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市場經濟的經驗來看,經濟週期是不可避免的。既然經濟週期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就要學會掌握它才能做好投資。
根據經濟週期做資產配置
做好投資除了搞懂投資種類和投資方法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根據經濟週期做資產配置,所謂資產配置就是把你的可投資金分佈在不同類型的資產中,包括股票、債券、房地產、基金、大宗商品等。
首先你要識別當下處在什麼週期中,然後利用你掌握的金融知識結合經濟週期進行投資,就像農民判斷春天到了就開始播種,秋天開始收割一樣。
我們來看看經濟事件發生的次序,經濟就像一個在圓形軌道上行走的火車,火車頭是央行,各節車廂代表著各個經濟的發展階段。
台灣疫情對照經濟週期
在經濟陷入衰退的時候,對照狀況,就是去年疫情剛發生時的情景:之後,火車頭開始發力,向市場注入更多的流動性,通俗一點說就是央行向銀行提供更多的貨幣,同時降低利率,讓經濟加速走出低谷,這就是經濟的第一節車廂,利率下降和流動性增加。
這個時候第二節車廂開始了,因為市場有充分的流動性和低利率,股市會開始走出谷底。接著第三節車廂開始了,對利率最敏感的行業,比如房地產,利率降低會增民眾的買房慾望,金融行業也是如此,來自開發商和民眾的借貸增加,銀行的利潤也增多。接下來是和經濟發展同步的行業,比如製造業、工業領域開始恢復,但是因為供給沒有完全回復,導致供需失衡,商品的價格已經開始上漲,甚至有引發通貨膨脹的可能。
當前台灣的股市、房市現況
2020年7月開始,股、房市雙漲,股市加權指數在半年內足足上漲了27%,從11621點,到2021年1月初的14723點;之後半年,加權指數續漲21%,到達17755點。與2020年7月初相比,股市加權指數在一年內上漲了53%,亦即從2020年開始買進股票、房產的投資人應該都是獲利豐碩。
2021年下半年起,通貨膨脹的態勢愈來愈明顯,能源價格大漲、原物料成本大幅上升,股市到達此一週期波段的高點,之後,加權指數在16000至18000之間上下波動震蕩。具體來講,從2021年下半年起股市操作已日益困難,獲利也不容易,此時開始有資金自股市撤出轉戰房市,再加上房市因面臨成本上漲的壓力及民眾買房抗通脹的心理,房價出現普漲的勢頭,這是當前台灣的現況。
預售屋、中古屋的走勢?
為了對抗通貨膨脹,各國央行紛紛將利息上調,伴隨而來的會是股市下跌,如果政府在應對新的經濟變局沒有處置得宜,那麼就可能使經濟走向衰退,而房地產中的預售屋因受到營造成本的制約,房價仍難下修,但續漲不易,交易量將呈現衰退;至於中古屋市場則將出現價量齊跌,這也將是買進中古屋的好時機,有購買中古屋的購屋者可以先按兵不動,再等一段時期再伺機進場。
亦即在經濟衰退的初期,資產會貶值,隨著經濟轉壞,此時將是買入股票、房地產的最佳時機,接著政府會展開救市,在市場注入資金,在大量資金的挹注下,經濟會重新走向復甦,伴隨市場復甦,股票、房地產將再重回高峰。
如果你把買房、買股當做投資,那麼正確的投資策略是在資產的價格降低到低點的時候買入,然後在高點的時候賣出。這也是巴菲特當前的投資策略。
資產配置的原則基本上屬於一種逆向投資。
正確的分散投資應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好的投資人會隨著經濟週期的變化而提前做好準備,也就是主動的管理投資組合,而不是被動的應對市場,當然前提是你得像農民一樣知道,冬天過去後春天一定會到來。
(本文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