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去年513、517的大停電嗎?當時學者、能源專家呼籲政府要正視脆弱的能源政策,卻被網友酸「唱衰台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則在四大公投的隔天(19日)表示,明年(2022年)一定缺電!既然大家做出決定,屆時缺電就不要埋怨了。所以當3月3日全台無預警停電後,網友紛紛稱他為「先知,神預言」。郭董應該也沒料到,僅花了2.5個月,就打臉了經濟部長王美花吧?
去年的12月19日,當媒體請教王美花針對郭董「2022年一定缺電」的說法時,她還隔空喊話,「早有因變措施,願與郭台銘對賭,缺電就請雞排。」
不過才2.5月的時間,3月3日就發生了無預警的全國大停電,影響戶數共計約550萬戶,儘管郭台銘已經打臉了王美花,但,她仍堅稱說,303停電是因為操作造成電力受損,「不是缺電的問題。」
儘管,王美花不承認缺電,但只要採取降壓,就是「缺電」啊。根據「電源不足時期限制用電辦法」執行及通報機制,上面清楚寫著「當備轉容量在6%以下,可執行降低電壓3%運轉」。甚至在今天(4日)下午,並無發生任何事故的情況下,台電仍突然緊急降壓供電,「這不是缺電,是什麼?」一位台電退休主管反問。
國民黨立委林為洲也隨即在臉書表示,部長不發雞排他來發,今天(4日)下午1時,在經濟部門口發送303份的雞排。
其實,「缺電」早已不是新鮮議題,學界、產業界喊「缺電」喊破喉嚨,政府仍「粉飾太平」。去年513、517大停電時,行政院長蘇貞昌震怒,責成王美花一週內,就電力調度、應變能力、歲修排程、電廠管理徹底檢討,立即提出改善方案。
沒想到,3月3日又發生大停電。王美花對外表示,因為高雄興達電廠事故,影響龍崎變電所運作,造成南部地區停電,全台電力系統受到瞬間影響,需重新啟動電源,引發中北部地區低頻卸載,導致中北部部分地區用戶停電。
「303」大停電,半導體相關供應鏈恐損失達上百億元
王美花向行政院自請處分,台電董事長楊偉甫、總經理鍾炳利也雙雙請辭負責。3月4日,蘇貞昌對全民道歉後說,要求嚴查嚴辦,經濟部須在三天內提出調查報告,相關人員的究責會在報告提出後處理,絕不護短。
這一次停電,產業界損失慘重,半導體、光電產業都受到衝擊,台積電、聯電,大立光、友達、群創、彩晶等因台電壓降影響,生產設備及機台都受到牽連,市場預估損失恐將達上百億元。
根據經濟部工業局的統計顯示,全台62座工業區有48座受波及;科技產業園區以南部受到牽連較大,有521家廠商停電。
一位高雄螺絲螺帽的董事長說,這50幾年來,除了921大地震引起大停電外,這次是有史以來停電最久的一次,長達12小時之久,原先以為大概兩三小時就能復電,但等到11點半,打電話去台電詢問也得不到答案後,索性宣布下午停工,讓同仁回家。
「停產半天,對我影響很大,因為急單很多,趕著交貨,只好加班補齊進度了,」這位董事長說,連伺服器、手機、電話都有一兩個小時不通,確實有點像驚弓之鳥,很擔心再度發生停電。
由於高雄為最大受災區,市長陳其邁火冒三丈,直言「台電犯這種低級的錯誤實在不應該、不可原諒,台電必須負起責任,對商家造成損失,市府會聘請律師代廠商及用戶向台電求償」。
台電人聽到陳其邁要委請律師求償,私下說,陳其邁要告就去告吧,只希望他用同一個標準,接下來,如果有因缺電而造成停、限電,市長是否也要聘請律師向中央求償?
葉宗洸:巧婦難為無米炊,明擺的就是「缺電」了
清大工程與系統科學系特聘教授李敏直指,303大停電是「人禍」,罪魁禍首就是總統蔡英文。
李敏進一步說明,興達電廠確實有人為疏失,但最深層的原因還是錯誤的能源政策,所帶來的缺電危機。理論上,電網的設計很精密安全,但台電在缺電、限電的龐大壓力下,近幾年經常會降頻、降壓,導致電網處在不正常狀態,電網系統無法因應各種突發事件,即便是一個小干擾,都會造成不可收拾的後果。
昨天(3日),他上網查看數據,興達電廠供電僅占全台2至3%,理應不會影響這麼嚴重,甚至造成供電的癱瘓,而且一停就是12小時,到底龍崎變電所出了什麼問題,政府應該要對外說清楚。
清華大學核工系教授葉宗洸指出,303大停電宛如513事件翻版,情況更為嚴重,巧婦難為無米炊,明擺的就是「缺電」,而且台電聲稱事故前的備轉容量率達到24.61%,該數據是加入太陽光電才有這麼高的數據,然而光電不穩定,如將其扣除,備轉容量率不到10%,台電「根本在說謊」,才會在興達電廠發生事故後,爆發出303大停電事件。
人才荒已經讓產業苦不堪言,更擔心的是「缺電」
前核四廠廠長王伯輝說,俄羅斯及烏克蘭的戰爭,顯示自主能源的重要性。台灣的燃氣發電近40%,國際一波動,我們受得了嗎?
王伯輝認為,台灣的電力來源很脆弱,前幾天蔡英文總統才向工商界保證不缺電,竹科就因供電降壓讓許多科技廠商受害;3日又發生興達電廠事故,導致全台大停電,蔡總統會見美國前國務卿龐畢歐的臉書直播更被網友灌爆而中斷。「我真的不希望,台灣電力不穩,但,它真的會發生,而且,已經發生」。
只要關心能源政策的人,都知道「電力吃緊」,多數業者也做好缺電的心理準備。一位封測大廠的總經理說,人才荒已讓企業苦不堪言,但真正最擔心的是「缺電」,經濟部一直鼓勵台商返國設廠,預估未來7年的用電量將成長2.5%,「電價該漲就漲吧!產業界只求有穩定的電力來源」。
錯誤的能源政策,絕非台電董事長、總經理下台就能解決,如果執政者不願意正視,儘快調整因應,303的電網故障僅是開端而已。明年3月,核二廠二號機也要除役了,將短缺100萬瓩電力,新建的燃氣電廠、再生能源又無法達標,台灣恐進入「用電吃緊」的黑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