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將近15年,台灣高鐵終於等到第一輛國產的「電車線維修工程車」, 究竟有何歷史意義?董事長江耀宗預言,台灣軌道工程產業有望蓬勃發展,為什麼?
2021年11月26日週五下午,高雄天光一片蔚藍,左營半屏山腳下的高鐵左營基地中,沿著軌道,緩緩駛入一輛長達20公尺、亮黃色的「電車線維修工程車」,隨著車輛進場的鳴笛聲,現場響起了如雷掌聲。
這場「高鐵電車線維修工程車啟用典禮」上,大咖雲集。由高鐵董事長江耀宗及受委託打造此一車輛的中鋼公司董事長翁朝棟共同主持,而行政院長蘇貞昌,高雄市長陳其邁……等多位政要皆同台觀禮,可謂冠蓋雲集。
「這是台灣高鐵『國車國造』的歷史新頁,也是軌道工業本土化的里程碑,」在典禮上,江耀宗驕傲地分享自己的感動,蘇貞昌更期勉高鐵能推動零件本土化比率從目前的29.7%,未來能再提高一倍。
「只是維修車而已,很難嗎?還以為台灣可以自製高鐵車頭……」一輛維修工程車的落成,怎麼就足以稱為「國車國造的歷史新頁?」令許多人都不禁納悶。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