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美國女性掀起自願離職風

伍淑芳
user

伍淑芳

2004-02-01

瀏覽數 16,500+

美國女性掀起自願離職風
 

本文出自 2004 / 2月號雜誌 第212期遠見雜誌

如果1990年代美國女性投入職場所遇到的問題是「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邁入千禧年,新的趨勢是什麼?

去年10月美國的《財星》(Fortune)雜誌評選出全球最有權力的五十位女性,結果發現大部分上榜者並不想成為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惠普CEO,同時也是《財星》雜誌開始這項調查以來,連續六年蟬連全球最有權力女性第一名)。

過去五年進入《財星》雜誌最有權力女性排行榜的一百零八位中至少有二十位已離職。前百事可樂公司北美區CEO芭恩斯(Brenda Barnes)決定以家庭為重,搬回伊利諾州家中;前富達個人投資總裁麥家紋(Gail McGovern)也轉行到哈佛商學院當行銷學教授。

不只在商界如此,政界亦然。去年4月布希總統的顧問休斯(Karen Hughes)離職,原因就是家人得了思鄉症,想要搬回德州。而美國駐巴基斯坦大使錢伯琳(Wendy Chamberlin),也因這份工作危險,可能讓她永遠見不到兩個小女兒,而決定辭官回家。

《紐約時報》為文指出,目前在美國職場女性中,正有一股「自願離職風」慢慢成型。

根據美國人口普查,過去十年之內,由媽媽在家照顧的孩子人數,成長將近13%。同時,第一次當媽媽的女性休完產假回去上班的比例,由1998年的59%降到2000年的55%。

表面上看起來很多女性似乎是因為要生產或照顧孩子,選擇離開工作。事實是,這種短暫休息的機會,讓女性去思考,傾注全力在職場是否能真正讓她們得到滿足。

還記得不久前,上班族女性流行穿有超級大墊肩的套裝,甚至還打領帶嗎?

過去,成功由男人下定義,只有金錢和權力代表成功。想要有錢有權本身並沒有錯,只是必須付出很高的代價。

當女性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也能夠在商場上與男性平起平坐後,女性開始重新定義成功,她們進一步思考的是,滿足、健康與均衡。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女性開啟工作與生活的對話

這也就是為什麼奇異公司針對內部十三萬五千名員工進行調查,發現女性離職率(8%)比男性(6.5%)為高。而美國一家研究公司Catalyst的調查也發現,在居高位的管理階層女性當中,竟然有26%不想高升。

因為工作壓力太大,耗盡她們太多時間與精力,讓她們無法兼顧其他生命中更重要的事物。當工作和生命中其他重要事物,例如家庭不相容時,許多女性選擇離職。

如果女性比較容易放下工作,那就意味雇主必須花更多努力來留住優秀女性員工。

過去十年當中,在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Deloitte & Touche)採用彈性工時的員工人數增加一倍,同一時期,該公司女性合夥人和領導者的人數也增加四倍。

女人開啟了這場工作與生活的對話,男人遲早也會加入。

女人不必被男人同化,反而可以去同化男人,如果女人可以放下工作,男人也可以。在美國,已婚男性在家全職帶小孩的人數已經增加18%;而在致遠會計師事務所(Ernst & Young),去年請育嬰假的員工中,男性占46%。女性主義者經過四十年的努力爭取,想要打造一個女人和男人完全平等的世界。情況確實有改善,但是變化的幅度不如她們預期的大,甚至目前看來還有些停滯不前。

到目前為止美國還沒有女性的總統,四百三十五位眾議員中只有六十二位女性,一百位參議員中只有十四位女性,《財星》雜誌前五百大企業中只有八家公司的CEO是女性。

對於這樣的結果女性主義者或許很失望,但是,女性正在領導一股新的潮流,讓男性也開始重新思考工作與生活的意義。

她們以自己的方式,影響著全世界。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