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塑的e化管理,就像是好萊塢電影「全民公敵」裡無所不在的監控系統,密密實實地包圍男主角威爾史密斯。
而在現實世界裡的台塑集團,五十一家關係企業,三十六家海外投資企業與七萬多位員工,每一筆交易、採購與生產流程都在資訊系統巨細靡遺的監控下,發揮最大效率。「台塑集團光是自己寫的程式,就超過六萬個,」掌管集團資訊工程的台塑總管理處總經理室主任侯水文說。
在2003年資策會資訊市場情報中心(MIC)所進行的「石化產業智慧資本現況研究」中,台塑以突出的資訊科技運用與生產力品質兩項滿分,被評為智慧資本標竿企業。
一般都是高科技產業在談論知識經濟,但是傳統的石化業也可運用最先進的電腦管理科技,使得煉油製程穩定、安全與高效率,並且將生產、儲存、定價與銷售連結在一起。
台塑集團善用資訊系統,將管理合理化,嚴格控管成本。王永慶的成本控管績效,連以管理著稱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相當折服,還派員來學習台塑的管理訣竅。
e化、自動化提升效率
石化產業是一個相當成熟的產業,同業競爭的是生產效率與決策品質。
石化業的原物料價格與全球市場連動,所以業者採購原油必須依據最新的國際價格、自身儲量與市場需求,做最即時的反應,「一切得先從掌握資訊做起,建立一個具有即時整合效率的資訊平台是當務之急,」台塑石化副總經理蘇啟邑強調。
面對國際石化大廠(如BASF)相繼進入大陸設廠的威脅,加上中東國家挾低廉原油成本,大幅提升輕油裂解能力的衝擊,台塑要以e化與垂直整合能力應戰。
由三十七座工廠組成的台塑麥寮六輕,高度的自動化、電腦化管理讓中油石化事業部執行長曹明印象深刻,「台塑是以IT(資訊科技)系統來輔助採購、生產與業務的決策。」
未來,石化業除了比生產效率,也要比運籌能力。運籌能力的關鍵在於利用資訊系統,快速蒐集資訊與決策。曹明分析,台塑打通了採購、生產、儲存、銷售與配送的流程,對抗景氣波動的能力很強,「可以玩運籌,低價買進、高價賣出。」
台塑麥寮園區的垂直整合能力很強,在廠區內可以完成所有的煉油流程,並透過五百二十二公里長的輸油管線與三千兩百公里共用管線,將油品輸送到各個工廠。
走進占地兩千六百多公頃(相當於8%的台北市面積)的麥寮園區,彷彿走進無人工廠,台塑麥寮只用近九千位員工,卻產生新台幣6000多億元的產值,直逼九萬多員工的竹科。「麥寮六輕要用電腦化,否則沒法管理,」台塑麥寮/新港駐廠副理蕭文欽指出。
高度自動化與資訊管理,是台塑集團用最少人、創造最大產值的不變道理。有一次大陸石化同業到麥寮六輕參觀後,直呼其為「神乎其技的管理效率」。同樣的生產規模,在大陸需要十多萬人才能達成。
在麥寮園區,大到油輪卸油,小到每週菜單設計,都已導入資訊系統。台塑麥寮管理部經理吳欣哲指著每週菜單解釋,南北長八公里的六輕,光是從最遠的麥寮港到生活區就十公里遠,為了解決用餐問題,採用資訊系統統計員工用餐狀況,八千多位員工上班前刷卡確認用餐,管理處再透過八條送餐路線、一百六十八個配送點,將熱騰騰的午、晚餐送到各工廠。
麥寮港的一年吞吐量等於基隆港加上台中港,偌大的碼頭見不到一般港口的車水馬龍,只見到少數穿著橘色工作服的人員,操作大型機台。
麥寮六輕投入自動化設備,大幅提升了廠區運作效率。運煤船一靠岸後,立即透過台塑的五座自動化卸煤機與運輸系統,只要兩天半就可以把煤卸完,而且碼頭乾淨到沒有一點煤渣,從卸煤、儲煤到進發電廠與煤渣處理,全都在密閉式自動運輸系統中完成。
「高雄港光是六萬噸運煤船就要花七天到十天才能卸完;但是,麥寮港只要兩天半就可以把十五萬噸的煤卸完,」台塑麥寮管理部高級專員蔡昭明強調。
品質數位神經系統加持
為提升煉油品質,台塑建置了品質數位神經系統,將煉油的製程、品管與儲存連線,並與台北總部資訊同步化。
在麥寮煉油部的控制中心,宛如進入國防部的戰管中心,不到十位的工程師緊盯顯示器上的燈號,監控著年產值6000多億元的六輕廠區運作。
台塑石化麥寮廠煉油部品管組組長林瑞雄解釋,品質數位神經系統整合了麥寮六輕的現場資訊,即時提供給台北總部的採購與業務人員。總部人員可以立刻看到麥寮的油槽存量,油品檢驗結果與現場操作是否合乎規定。「台北總部要買賣油品,都是參考這套系統,」林瑞雄強調。
運用品質數位神經系統,可以杜絕油品參配流程的錯誤。台塑石化煉油事業部檢驗處處長黃穎誠解釋,經常發生的油罐車漏油糾紛,「台塑透過系統的資料,連油滴在地上,都可以檢驗出石油的生產批號等DNA。」
現場操作人員也有即時資訊可供參考。黃穎誠舉例,當工人加油時,油槽存量卻下降,這就代表管線漏油,系統會自動發出警告,以避免工安事件發生。
這套品質數位神經系統更結合了無線通訊,主管不論在辦公室或家裡,一旦連上網路,就能隨時掌握所有營運資訊。「甚至當生產線發生異常狀況,電腦系統還會主動地發簡訊到相關主管的手機,」黃穎誠說。
GPS靈活調度車隊
為了與中油對決,台塑不惜耗時三年投下3000多萬元,建置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應戰。
台塑油罐車隊是台灣第一個全面e化的車隊,近五百輛油罐車每天二十四小時運油到全省六百多個加油站。
GPS管理車隊的調度,每年幫台塑油罐車隊節省六成的管理成本。
GPS系統提供台北總部與五個調度中心最即時的車輛速度、引擎轉速、位置與司機的資料。台塑汽車貨運經理室高級專員劉儀松表示,司機只要停車超過三分鐘,系統會自動警告調度中心,並詢問司機為何要停留。
油品運送的準時性相當重要,GPS系統也提供油罐車調度的靈活性。加油站透過電腦系統,可以查詢訂單配送狀況,油品是否已灌裝,由哪位司機駕駛,現在所在位置,何時可以送達等資訊。
劉儀松舉例,客戶原先要求下午兩點要把油送達,但是當天突然發油量暴增,客戶臨時要求提前運油,台塑就能透過GPS系統,找出最近的油罐車即時供油。
面對油品的戰國時期,台塑選擇以e化降低營運成本,並將客戶納入供應鏈管理系統。「台塑除了控制自己的成本與品質,也協助客戶降低成本與控制品質,」台塑集團副董事長王永在強調。
台塑要以資訊系統打造下一個五十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