保的人認為,如果把廢料放到遙遠的地方,一旦出了差錯,很可能因鞭長莫及而束手無策。車諾比爾事件證明,核能工業有時會出一些很出人意表的紕漏,因此不得不防患於未然。這些厭惡核能發展的人也希望讓世人「看得到」這些廢料,好隨時提醒他們核能的昂貴花費及所帶來的煩惱。

奇妙的是,贊成就地貯藏廢料的人當中,也包括一些支持發展核能的人。他們說,廢料收拾得太隱密,科學家將來研究出處理廢料的好方法時,恐怕回收會有困難;放在易於取得之處才方便回收、改裝、轉運,乃至重新利用。

然而,將廢料放在便於取得之處的做法,潛藏著太多危機。你容易接近它,它自然也容易接近你。輕微的外洩也許不難修復;但若是山崩、爆炸、或人為疏失造成的嚴重外洩,可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附近的空氣和水源多半難逃污染,甚至更嚴重的情況都可能發生。

深埋地底或海底

主張將廢料完全與世隔絕的一派最後終將獲勝,因為時下眾所矚目的焦點只有一個--放射物質是否會外洩。至於隔絕的方法,則以深埋地底或海底最為可行。

如果埋藏得法,則地層可以發揮保護作用;若發生足以導致廢料桶破裂的天然災害,岩林就像一個盾牌,可以阻擋放射線外洩。假如埋在海床底下,保護還會再加一層;因為海水和海床都有吸收放射線的功能。

英國有關當局目前考慮的海底掩埋法有兩種。第一種方法是自岸上開鑿通往外海的海底隧道,利用滑輪式吊車將廢料運往外海海底貯存。贊成者認為,這是個兩全其美的辦法;不但可以收到隔離效果,也頗方便取回廢料。

這種折衷方式其實並不理想,取回廢料未必如想像般方便,昂貴且危險卻是不爭的事實。複雜的軌道網路是整個計畫的核心;但每條軌道都必須鋪設在具有防止輻射外洩的功能的隧道內;這種隧道造價昂貴,而且必須重視維修,否則有崩塌或破裂的危險。

第二種方式是在海底挖掘大坑洞;每個洞直徑五十呎,深入海底岩層半哩。整批廢料倒進去後,隨即將洞口封死。這套辦法似乎比較簡單,而且安全。如果證實可行,核能廢料總算找到了長久棲身之所。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