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夫妻至少要有一千萬

洪淑珍
user

洪淑珍

2001-10-15

瀏覽數 27,450+

夫妻至少要有一千萬
 

本文出自2002理財特刊

1983年,鍾聰明在勤業會計師事務所任職,因為工作的關係,必須常常去拜訪新竹科學園區內的客戶,那時候他觀察到台灣有許多優秀又便宜的工程師,預期將來高科技產業一定會蓬勃發展。因著這個機緣,鍾聰明後來投資華宇電腦,從成立到營運都親自參與,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造就了他高達20幾億元的身價。

股市是零和遊戲

不過,隨著華宇股價從最高100多元下跌到目前10元以下,鍾聰明持有的股票價值也跟著大幅減少,尤其這波以美國為首的世界性經濟蕭條,看起來還要持續到明年,使得鍾聰明對於股票和其他理財工具持著謹慎的態度。「經濟衰退時,每個人的壓力很大,這時候絕對不能積極投資,股市是一個零和遊戲,有人贏,就有人輸,除非是在產業多頭的時候,才把錢放在股票投資,要不然還是保守為宜。」

對於台灣經濟未來的展望,由於大陸在人才、資金、製造方面的優勢都已經明顯超越台灣,鍾聰明的看法更加保守,「台灣已失去了競爭力,未來三至五年經濟不看好。」

這意謂著台灣產業的獲利已經不能再像以前一樣大幅成長,唯一例外的可能是IC設計和筆記型電腦(華宇的本業),鍾聰明認為這兩個行業的進入門檻較高,國際競爭力比較強,將來三到五年賺錢不是問題,股票比較值得投資。

以股王聯發科技為例,今年上半年稅前每股盈餘(EPS)賺了9.76元,筆記型電腦大廠廣達也賺了3.0元,而傳統產業的塑膠和紡織業一些龍頭企業,包括台塑(1.31元)、南亞(0.9元)、台灣化纖(0.97元)、遠東紡織(0.11元)公布的數字,全部加起來還少於3.5元。

除了華宇集團之外,鍾聰明從進入勤業擔任會計師、晉升為亞洲四位總監之一,到去年退休為止,總共待了二十七年,負責的主要業務包括了控管大中華地區(含大陸、台灣)客戶的品質與風險,因此他有強烈的風險意識,對於理財規劃也特別詳細。

每年編一次資產負債表

鍾聰明現在五十三歲,他從四十歲開始每年都會編一次資產負債表,深入分析自己和太太的財務情況,以他會計師的高薪和從華宇領的薪水(所得稅繳最高40%的那一級,按照國稅局的分類,他的年收入超過360萬元),每年應該可以存下不少錢。然而很難想像的,他的收入加上太太在土地銀行擔任副理的薪水,扣掉繳稅、房貸利息、學費、佣人、供養父母以後,「淨資產(net assets,為總資產減總負債的餘額,用來衡量個人的財務情況健全與否)居然只有200多萬元。」

其中的原因當然跟開銷大有關係,可是所得稅也占了很大一部分,「我所得稅繳很多,一毛錢也跑不掉,」鍾聰明一語道出了廣大上班族的心中痛處。

既然每年能存的錢不多,退休當然愈早規劃愈好。他指出,一般人大概二十五歲找到第一份工作,做個三十幾年,身體、精神的情況差不多了,六十歲退休。假設夫妻退休的時候,小孩已經可以自食其力,不須再幫他們負擔任何開銷,鍾聰明的算法是「每一對夫妻至少要有現金1000萬元和一間房子,生活就可以過得很好,所以最晚從四十歲開始,每年以淨存入50萬元為目標($500,000×20年)。」

四十歲是分界點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為什麼四十歲是分界點呢?規劃退休首先要想到自己的健康情形、工作、家人的年紀和小孩,家長四十歲的時候子女大都還在念中學或大學,其實是家庭負擔最沈重的時候,所以這個年紀的人不適合做風險大的投資,比較好的方式是賺固定收入(fixed income),鍾聰明認為定存就是滿理想的工具,利息雖然少,至少安全可靠。他提到有一個同學,拿了1000萬元的退休金去買某支新銀行股,每股10幾元買進的,一年之後只剩下了3、4元,1000萬元賠掉了一大半以上,退休的人實在不值得冒這種風險。

景氣衰退的現象之一就是金融機構很多貸出去的帳款收不回來,壞帳高居不下,鍾聰明指出,「銀行的盈餘大部分被壞帳吃掉了,根本賺不了什麼錢。」

避免負債上身

因此,規劃退休的投資組合當中最好不要有金融股。儘管8月份行政院通過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兩年,用以刺激低迷的不動產市場,對握有許多不動產的銀行、保險公司而言是項利多,相關股票的確也漲了一波,不過,在整體經濟回復之前,鉅額的壞帳還是銀行盈餘縮水的頭號敵人,投資人要小心。

另一個籌畫退休理財的方法是絕不借錢融資買入股票、辦理信用卡貸款或是沒有償還信用卡應繳餘額。鍾聰明表示,拿信用卡預借現金通常很快就可以借到錢,不會被刁難,但是就是太方便了,使得信用卡負債在台灣的情況很嚴重,餘額已經累積到了2000多億元。

以台灣5%的人口計算,約有100萬人持有信用卡,平均一個人的負債高達20萬元,大多數銀行對信用卡貸款收取20%的年利息,每個人每個月光是利息就要付3000多元($200,000×20%×1/12 =$3,333),本金還不包括在內呢!

鍾聰明指出了問題的嚴重性,「預借現金這種消費性貸款等於是高利貸,這很可怕,沒完沒了的。去借的人很多都沒有工作,這些人都是在貧窮線(poverty line)邊緣的階級。」

投保五倍年薪保險

完整的理財規劃當然是少不了保險,鍾聰明建議,壽險的投保金額至少是年薪的五倍,意外險則是壽險的兩倍。舉個例子,如果年收入100萬元,壽險最少應保500萬元,意外險投保1000萬元(100萬元×5×2=1000萬元)。鍾聰明每年花了10幾萬元的保費,替自己購買上億元的保障,其中包含年薪十幾倍的壽險以及失能險。

儲蓄險最近成為保險公司為了因應景氣低迷而大力推銷的產品,它多半是以「累積退休基金」「儲備子女教育金」為名來吸引客戶,賣點在於高於定存獲利、強調還本、儲蓄的特性。領回的方式有些是到期後一次領回一筆金額;或是每兩年、每三年領回3至5萬元,到期後再領回一筆金額;也有些是分一次或兩次繳交一筆數10萬元的保費,到期後連同本金與利息一起還本。

這些方式的共同點在於平均年報酬率很低(不超過一成),也沒有意外險或醫療險的保障,頂多是保本加上壽險保障。鍾聰明對儲蓄險的評價不高,他說他「不買儲蓄險,買了等於是把cash flow(現金流量)都給保險公司了,付出的代價太高。」

儘管每個人的資產因景氣走下坡而大幅縮水,但是負債絕對不會跟著減少,退休的規劃也不能延遲,鍾聰明建議讀者抱持務實的態度,先把本錢保住,盡早開始籌畫退休的時間、要存多少退休金、投資哪些理財工具比較適合。

至於鍾聰明何時會從華宇集團退休呢?他說他根本沒有想過這回事,因為目前的工作讓他「忙得非常有成就感」,說著說著,鍾聰明看了看手錶,又急急忙忙地趕去開會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