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今(4)日公布「2022第三屆《遠見》USR大學社會責任獎」入圍名單,兩大類八分組共48項入圍。其中,成功大學、東海大學各拿下4項入圍,表現最佳;屏東科技大學入圍3項,是入圍成績最佳的技職校院。
隨著CSR與ESG成為全球與台灣的新顯學,教育部近幾年來大力倡導大學落實USR(大學社會責任),推動各校盤點各項社會與產業議題,讓校務經營、校園軟硬體建設、教學與研究,均能追求永續並善盡大學的社會責任。
《遠見》自2005年首創台灣「企業社會責任獎」(CSR),不僅是全球華人媒體最早推動的CSR評鑑調查,更是台灣歷史最悠久、最具公信力的CSR獎項!18年來遠見CSR獎一直與時俱進,2022年進一步定名為「遠見CSR暨ESG企業社會責任獎」,以因應崛起中的ESG永續趨勢。
三年前有感於大學推動社會責任風潮正起,《遠見》CSR獎因此增設大學社會責任獎,希望緊密了解台灣各大學推動社會責任的現況,透過報導與分享,搭建交流與共學平台。
本屆154件報名,48件入圍者進入決賽
第一、二屆《遠見》USR獎以評選「傑出方案」為主,借鏡「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推動中心」做法,以「優良USR方案」為主,經歷兩階段書審、面審後,選出當年度的得獎方案。
成大、東海奪四項入圍 屏科大入圍三項
今年,共收到154件參賽報名。首階段初選後,傑出方案類有27校36件入圍、綜合績效類有12校入圍,總計48件入圍者。
其中,成功大學、東海大學各拿下4項入圍,進入決賽。屏科大3項入圍。二件入圍的有10校:包括北醫、亞洲、長榮、長庚科大、虎尾科大、海大、逢甲、崑山科大、朝陽科大、聯合等校。
從初選名單中,可看見各校針對各自強項,探索在地議題、培育綠能人才的永續價值。
傑出方案:在地共融組 8項入圍
「在地共融」彰顯學校特色專長與所在地區之間的協力關係,一直是最受歡迎的USR大項目主題。
今年在地共融組的入圍方案,分為三大類型:強調師生服務地方的「在地課程」、協助當地社區再造的「社造活化」,及將研究成果轉為當地創新的「技術應用」。
傑出方案:福祉共生組 6項入圍
「福祉共生」強調大學協助各地的高齡、兒童、殘疾、原鄉、新移民等弱勢族群,改善現有生活品質。
過往此組報名方案,多集中在關懷高齡族群為大宗,今年依然有多組以樂齡為主題的方案,但也有新的關注對象出現,讓人看見學校對於USR議題已愈來愈多元化。
傑出方案:人才共學組 6項入圍
今年新增的「人才共學」組,強調大學應用教育本質,推動學生學習輔助、或特定人才培育,讓「知識」成為改變人生的轉機。
傑出方案:產業共創組 6項入圍
產業共創組,凸顯台灣各大學如何架接產學合作,來協助解決產業問題。各校在推動在地「農漁畜牧」產業的現代化上,做了許多努力,是今年一大亮點。
例如雲林科技大學鎖定「雲林養雞產業」,進行溯源供應鏈管理,既讓產業升級,也保障民眾食安;臺灣海洋大學則鎖定北海岸貢寮推動「智慧樂活水產村」,希望東北角的海產能走向全台,甚至全世界。
高雄餐旅大學則鎖定別具台灣特色、但過去較少人關注的「在地酒」做文化推廣,協助小農釀造與行銷具當地農產特色的酒款,作法創新。
另外,許多學校則鎖定在地特色產業,發揚台灣產業能量。包括屏東科技大學鎖定動物生技產業,建構台灣「動物製劑產業服務網」,進行動物疫苗、藥物等研發;苗栗國立聯合大學則鎖定在地「玻璃產業」,推動玻璃製品升級,從傳統民生用品進階精密工業。而東海大學則攜手美國亞馬遜AWS,協助台中在地傳產企業進行AI轉型。
傑出方案:生態共好組 6項入圍
生態議題一直是大學長期著力的領域,透過追蹤環境變化、推廣生態知識,讓大學成為改善在地環境問題的起點。今年入選方案可分為「生態環境的研究保育」和「自然資源的永續經營」兩大主軸。
傑出方案:國際共享組 4項入圍
「國際共享」堪稱是各校USR方案中的高難度組。不僅是教育部這兩年USR計畫強調的項目,更是SDGs最後一項「夥伴關係」的進階實踐,期待各大學把自身成功經驗輸出海外。每件報名幾乎都是強棒。
首度新設「綜合績效」:分一般大學、技職大學兩組 12校入圍
至於本屆首度新設「綜合績效」,則是檢視各校在校務經營構面是否符合永續價值。
評比內容借鏡國際相關評比,如「泰晤士世界大學評鑑」「世界綠色大學排名」等,從「永續治理」「綠色校園」「USR計畫」「SDGs研究」四大面向,觀察一校的永續落實表現。
今年入圍分為「一般大學」與「技職大學」兩組、各六校,其中公私立大學幾乎各占一半。
很多人可能會認為國立大學擁有的資源比私立大學多,可能更有能力落實環保和永續工作,但從入圍結果來看,私立大學也不遑多讓,可見只要有心,任何學校都能做好永續工作。
入圍方案將擇期第二階段面審
以上入圍方案將擇期進行第二階段面審。除了入圍方案,初審評審們均表示,整體而言今年報名方案比去年更多元也更成熟,顯示台灣USR的推動成果不斷累積,成就共好的力量。
關於今年遠見USR的整體報導,請持續鎖定《遠見》各平台報導。(👉詳細入圍學校與方案,請見2022遠見USR獎入圍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