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微軟1.9兆收購遊戲商動視暴雪的真相,逆襲前的準備?

驚天大收購,服了

劉彥伯
user

劉彥伯

2022-01-20

瀏覽數 22,000+

圖/微軟(Microsoft)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達志影像
圖/微軟(Microsoft)執行長薩蒂亞.納德拉(Satya Nadella)。達志影像

微軟展現「鈔能力」,砸下1.9兆現金收購遊戲製作公司動視暴雪,這將是微軟自1975年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一筆收購,全球遊戲迷也因此炸了鍋。微軟董事長解釋,知名遊戲IP將是進入元宇宙極好的入口,但真正的原因僅只於此嗎?

近日,無論在遊戲界或在產業界非常關心的頭條新聞,就是微軟(Microsoft)將要以遊戲界破天荒的687億美元(相當於台幣1.9兆)收購遊戲開發商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一舉擠下任天堂成為遊戲界三哥的寶座。

此消息一出,Sony股價應聲下跌,也震撼了世界各地的資深遊戲玩家。

史上最大收購,一加一能大於二?

兩強合併,理所當然是加分,感覺就是「同花加了順子」,微軟打出了一手好牌,但是實際上會有這麼順利嗎?還有待玩家和時間來驗證。

先從兩間公司的歷史來觀察。

首先,回想一下微軟過去合併公司的歷史,買手機製造商諾基亞Nokia (72億美元)、Skype (85億美元)、軟體協作平台Github (75億美元)、社群平台Linkedin (262億美元)。相信會有不少人好奇,能讓微軟花了比收購上述公司加總還要多的錢,去合併的這家動視暴雪到底是何方神聖?

一般人或許對這家公司名字感到陌生,但保證它們出版的遊戲名聞遐邇,甚至玩過。《暗黑破壞神Diablo》《魔獸世界Warcraft》《星海爭霸StarCraft》《爐石戰記Hearthstone》《鬥陣特攻Overwatch》《糖果蘇打傳奇Candy Crush Saga》這一系列的遊戲名字講出來,相信很多人就開始點頭,原來玩過動視暴雪的遊戲。

動視暴雪經典遊戲《魔獸世界Warcraft》。動視暴雪提供

動視暴雪經典遊戲《魔獸世界Warcraft》。動視暴雪提供

動視暴雪,曾經的PC遊戲界一哥,不斷多次打破遊戲銷售紀錄,光擁有一堆知名的遊戲IP就感覺價值連城。但可惜,真實的世界總是沒有那麼完美的。

用戶幾乎腰斬,醜聞纏身

根據Gamerant的資料中可以發現,動視暴雪的月活躍用戶從2017第二季達到最高峰後,一路下滑,到2021年中還是如此。

其中可以發現,即使在Covid-19疫情期間,大多數人有更多的時間留在家裡打遊戲的情況下,活躍用戶數卻還是無法維持。


這其實反應了很多遊戲即使很經典,但陸續所推出遊戲更新內容,玩家並沒有隨之埋單。

不只是老遊戲這樣,這也反應在前幾年頗受年輕世代玩家喜愛,且還是同時發行在PC、PlayStation、Xbox One、Switch平台上都可以玩到的的《鬥陣特攻Overwatch》上面,後續的遊戲更新,一樣無法持續獲得玩家的青睞。

更嚴重的是,動視暴雪在2021年被美國加州政府起訴,原因是對女性員工性騷擾及不當對待,期間也發生過內部員工聯署要求開除CEO波比.科蒂克(Bobby Kotick)、新接任女副總上任三個月稱被性騷擾辭職等的巨大醜聞。

這正是微軟天價購入動視暴雪,收購的效益雖然看起來像是同花加了順子,其實還需要驗證的原因之一。動視暴雪內部歧視的企業文化,需要微軟花功夫進行公司治理。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動視暴雪CEO波比.科蒂克(Bobby Kotick)陷性騷擾醜聞。Flickr by Bobby Kotick

動視暴雪CEO波比.科蒂克(Bobby Kotick)陷性騷擾醜聞。Flickr by Bobby Kotick

玩家看法與微軟策略

根據最新IDC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因為晶片等供應鏈因素,2022年全球電玩市場營收「僅會」成長2%,來到2564.3億美元。

由這個市場規模回推,不難理解為何微軟會選擇去合併這家後院正在著火的公司?因為已收購的角度來看,趁正處於多事之秋的動視暴雪一片混亂時提收購,是個聰明的做法。

各界猜想,微軟應該在合併動視暴雪後,要先把剛提到的遊戲更新、性騷擾、員工紛爭等的問題妥善處理後才能「重新開始」。尤其,後續微軟怎麼處理之前留下來的公關及形象問題,會是一個關鍵。

有趣的是,這則重磅新聞一出,玩家對這個合併案的想法如何?

其實不難發現在國內外的遊戲論壇中,有不少PlayStation或者Switch玩家在討論,之後微軟會不會都把這些遊戲改成微軟「獨占遊戲」,以後將只能在微軟的平台上看到?但也有很多的PC玩家持正面的看法。不過獨占遊戲這招,其實本來就在遊戲界常見,Sony PlayStation更是用這樣的方式長年以來把微軟Xbox「壓著打」。

回顧過去十年的期間,微軟多次嘗試將Xbox主機上頭的Xbox Live模式延伸至自家Windows Phone、Windows平台,但一離開這個「box」,除了從Marketplace、Windows Store、Microsoft Store不斷更名外,整體而言並沒有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對比Apple Store或者Google Play從內容商店的營收逐年攀升,微軟似乎這個領域上面屈居落後,但這個巨人會甘願止步於此嗎?

微軟宣布以天價收購「動視暴雪」取自Activision Blizzard臉書

微軟宣布以天價收購「動視暴雪」取自Activision Blizzard臉書

重啟微軟「內容市集」生態系的契機

蘋果(Apple)從iPod的時候建立了App市集的模式,AppStore上的獲利對蘋果公司的營收占比也是逐年攀升。而這期間並非沒有挑戰者,谷歌(Google)當年推出Android手機時,也是將主戰場放在App市集,強調與AppStore不同的開放性。

也正是從那時開始,微軟的版圖開始被鯨吞蠶食,失去消費性市場主導地位,更面臨到一個相當嚴重且長時間無解的結構性問題,就是「沒有開發商願意在自家的內容市集開發產品」。

因為同樣資源與時間,開發商更願意選擇在iOS或者Android上面開發,因為有流量能獲利。

時至今日,微軟推出Windows 11時,除了強調Microsoft Store的好以外,更直接讓Windows支援Android App,就不難看出微軟對能有朝一日能打造出如同蘋果及谷歌那般的內容市集生態系(App Store Ecosystem)的渴望。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近年微軟積極將Xbox Game Pass擴展,從Xbox主機到PC平台上,提供無限暢玩的方式,確實吸引到不少玩家。但如果要真的要有所突破,拉攏PlayStation用戶或是手遊玩家,微軟確實還欠缺更多「獨家」武器。

整體來說,微軟用非常高的金額收購動視暴雪,不單為了承接暴雪的用戶及遊戲發行而已,應該是看準了一舉可以拿下動視暴雪旗下數個經典的遊戲IP,將之打造成「獨家內容」。

除了吸引更多的玩家進入Xbox或PC遊戲平台,此舉也可視為微軟希望獲得一個「加速器」,透過獨家的遊戲IP,先吸引玩家壯大自家遊戲內容市集的流量,接著進一步拉攏更多開發商往在自家平台靠攏,最終幫助微軟建立能與競爭對手一搏的內容市集生態系,這才是此次收購的真正目的。

值得玩味的是,退燒中的遊戲IP是否還具備如此魅力?就待玩家和時間來驗證了。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