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為何讓人目不轉睛?原因就是建築,城市有了國際大師的創意與巧思,街道巷弄本身就能成為藝術。究竟,台中是如何做到的?
台灣有一座城市,有著高達9座普立茲克獎得主的建築雲集在此,就是台中。
細數台中與普立茲克獎的淵源,最早是從貝聿銘設計、1963年落成的東海路思義教堂,再到安藤忠雄設計的現代美術館,以及台中前市長胡志強任內,由札哈.哈蒂(Zaha Hadid)設計的古根漢美術館分館;而這座設計,也讓她拿下首座普立茲克建築獎。
再來細數,伊東豊雄設計的台中歌劇院、由隈研吾操刀的台中巨蛋……,甚至是未來水湳經貿園區裡,都能看見世界級大師設計的作品。
國際級的大師設計,創造出和北高截然不同的都市面容。
翻轉都市風貌:大面積建地、都市計畫管制
早在30多年前,台中市便因應人口與未來發展,規劃許多重劃區,並在前市長胡志強任內奠下基礎。台中市政府祕書長黃崇典回憶,他1993年到台中市府服務,正是由他擔任七期重劃區的承辦人。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