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烏龜從來不想自己第幾名

刁明芳 成章瑜
user

刁明芳 成章瑜

2003-09-01

瀏覽數 17,000+

烏龜從來不想自己第幾名
 

本文出自 2003 / 9月號雜誌 第207期遠見雜誌

Q有媒體說你要做全世界前十大IT(資訊科技)公司?

A:我沒這樣講過,是媒體標題太聳動了。我們只要做自己的事,找到自己的路、自己成長的模式。

Q:廣達現在也被業界稱為「一哥」,你如何訂定廣達成長的目標?

A:我們不跟別人比較。我從小到大都沒有一哥、二哥的觀念,烏龜從來不會想自己第幾名。現在排名是競爭對手編的,不要把商場故事變得這麼通俗化,太通俗了。(笑)

Q:我想問的是,一路走來,你認為廣達在管理經營上最核心的競爭優勢在哪裡?

A:十五年前剛創業時,我們就認為這是個大趨勢,筆記型電腦(NB)將會賣得比PC多。結果你看今年5月美國市場已經做到了,而且銷售持續成長。

看看我們的工廠,不只是製造,供應鏈也是做得最好,這就是廣達的競爭優勢。我們的執行力最徹底,我們的執行是為客人量身訂做。

現在大家都在談執行力,我覺得談執行力更重要的是,有沒有明確的vision(願景)、明確的strategy(策略)、明確的plan(策劃)。能帶領企業面對未知不明的未來,還能執行,這才是真正的執行力。執行力不是別人給我訂單,我就執行出來而已,這只是基本功。

整個戰略要先出來,執行才能進行。

像伊拉克戰役中,你看到美國陸軍出現的時候,其實前置作業已經布局很久了,前面的工作才重要。孔明不是因為衝前線,而是事先策略運用得好才成功。三星電子能成功,策劃是其中關鍵。

反觀國內,很多企業都只想明年怎麼做,真正具視野的企業至少要為未來五年做規劃,而且不是口號。你的願景在哪?核心價值在哪?競爭者有哪些?如何超越?知己知彼,然後才能執行。

Q:你未來想研發的產品方向是什麼?

A:你看《三星秘笈》,談的其實是一樣的概念。我們的方程式是:G=ME2,G是成長,M是mobile(行動),E一個是enterprise(企業)、另一個E則是entertainment(娛樂)(見圖)。三星則強調四大核心發展,包括行動網路、家庭網路、辦公網路以及核心零組件。

我們不一樣,因為我們mobile比他們強。行動網路方面我們有手機、有筆記型電腦和個人數位助理(PDA),種類比他們多。另外在企業方面,三星稱為辦公網路,他們機會也不大。因為他們不是OEM(原廠委託製造加工),我們才能用IBM、HP的牌子,只有OEM才能把產品賣出去。另外三星說家庭網路,我們只做娛樂,不做冰箱等家電。你會發現,一個家中花費最多的就是娛樂。

這三個方向需要很大的生產以及研發基地,生產部分我們已經在大陸松江建立,而研發的部分則在台灣發展。以後,我們不只是一家IT公司,而是一個電子集團。

投入研發才能成長

Q:為何你投注這麼多心力成立廣達研究院?

A:企業到了一定規模,一定要靠研發才能持續成長。世界上凡超過100億美元營收的公司不能只靠製造,一定要投入研發才能成長。

我們中國人的祖宗是發明家。像宋代就是一個高科技的朝代,很多發明傾巢而出。現在也應該如此,創新很重要,但方向要對,策略也要正確。所以現在我們在台灣這裡做一個很大的研究中心,有六萬坪空間。這裡面科技與人文交會,是我的夢想世界(dream land)。

在這個研究院,我要讓工程師知道,什麼是承諾,什麼是生活品味。我在香港念書時讀過很多外國書,發現中國自從科技落後西方,就開始盲目崇拜。其實中國很多技術與藝術成就比西方強太多了。

我開始覺得,中國的希望在中國大陸。因為他們開始有民族自信心,他們的自信來自於市場開始崛起,我覺得滿好的。

中國在科技方面比較落後。現在可能還在落後中,但我們已從過去的被動角色轉變為主動者。日本自從明治維新後開始奮發圖強,發展技術時間比我們早。大陸一旦投入後,整個力量很大,加上市場也成長,我想很有機會。

以往國內外企業都沒有人想過將人文與科技結合,更別提實現它。未來廣達的研究院裡面有音樂廳,我的研發工程師要具有品味,有品味的人做出來的東西才有品味。

Q:你不覺得品味有時需要一點天分?可以培養嗎?

A:當然!我第一次去德國漢諾威參加電子展時,借住在一位農夫家。他有一天把鑰匙交給我,跟我說今天會晚點回來,因為他們夫妻兩人晚上要去市中心聽音樂會,我問他為什麼要千里迢迢去聽音樂?他回答,「我要訓練我的耳朵。」

再看中國大陸,有一次我在蘇州遇到一位賣橘子的窮果農,他的詩詞歌賦出口成章,講得比我們台灣這邊好。這是一種社會風氣、一種文化。

這問題我應該多補充一些,因為台灣太缺乏這種文化了。有一次我去新舞台聽崑曲,它算是國劇的祖先。有人問我,你這種人怎麼來這裡聽崑曲?我回答:「為什麼不可以?我也是人啊!」做企業的也可以是戲迷啊!問我這問題的人可能太不瞭解文化。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文化是什麼?就是空氣、食物、就是錢。就算沒有金錢也要有文化,還要感到很驕傲。

Q:你對文化事物的喜愛與收藏是事業成功才開始,還是年輕時就有興趣?

A:From the very beginning(打從一開始),誰說年輕就不能欣賞藝術?這不是企業家的附庸風雅。很多人認為我有錢才買畫,這是非常膚淺的想法。故宮門票才100元,付不起嗎?我年輕時就常去看,這些文物是屬於大家的。我以前還帶客戶去故宮看,我跟他們說我對中國藝術成就感到驕傲,用象牙怎麼雕得出十二層寶塔,他們都感到驚喜。

Q:你去西藏有人間仙境的感受嗎?

A:那邊是人間的香格里拉。那邊每個人都很開心,就算喝一杯酥油茶也很自在,那是一種感覺與氣氛。我小時候很窮但是很快樂,我還記得小時候家裡給我兩毛錢買巧克力,那種快樂與滿足很難忘。

Q:有比你現在2000億身價還快樂嗎?

A:我沒有2000億身價!不要明天變成頭條新聞了。有媒體說我買房子是炒作,很奇怪,買房子有什麼好炒作的,要買很容易,要賣卻很困難。畫廊經理跟我說,人家很喜歡我的畫但是沒錢,後來我就說隨便賣好了(笑)。所以我怎麼會去炒作房地產呢?

媒體很難搞的。日前我在民進黨中央演講,還罵了媒體一頓。我看阿扁總統好像有同感。

Q:你身上還別了中華民國國旗章,你一向都很愛國?

A:美國幅員這麼廣大,人民都如此愛國,何況我們這麼小。國家愈小,人民愈應該加強愛國意識。很奇怪,蔣經國時代以後大家都不談愛國精神,讓我覺得沮喪。我這個國旗徽章,是在公司附近的憲兵單位的軍用品店買到的,一般只買得到Hello Kitty。為何會這樣?既然你是這個國家的人,你就應該愛國,不然不要當國民嘛。你可以對政治不滿、對政府不滿,但你還是要愛這個國家。

別想一步登天

全世界只有台灣想一步登天,在台灣這變成一股社會風氣。你看美國、日本,甚至大陸有這種想法嗎?很多學校都希望請我演講,因為他們想找到快速成功的模式,但我不希望如此。就像我看王永慶的書,我相當欽佩,但我知道我一定要走跟他不同的路,因為我們是不同風格的人。

Q:在很多年輕人欣賞的企業家調查中,你都名列前茅,你在年輕時有哪些挫折經歷,怎麼克服?

A:挫折很多很多說不完。我跟溫世仁大學時因為沒錢出國,只好在國內乖乖念研究所。大學四年級有一次我去參加舞會,跟小我一屆的女生跳舞,女孩問我有沒有申請出國,我說沒有,對方就說拜拜,那女孩畢業後一週就結婚出國了,我很想問問她現在有沒有後悔。(笑)

Q:當時您曾創過一家「國寶電子」可是不成功,能不能談談那次經驗?

A:那是1979年的事,我想敗就敗在產品策略。當時想成立台灣第一家PC公司,那是我第一次創業,夢想一定是個大事業,找了幾個會寫程式的人就開公司,結果寫出來的程式沒有用途,現在想起來是個幼稚的想法。當時宏?都還沒出來,台灣人還不知什麼叫PC。

那次失敗給我很多刺激與想法;創業不能太天真,要實際一點,需要財務、組織以及領導等能力。1988年開創廣達時,其實也同樣有種天真想法,認為PC一定是行動的。可是當時硬碟等零件就這麼大,一台電腦重達十五磅,沒辦法立刻達到,雖然比市場早了一點。不過方向是對的,後來加上時機成熟,就成功了。

Q:你看事情比別人看得遠?從小就如此嗎?還是受到誰的影響?

A:我從小就喜歡觀察,常問為什麼,並找出其中道理。從小我就不相信很多事情,非要自己觀察瞭解才罷手。

我做事也比較謹慎,可能窮人家小孩做事都比較謹慎。我們家有五個小孩都謹慎,不會自負、自傲。我比較喜歡科技,物理、化學科目都很不錯。所以很多基本事物我都瞭解,研發就是要對很多基礎科學原理都瞭解才行。

Q:科技與人文有哪些地方是相通的?

A:科技本來就是人文的一部分。一千年前做瓷器用來盛食物,當時就是科技結合人文。後來瓷器變成了藝術,如果沒有燒瓷的科技,何來瓷器藝術?宋高宗更厲害,那個官窯更棒,證明藝術在科技之上。

法國的空中巴士跟美國波音造型不同,汽車也是。科技是人文的過程,一種工具、方法。人文就是生活的方式,可以給生活好的一面,也可以給壞的一面。就像一把刀子,可以殺人,也可以雕刻。但科技就是科技,不要把科技看得太偉大而盲目崇拜。

Q:數位時代藝術又該如何與科技結合?你喜歡哪種藝術?

A:數位時代藝術更是百花齊放,不過我還是鍾情中國傳統藝術。我最喜歡宋代的畫,宋代的畫是文人畫,全世界獨一無二。你看西方的畢卡索、米開朗基羅會寫詩嗎?達文西不錯,但他的畫很寫實,跟中國寫意風格不一樣。

文學家作畫的特色就在於他會在畫中抒發己見,感情也很豐富。你看莫內畫的荷花跟張大千畫的荷花就不一樣。莫內的荷花是景物畫,可是張大千的花是人物畫,有時是高傲的文人,有時是垂老的身影。這些西方人不一定懂。像我跟美國公司代表解說之後他眼光為之一亮,才知道一枝荷花有這麼豐富的性格。

研發就跟人心一樣,要回到基本面。我看台灣終有一天會厭倦浮面虛無的價值,回歸到基本面。(高聖凱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