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歐盟推晶片法案,瞄準2030年全球兩成市占

傅莞淇
user

傅莞淇

2022-02-23

瀏覽數 16,950+

圖/「歐洲晶片法案」目標2030年搶下兩成全球晶片市占。達志
圖/「歐洲晶片法案」目標2030年搶下兩成全球晶片市占。達志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22 / 3月號雜誌 疫苗商戰 台灣怎麼贏?

歷經新冠肺炎疫情造就的晶片荒,各大經濟體無不想方設法提升晶片供應穩定性。

歐盟也於2月跟上腳步,推出「歐洲晶片法案」(European Chips Act),計畫投入430億歐元(約新台幣1.38兆元)的公私資金,提升歐盟在設計及生產晶片的量能,目標要在2030年吃下全球20%的市占率,約是目前市占的兩倍。

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表示,「晶片是全球科技競賽的核心,也是我們現代科技的基石。」在加速數位轉型的浪潮中,晶片在雲端計算、物聯網、健康醫療以至太空產業都扮演關鍵角色,視之為戰略性物資也不為過。包括電動車在內的許多減碳科技也相當倚賴晶片。因此,強化自家晶片實力,也符合歐盟在2050年達到碳中和的野望。

由於晶片短缺,不少車廠被迫停工。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數據,2021年新車登記量比慘澹的2020年再縮減了2.4%,僅有970萬輛。這是1990年開始統計以來的最差表現。

在電動車的帶動下,汽車產業的成長前景相當樂觀。某些新款電動車需要的晶片數量,可能是傳統汽車的20倍以上。

也因此,許多主要經濟體,莫不積極給予豐厚補助,以爭取半導體巨擘前來設廠,增加晶片自給率。美國參、眾議院陸續通過的《創新與競爭法案》(USICA)及《2022年美國競爭法案》(America COMPETES Act of 2022),便準備砸下520億美元(約新台幣1.46兆元)扶植本國半導體產業,佔據提撥預算的最大份額。

擁有三星、SK海力士等半導體大廠的南韓也在2021年宣布為期十年的「K半導體戰略」,要在租稅減免等官方大力支持下,投注510兆韓元(約新台幣12.9兆元)建設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生產基地。

相較之下,歐盟的晶片法案撥款金額較為保守,補助規章尚不明確。在通貨膨脹惡化的環境中,各國政府對大規模的公共投資也不甚熱切。

甚至,在這件草案正式發布前,境內擁有艾司摩爾(ASML)、恩智浦(NXP)等半導體產業巨擘的荷蘭政府便在官方文件中示警,認為過於追求自給自足、疏遠全球供應鏈,不會是應對晶片短缺的理想解方。未來草案的協商,也將是決定歐盟晶片法真正影響力的關鍵。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你可能也喜歡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數位專題

AI教父黃仁勳的創業領導成功之道

AI晶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勢不可擋!1993年創立輝達以來,公司市值近來創下歷史新高,黃仁勳身價更是破千億美元榮登全球前15大富豪。隨著Computex 2024登場,他帶來的A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