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溫世仁:跨越五道門檻第一人

高希均
user

高希均

2004-01-01

瀏覽數 21,600+

溫世仁:跨越五道門檻第一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4 / 1月號雜誌 第211期遠見雜誌

(一)難以填補的空白

人世間最大的不公平是好人英年早逝。

溫世仁先生的去世,帶給華人世界極大的損失與震撼。這樣有分寸的台灣人,這樣講誠信的中國人,這樣靠自己的科技人,這樣慷慨的企業人,這樣一個全方位有成就的人,還能在哪裡找到?

在中生代中,溫世仁是一位令人讚賞的企業領袖。他不獨善其身,而要兼善天下;他不只在一個領域中獨領風騷,而是全方位的在推展他的理念。

最可惜的是,當他的影響已被海內外所重視,當他的人生理想正走向日正當中時,遽然謝幕,留下的是海峽兩岸難以填補的空白。

(二)動人的見證

為什麼很多「名人」的去世,很少引起追思,而世仁的去世,引起了社會普遍的尊敬與懷念?論家世,出身於台灣中部的一個水電工人的家庭;論學識,沒出過國,沒留過學,沒得過博士學位;論財富,比他有錢的科技新貴多的是;論地位,他沒有擔任過公職,沒有結交過權貴;穿著普通的西裝(不歡喜打領帶),出門常不坐公司的轎車,飲食更是簡單;他就像任何一個上班族。

這或許正是台灣五十多年來經濟成長、教育普及、社會多元中一個動人的見證:憑自己的用功,十八歲考進台大電機系;靠自己的打拚,二十五歲擔任金寶公司總經理;靠自己的膽識,二十六歲就已經去過四十三個國家推銷產品;靠自己的本領,三十二歲進入英業達。

不幸的是,過於奔波操勞,五十五年精采的一生就沒有再能發出光芒。他留下多少財富不重要,重要的是留下了大家對他的尊敬。

他在台灣與大陸出版過二十餘本書,多本也譯成英文、日文及韓文。這麼多豐富的著述,是他遺留給人間最大的財富。他對我說過:「在(台北)市區買一幢豪宅,不如去(大陸)山區建百間教室!」「家中藏財寶,不如家中有藏書。」

(三)五道門檻

從第一次相識開始,世仁就一直以「老師」相稱;愧不敢當。十餘年來與世仁相交,終於領悟到他之所以受人尊敬的根本原因:就是他跨越了五道大門檻。

在他豐富的生命歷程中,世仁以自己的言行及著述——

(1)跨越了科技門檻,進入了人文領域,擁有了人文心。

(2)跨越了本土門檻,走上了世界舞台,擁有了世界觀。

(3)跨越了兩岸門檻,走進了中國大陸,擁有了中華情。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4)跨越了財富門檻,展開了大量捐贈,擁有了奉獻熱。

(5)跨越了「意識型態」門檻,變成了「新台灣人」。

世仁是少數的科技人,兼有濃厚的人文氣質。每次回台北,就來我們的「人文空間」(松江路九十三巷)聚晤,他喜歡那裡的樸實氣氛。送他出巷口,手中拿著一袋書,一輛計程車又把他載向下一站。

近年來當他自己變成了作者,又創設了「明日工作室」,就更能體會到做「文化人」的辛苦與堅持人文精神的不易。

世仁一出台大校門,就開始以世界為舞台,推銷他公司的產品。世界觀、世界村、世界村民,早與他的實際工作相結合,也與他的做人理念相結合;坐井觀天的局限,夜郎自大的封閉,早被他在年輕時代就已識破與打破。

近年來,他一直默默地要以「中華情」來解「中國結」。中華情包括對中華歷史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嚮往,對兩岸和平的追求,以及對兩岸雙贏的鼓吹。

從世仁的言行舉止、穿著、消費,從來看不出他是科技「新貴」,只有偶然聽到他默默地捐獻出幾百萬或幾千萬台幣時,才會驚覺到他的財富,及他的慷慨。

當他超越了「財富」這道門檻,他就有更多時間給自己讀書與寫書,更多的心力幫助大陸的窮鄉與窮孩子,更多的創意放在知識的傳播。他相信只有靠知識這帖藥才能解決中國的貧窮。

(四)新台灣人典範

在今天台灣「政治正確」的陰影籠罩下,敢投資大陸、又公開地奔波於兩岸,肯定大陸經濟前景,倡議經濟整合的,是少之又少。世仁以土生土長「台灣人」的先天優勢,以及在高科技產業中展現的成就,使他無所顧忌地發揮了性格中的獨立創新,勇敢嘗試,慷慨奉獻;尤其他對人的熱情與敦厚,對事的分析與見解,凡是與他接觸過的人都會被他的「真」——真心、真誠、率真所感動。

世仁勇敢地跨越了「意識型態」的門檻,變成了一個敢對兩岸負責人說真話,並且敢往來於兩岸的「新台灣人」。

遠在1994年10月的《遠見》,我發表了一篇「新台灣人:改寫台灣生命力的新劇本」。新台灣人的「新」是在於他的新觀念、新態度、新作法、以及新視野。

七年前對理想中「新」台灣人的描述,世仁不就是最貼切的典範嗎?

(五)最後一次演講

在知識經濟年代,企業領袖與專家學者都在尋找利潤可以更高的「新商業模式」,世仁默默地以生命為代價,構建了一個跨越五道門檻的「新台灣人模式」。

2003年11月上旬「華人企業領袖高峰會」在上海召開。他發表了一篇解決中國農民問題的重要演講。在熱烈的掌聲中,他走下台。

萬萬沒有想到,風采猶在,世仁已走下了人生舞台。這是我最後一次聽到他那熟悉而堅定的聲音,看到他那樂觀而親切的微笑。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