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專心聽小孩說話,是忙碌父母重要的事!

丁菱娟
user

丁菱娟

2022-03-23

瀏覽數 600+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除夕前一天我與一位在工作上非常忙碌的朋友,約了喝咖啡談事情,那天她帶了五歲小孩一起跟我碰面,她說平常很忙碌,沒有太多時間陪伴女兒,尤其年前忙得天昏地暗,好不容易有個空檔,希望我不要介意帶著女兒一起來。

我很了解職業婦女蠟燭兩頭燒的情況,我自己也曾經歷過,跟她說一點都不會在意。 

我們在一家庭園咖啡廳坐下那天對我和朋友而言是相對的輕鬆,忙了一整年終於可以好好說說話,但是對一位五歲小女孩而言要她乖乖地坐在旁邊聽大人說話其實是一件非常折磨的事情,窩心的服務生拿了一張畫紙以及蠟筆交給小女孩,好讓我們兩位大人可以聊天 

在談話的過程當中小女孩偶爾想跟媽媽撒嬌,問著媽媽她畫得如何有時也想跟媽媽講悄悄話朋友總是用眼神跟我抱歉並中斷談話,然後專注耐性的回應女兒直到女兒心滿意足之後我們才繼續談話。

這些小小的動作看在我眼裡,非常觸動我的心,因為這正是我年輕時候沒做到的事而現在覺得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專注聽小孩說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讓他們感到安心,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unsplash

專注聽小孩說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可以讓他們感到安心,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自unsplash

回想我年輕的時候,同樣事業忙碌,因此也經常帶著女兒在週末的時候,跟比較熟悉的廠商或朋友開會、談事情。

由於當時專注在工作上,當女兒百般無聊地打斷我說話時,我都會嚴肅的告訴她,不要打斷媽的談話,媽媽在談重要的事,這樣是沒禮貌的」,因此她只好很無奈的趴在桌子上,拿著筆亂塗鴉,要不然就是發呆,等著我開會完畢

有時候一等就是好幾個小時,當朋友誇她好乖的時候我還非常得意以為這樣的教育方式是對的。 

從那時候起,女兒的心也漸漸離開我了 

後來女兒長大後跟我說小時候我都不太關心她,不聽她說話,她覺得很孤單很受傷。我非常訝異她有這樣的感受,再仔細問下去才知道,像我經常在她說話時一邊打電腦,眼神沒跟她交集,有好幾次她會把我的下巴轉過去說,「媽媽,看著我好嗎?」

而我總是把她的手撥開,告訴她我在忙,用耳朵聽就可以了,然後她不想說了,我卻摸摸她的頭說,「好乖,不要吵媽媽」,後來她很少再「吵」我,從那時候她的心也漸漸離開我了。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我明白後感到深深的後悔與懊惱,我終於了解她的沮喪,這些小小的舉動和忽略,一幕幕都在她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與失落。

只有五、六歲的女兒得不到身旁母親在乎的回應,竟也留下不可磨滅的憂傷如果當時我可以花短短的幾分鐘聽聽她說話,都可以讓她感受到我的關懷與在乎,但我卻這麼無知的忽略了 

眼前朋友對她女兒的這一幕深深觸動了我,我朋友直跟我說抱歉但是我覺得她做得太好了,看著她女兒滿足的笑容,彷彿也彌補了我對女兒的忽視。

她安心的在媽媽的陪伴下畫圖, 得到媽媽微笑又有耐心的回應,我知道她當時是滿足的。 

專注聽小孩說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朋友給我上了一課,專注聽小孩說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讓小孩覺得父母無論多忙,還是在乎的是關心的,這些舉動讓他們安心,這樣的子女在成長過程比較不會有遺憾。

心理學上說,經常被忽視的小孩會沒有安全感,有的小孩會做出異於常態的行為,只是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倘若再受到父母的處罰,人格便會變得壓抑或多變認為父母不喜歡我的印象會深刻烙印 

女兒長大後,那一次深刻的溝通之後,我向她道歉,請她原諒無知的我,還好我與女兒的信任和親密感仍在,讓我有機會可以學習並改進,願天下的父母能夠好好把握與幼年子女的對話,尤其在還來得及之時。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影響力學院創辦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