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職業訓練到永續就業之路

辛炳隆
user

辛炳隆

2003-10-01

瀏覽數 16,900+

職業訓練到永續就業之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3 / 10月號雜誌 第208期遠見雜誌

人力資源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原動力,提升職業能力,更是確保勞工工作機會的最佳方法,政府相關單位近幾年來除持續增加職業訓練的投資之外,對於提高職訓意願與效益一直不遺餘力。

根據研究結果發現,造成國內企業與勞工職訓意願低落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未能體認職業訓練的重要性。對此政府可採取較積極的措施,強制介入要求企業辦理員工訓練,以及要求勞工參加職業訓練,作法包括落實職業訓練法中有關職訓金之規定,以及將參加職業訓練列入領取失業給付與其他各種社會救助的必要條件。

時間限制與資訊不足是造成職訓意願低落的兩個重要因素。為能克服前一項限制,政府相關部門應積極建構數位教學環境,利用先進的通訊科技使勞工可以在上班或者是尋找工作之餘,透過網路學習訓練課程。

另外,為了消除失業勞工礙於經濟壓力而無法專心接受訓練,政府可考量放寬現行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的申請資格與期限。至於資訊不足的問題,政府應強化既有企訓網的功能,讓雇主團體積極扮演協助企業辦理職業訓練的角色。

當政府積極提高職訓意願的同時,更應重視職業訓練的效益,以避免更多的浪費。在對在職者的訓練方面,由政府自行辦理或補助辦理的訓練,確實有助於提高工作績效與就業穩定,對職務升遷亦有助益,但無助於加大薪資增幅。

職訓民營化,需配套措施

利用專班委訓或訓練券方式,儘量將公共職訓委由民間機構辦理,已成為我國近年來職業體系改革的重點之一。雖然這項改革符合公共服務民營化的時代趨勢,但無適當配套措施,包括職訓市場機制的建立、提供參訓者訓練諮商、對民間職訓機構的績效評鑑等,公共職訓的民營化未必有助於提升訓練成效。因此,在推動民營化的同時,政府相關單位應致力於健全民間職訓市場的發展,以市場競爭機制確保所引進民間職訓資源之品質。

除了引進民間職訓資源之外,也需要調整決策組織,包括政府部門跨部會的整合,決策分權化、提高勞資雙方對職訓政策的參與。反觀台灣在這些方面的改革幅度較小,雖然目前在行政院下設有永續促進就業小組可以就職業訓練整合相關部會的資源,唯其實際成效仍有待評估。此外,緊密結合教育體系與職訓體系幾乎已成世界各國共同趨勢,而我國這兩個部門的整合程度卻很低。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在分權化方面,儘管職訓局已計畫將各公職中心轉型為區域運籌中心,其決策模式仍未跳脫中央集權式的框架。如果政府決策單位已體認到整合在地資源對公共職訓的重要性,不妨未來在各區域運籌中心設置職業訓練規劃委員會,由當地勞政主管、企業界與勞工團體代表共同組成,負責規劃、監督運籌中心的運作。

在勞資參與方面,雖然政府已將許多訓練委由雇主團體與勞工團體辦理,但此種參與僅限於執行層面,對於決策層面的參與則明顯不足。因此,除了上述區域性的職業訓練規劃委員會之外,政府可考慮聘請勞資雙方代表擔任行政院永續促進就業小組的委員。

此外,目前各縣市就業策進委員會也是提供勞、資、政三方可以就職業訓練對話的平台,故政府應強化這些委員會的功能。(作者為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