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蛻變中的彰化—翻轉交通 改變你對彰化日常的想像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2-06-01

瀏覽數 70,050+

圖/未來的彰化車站高架化後,不僅縫合前後站之生活空間,更將結合捷運、客運等路網,並且活化扇形車庫之觀光效益,開啟新都市樣貌。
圖/未來的彰化車站高架化後,不僅縫合前後站之生活空間,更將結合捷運、客運等路網,並且活化扇形車庫之觀光效益,開啟新都市樣貌。

火車自半空緩緩駛入高架月台,乘客穿越寬敞的廊道出站,順暢的動線連結至鐵道文化園區等熱門景點。你可選擇搭上捷運來個鹿港古鎮小旅行,或轉乘客運遠離塵囂感受鄉間悠閒,也可以順著人本城區平坦的人行步道穿梭於廟宇、古蹟之間,品嘗道地美食,接著前往八卦山,從全台最長的天空步道飽覽市區美景。彰化美好生活,從改變交通開始。

彰化縣政府以彰化市古城區為示範區,順平步道打造人本城區「彰鐵文化路廊」、「綠色休閒廊道」及「樂活通學步道」,串聯市區美食、古蹟、人文等景點,獲得全國「特優」肯定。
彰化縣政府以彰化市古城區為示範區,順平步道打造人本城區「彰鐵文化路廊」、「綠色休閒廊道」及「樂活通學步道」,串聯市區美食、古蹟、人文等景點,獲得全國「特優」肯定。

鐵路樞紐城市的美麗與哀愁

作為六都以外唯一人口破百萬的縣市,彰化擁有眾多上市櫃公司,以及千萬收入農家,更多的是撐起台灣競爭力的殷實縣民。而彰化人最引頸期盼的,莫過於更順暢便捷的交通,以及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連鎖百貨等商業設施。面臨投資浪潮來襲及居住需求增加,越發凸顯硬體建設的迫切性。

彰化早期因產業快速發展鐵路運網興建的早,時光荏苒,地面鐵路早已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卻也成為城市發展的侷限。

彰化早期因產業快速發展鐵路運網興建的早,時光荏苒,地面鐵路早已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分,卻也成為城市發展的侷限。

彰化縣東邊有八卦山脈,中間臺鐵貫穿,西邊有高速公路,因此橫向有許多瓶頸路段,涵洞、平交道、地下道特別多,且地區道路狹小,交通動線亟需整合。

此外,臺鐵彰化站位於山海線鐵路交會,是中台灣鐵路運輸樞紐,鐵道劃分的兩邊,卻有著發展落差,缺乏後站出口,加上周邊客運站點分散,遊客出了火車站常不知道如何轉乘客運,就連近在咫尺的熱門打卡景點-扇型車庫,也得費一番功夫才能抵達。因此鐵路高架化十分重要,不僅可以整合串連前後站的空間,打通前後站的隔閡、騰空路權,更可以強化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土地利用。

在縣民的殷殷期盼下,今(111)年4月20日中友百貨BOT案正式簽約,彰化第一家大型百貨公司即將落腳在彰化市第二停車場;光復郵局改建也將入駐國賓影城,預計明年開幕,為彰化注入新血;另大型美式賣場好市多也積極覓地,希望插旗彰化,皆是看好彰化的發展潛力。

彰化人期待已久的大型百貨終於要來了!不僅滿足縣民的消費需求,更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發展。

彰化人期待已久的大型百貨終於要來了!不僅滿足縣民的消費需求,更將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帶動地方發展。

軌道運輸與都市更新相輔相成  塑造宜居城市

有鑑於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血脈,縣長王惠美上任之後,致力優化交通以縫合縣民的生活空間,配合都市計畫更新及空間活化,補足生活機能,讓彰化改頭換面,營造更宜居繁榮的生活圈。

工務處長林漢斌表示,目前快速路網建設已陸續完成,未來重點將朝向發展先進的軌道系統,並結合智慧交通,以落實智慧城市的願景。透過彰化市鐵路高架化及周邊開發、臺中捷運綠線延伸彰化、彰北捷運路線規劃、彰化高鐵特區田中支線等,提供居民安全、快捷的通勤選擇。

臺鐵彰化站旁的扇形車庫,是台灣僅存的鐵道活古蹟,緊鄰全臺目前保存最完整的鐵路宿舍群。縣府規劃全長九點多公里的鐵路高架化,於今(111)年1月3日獲行政院核定通過,預計增設金馬、中央兩站。屆時彰化站將結合十多公頃的扇形車庫、舊宿舍區進行場站活化,並保留周邊舊城區的文化特色,帶給訪客新舊融合的風貌。

扇形車庫為臺灣鐵道文化保存完善的珍寶,為了活化周邊觀光效益,縣府規劃成立鐵道文化園區,讓扇形車庫以動態方式保存,重新融入現代人的生活中。

扇形車庫為臺灣鐵道文化保存完善的珍寶,為了活化周邊觀光效益,縣府規劃成立鐵道文化園區,讓扇形車庫以動態方式保存,重新融入現代人的生活中。

未來彰化車站將朝臺鐵、捷運、客運共構的模式,引進觀光飯店、連鎖商場,提供商務旅客留宿的場所;高架下方則建置自行車道,發展綠色休閒運輸。

為活絡都市更新,縣府也啟動彰化市機28土地變更、擴大彰化市都市計畫及推動高速公路彰化交流道土地活化,依據人口結構及土地使用現況,因地制宜地重整住宅區、產業專用區、商業區與行政區,改變區域發展定位,並帶動市容改造,除了能將彰化市土地縫合,更能承接蛋黃區的外溢需求。

此外,臺中捷運綠線延伸彰化東區,已進入前瞻計畫審查,終點站金馬站將成為進入彰化的門戶及轉運樞紐,並透過市區捷運進入人口集中的彰化市、鹿港鎮及和美鎮,滿足彰濱工業區及打鐵厝產業園區的發展需求,還能促進彰化、臺中兩都會區的資源共享。

臺中捷運綠線延伸彰化案,延伸至金馬站後,透過共構站體銜接鹿港捷運路廊,滿足北彰化日常通勤需求,並可服務鹿港每年千萬觀光客。

臺中捷運綠線延伸彰化案,延伸至金馬站後,透過共構站體銜接鹿港捷運路廊,滿足北彰化日常通勤需求,並可服務鹿港每年千萬觀光客。

南彰捷運線的發展則著重在中科園區,採漸進式的軌道規劃。在捷運動工之前,針對通勤人口需求,縣府率先開闢二林到彰化的19路公車,並規劃20路電動快捷公車路線,由中科園區進入員林,大幅縮短通勤所需時間。

縣長王惠美強調,在軌道建設中融入場站規劃及都市計畫開發,可帶動地方商業發展,近期也將成立交通處,以整合推動交通建設計畫。

智能大眾運輸系統打造30分鐘生活圈

為照顧偏遠村落民眾需求,縣府規劃建置七大轉運站,並以中型巴士發散式轉乘,連結八大生活圈的路網。其中田中站及員林站已建置完成,鹿港轉運站進入招階段,除了將整合目前零散的路線,也提供優質的候車環境,集結旅館、停車場、商場、影城等商業設施,成為具休閒機能的地方新地標。

今年「幸福候車亭」將達百座以上,以智慧化站牌配合即時動態APP及無障礙公車,大大提升公共運輸便利性。

「幸福候車亭」可即時顯示乘車資訊,讓民眾免去等候公車的煩惱,讓通勤成為一種享受。

「幸福候車亭」可即時顯示乘車資訊,讓民眾免去等候公車的煩惱,讓通勤成為一種享受。

彰化縣交通白皮書已規劃到2040年,王惠美期待透過整合路網帶動都市發展,納入土地開發計畫,提升彰化的經濟動能及生活機能。彰化30分鐘生活圈不是夢,未來藍圖都已在縣府的規劃之中,等待著水到渠成。

(彰化縣政府 廣告)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