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你過得幸福嗎?日前,聯合國發佈《2022年全球幸福指數排行榜》,北歐國家芬蘭已蟬聯5年的冠軍,成為最幸福的國家。芬蘭又是如何辦到的呢?
在「國際幸福日」(3/20)前夕,聯合國發佈《2022年全球幸福報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調查全球146個國家,並根據人均GDP、社會支持、健康平均壽命、個人自由程度、慷慨程度、貪腐程度等指標衡量各國幸福程度。
北歐國家芬蘭已連續5年榮登「全球最幸福國家」的榜首,丹麥、冰島、瑞士、荷蘭分列第2名到第5名。台灣則排名第26名,位居東亞榜首,超越新加坡、南韓等國。
而阿富汗被列為世界上最不快樂的國家,排名第146名,「這清楚地提醒人們戰爭對許多受害者造成的物質和非物質損害,」編輯德內夫(Jan-Emmanuel De Neve )在新聞稿中寫道。
良好醫療和教育系統、友善生育政策等,影響國民幸福感
「出生在芬蘭,就像是中了大獎,」這是流傳在芬蘭當地的俗諺。為什麼一年有大半時間生活在寒冷冬天的芬蘭,卻是世上最幸福的國家?
根據財經媒體《CNBC》報導指出,友善的生育、托嬰政策是重要原因之一。在芬蘭的新手媽媽,都會收到一份超過60件嬰兒用品的育兒百寶箱,從溫度計、奶瓶、毯子、睡袋,再到嬰兒的衣服,各種尺寸應有盡有。而且,新手爸媽可以得到10個月的育嬰假福利。
除此之外,芬蘭良好的醫療保健系統、教育制度和智慧城市規劃上,也是影響人民幸福感的關鍵。完善的教育系統,不僅為年輕人帶來更多機會,全民醫療保健系統也讓芬蘭人擁有高水準的醫療照顧、高品質的生活,並善用綠色空間來減輕壓力和促進身體活動。
在芬蘭就有超過九成的受訪者認為,生活是達到平衡的狀態。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芬蘭之外,鄰國的北歐國家丹麥、挪威、瑞典在預期壽命、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困難時期的社會支持、社會信任度等指標上也都表現非常優異。
而且,北歐國家在個人和機構的信任表現水準很高,這也讓當地政府可以更好地因應新冠疫情。根據《CNBC》報導指出,在 2020年至2021年間,北歐國家每10萬人中有27人因感染新冠肺炎而死亡,西歐和其他國家則是80人。
疫情之下,全球的善意正大幅成長
今年(2022)也是聯合國正式對外發布的「第10份年度全球幸福報告」,其中不僅比較了人們在疫情前後的表現與正負向情緒,也進一步展望未來福祉科學會如何發展。
全球壟罩在新冠疫情下已邁入第三年,人們不管是在擔憂生命受到威脅,或是收入不穩定、求職困難等對未來不確定的擔憂、壓力都有明顯地下降。和2020年的擔憂和壓力上升8%相比,2021年則下降到上升4%。
「我認為有部分的原因是,隨著疫情邁入新的一年,人們也逐漸適應疫後新常態,」該報告的編輯之一、溫哥華經濟學院名譽教授赫利韋爾(John Helliwell)解釋。
這份報告中也發現了意想不到的事——全球的善意、善舉正在大幅成長,而且成長幅度遠超過疫情前,光是在2021年,全球平均值就成長了大約25%。
「令人驚訝的是,根據蓋洛普世界民意調查中,也發現向慈善機構捐款、幫助陌生人,以及參與志願服務的三種善意形式,都在大幅成長,」赫利韋爾告訴CNN。
赫利韋爾也補充說明,在2021年對陌生人的幫助,不管是在疫情之前或是2020年,在世界各地都正在大幅增加,他也期待世人可以繼續心懷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