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逆勢突圍拚轉型!擁抱永續未來,營建迎來新風貌

雜誌原標題:擁抱永續未來,營建迎來新風貌

邱于瑄
user

邱于瑄

2021-09-20

瀏覽數 38,250+

當營建工程隨著市場飽和,以及智慧化取代傳統人力,人才勢必要轉型。蘇義傑攝
當營建工程隨著市場飽和,以及智慧化取代傳統人力,人才勢必要轉型。蘇義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2022研究所指南

近年來,營建工程產業大熱,但隨著市場飽和,未來該領域將更重視維護與管理,智慧化、數位化、永續的革命,也將為產業帶來新面貌。 

20202021年可謂是營建業大好的兩年。5月中旬本土疫情升溫,嚴重衝擊內需產業,7月失業率4.53%,創十年以來同期新高。內需產業叫苦連天,但製造業因出口暢旺,科技業擴廠搶工,產業一壞一好,只能用「一個台灣、兩個世界」來形容。 

台商鮭魚返鄉,營建業盼來春燕 

早自2019年中美貿易戰以來,不少台商紛紛回台設廠,就帶動廠房與住宅建案開出眾多職缺。今年營建業又因鋼筋、鐵礦砂等原物料價格上漲,外籍移工無法入境而大缺工,導致不少公共工程、房產建案延宕,卻也讓營建業分外熱絡,人力需求大增。 

不過,產學界估計,長遠來看,營建工程隨著市場飽和,以及智慧化、數位化取代傳統人力,人才勢必得要轉型。台北科技大學工程學院院長宋裕祺認為,這並不代表營建業未來會走低,當民生工程市場飽和,未來營建工程將更重視維護與管理,且智慧化、數位化、永續的革命,也將為產業帶來不同面貌。 

趨勢1〉產業帶入智慧化,維護管理受重視 

走在路上看見的建築物、橋梁、隧道、工廠等,以及為數眾多的集合住宅,從規劃、調查、測繪、設計、施工、檢驗及維護管理等,都可以看到土木營建人才的專業。 

台灣科技大學營建工程系教授楊亦東表示,台科大學生在土木營建工程領域所受的訓練,可分為營建管理、大地工程、結構工程、營建材料、資訊科技五個面向。像是對於結構物、橋梁耐震能力的評估與補強、土壤力學與混凝土科學,或是建築資訊模型(BIM)等應用課程,都是重點。 

近年來,台灣的建築物高齡化問題備受重視,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統計,全台屋齡50年以上的老屋,已逾69.5萬戶,約有五成房子屋齡已超過30歲。因此,政府積極推動危險及老舊建築都市更新計畫,也帶出建物維護與管理的重要性。 

宋裕祺指出,北科大土木與防災研究所就整合建設、防災、生態與土木實務等訓練,其中,把資訊科技與智慧化帶入維護與管理更是趨勢。 

好比說,土木專業人員透過危險橋梁、建物上裝設的感測器,彙整出的數據,就如同建物的健康報告,可以對此進行補強與維護。或者,建築資訊模型技術可將過去2D的模型變成3D,模型內記錄建物內的鋼筋、水管排列等,事前規劃以避免線路打架,對於未來維護管理也很有幫助。 

趨勢2〉離岸風電黃金十年,求才若渴 

近年來,全球離岸風電快速發展,台灣也積極部署,未來十年更被稱為黃金期。離岸風電跨足工程、機電、電資等領域;其中,離岸風場的建設與維運就跟土木營建人才的專業息息相關。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楊亦東表示,雖然離岸風電快速發展,但台灣在海洋工程與離岸風場建設的技術仍不成熟,多掌握在外商手上,未來的維護管理將是可切入的重要面向。 

宋裕祺指出,現今不少學校已增設離岸風電相關學程、微學程培育人才,期望搭配上中下游產業鏈,扶植本土人才。例如最上游的規劃設計,目前仍依靠外商,需要更多高階人才投入,是碩士生可以著墨的領域。 

一般來說,土木營建工程領域的畢業生出路寬廣,包括土木相關的公家單位、工程顧問公司、技師、建設公司、營造廠、工程法律顧問、學術研究等。近年熱門產業則在離岸風電、生態及防災工程、永續工程、老屋改建等。 

「營建工程是一個愈資深愈吃香的行業,」楊亦東說,近年由於建案增加,人才缺口大,公部門的土木人員職缺也很多。而經驗累積對於人才在實務上的判斷更是加分,他鼓勵學生跨領域學習,往管理、材料、化工、機電、電資等橫向知識擴展,成為管理型的營建高階人才。 

此外,外語能力也很重要。楊亦東指出,不少離岸風電廠商都到大學來找人才,看中的就是英文能力。以台科大來說,目前研究所超過七成是英文授課,有學生擔心自己的英文能力而卻步,但現今有很多管道、資源可以增強英文,學生要勇於接受挑戰。 

土木工程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智慧化、生態、防災、永續等關鍵字,都讓土木營建領域展現不同面貌。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