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Netflix砍得了非同住分享用戶?要訂戶多掏錢比想得還難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2-04-23

瀏覽數 23,550+

圖/Unsplash by Tamas Pap
圖/Unsplash by Tamas Pap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上一季財報Netflix就示警,認為2022年Q1訂戶數將是史上新低,讓Netflix股價幾近腰斬。現在據Q1財報,影音串流訂閱龍頭Netflix首次面對訂閱用戶下降的壓力。

Netflix認為有多重因素導致訂閱用戶數量下降,但執行長瑞德.哈斯廷斯表示有兩種方法挽救:一是將四人一組的「聯合訂閱者」抓來付費;另一方面是加入廣告訂閱模式,只要使用者願意看廣告,就能用較低價格訂閱 Netflix。

家庭訂閱方案是最實際且可執行的模式

以往Netflix是刻意放任帳號分享,因認為這樣對訂閱有利,即使與他人分享,最終也會因喜歡Netflix訂閱。但當初說這句話時,競爭者還沒有現在多且明顯,現在競爭者都比Netflix便宜,還有強大IP加持,共享機制並沒有為Netflix帶來持續成長的用戶數,反而還養出1億名專業分享戶──據Netflix數據顯示,2.2億訂戶以外,還有1億人並非住在一起,而是單純共享帳號。

當然Netflix想解決這問題,畢竟並非營利公司樂見,加上許多人也在用VPN連到其他國家付較便宜的訂閱費、或看Netflix不同區域的內容。有些地區訂閱費用較便宜,是因當地收入或市場競爭問題,為了吸引用戶的定價策略,但造成許多人利用VPN訂閱或付費,但技術很難全面性解決,畢竟Netflix主要賣服務而非像蘋果是賣硬體,沒辦法適用全球統一定價,只能用價格加上內容與其他平台競爭。

改變原始訂閱習慣,可能造成新衝擊

但許多人已習慣共同訂閱分享模式,台灣多年來訂閱價格最高都保持390元沒動,不過美國這幾年調漲過。這些多年習慣分享的用戶,現在要他們改變習慣,恐怕會讓Netlflix再激烈掉一波用戶──現在Netflix的底氣與本錢不像之前那麼足。

較合理的做法,應該是像Spotify或Apple Music,調整成「家庭訂閱費用」,與原本帳號區隔,往後如果家庭訂閱,才能同時四台收看,原本帳號就調整成兩人同時觀看──如果強硬調整成一台裝置觀看,應該會引發大規模退訂潮。

觀察其他串流服務,Disney+允許四台同時收看、HBO Max與Amazon Prime Video同時三台收看。這些服務應都是仿效Netflix最早做法,但競爭對手應該也能看到「數台同時觀看」會損傷利益甚鉅。其他競爭對手也會觀察Netflix之後方案如何調整,才能不損傷基礎利益的情況下完成方案「轉型」。

shutterstock

shutterstock

Netflix將進入轉型廣告訂閱「陣痛期」

相較其他串流,Netflix的致命傷是沒有實際廣告方案,廣告方案需要業務或與當地SaaS廣告平台合作,甚至自己建立SaaS。其他競爭對手如「華納探索」、亞馬遜、迪士尼等都有廣告團隊、廣告業務駕輕就熟。相比對手來說,Netflix要推出廣告訂閱,轉型成本會相當龐大。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對精英員工制的Netflix來說,轉型加入廣告訂閱模式,等於要付更多人力成本。同時現有影片內容投資也不能停下腳步,不然能看的影片變少,使用者還可能直接退訂。但以Netflix「現在」市占率而言,轉型加入廣告訂閱的優勢還算明顯。現在對手廣告訂閱模式還未成氣候,加入廣告模式還不算晚。

串流影音是訂閱與退訂閱的拉鋸戰

根據調查,訂閱用戶每六個月就會下降50%,換句話說,訂閱用戶的流動性本來就很大。疫情初期拿到甜頭的影音串流,現在只像投資股票,真正價值在後疫情時代得重新調整。對Netflix來說,預估第二季訂閱人數持續下滑很痛苦,幸好以現在人數看,Netflix至少還有二~三年轉型。

但不管漲價或調整觀看人數,疫情逐漸解封後,不管方案如何調整,只要想漲價或多收錢,就會讓許多用戶重新考慮「我是否該繼續訂閱」。影音串流蜜月期已過,解封後這類影音服務將可能迎接旅遊黑暗期──人們將有一段時間沉迷外出旅遊,而非宅在家看影片。

而Netflix用戶數減少,只是影音串流服務的第一道警鐘。

本文轉載自2022.04.22「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