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吳宏仁 帶領聯電攻城掠地

陳昺豪
user

陳昺豪

2001-06-15

瀏覽數 28,500+

吳宏仁 帶領聯電攻城掠地
 

本文出自2001科技排行特刊

1980年5月,聯電在多數人並不看好的情況下成立,而現任總經理吳宏仁是當時第三位前往報到的員工,比剛宣布回任的聯電董事長曹興誠還早了將近一年。

將屆五十歲的吳宏仁是聯電經營團隊中唯一的老聯電,進入聯電二十一年,從最早的4吋廠管起,到後來的6吋以及8吋廠,吳宏仁同時也是聯電與日立合資的12吋晶圓廠Trecenti的董事。1997年出任聯電總經理,並在聯電五合一之後與溫清章同為總經理。

曹興誠在晶圓代工步入谷底之際再度站上前線,然而此一大動作卻不影響吳宏仁在聯電的吃重角色。吳宏仁在聯電經營團隊的角色分工中,主要負責聯電在日本的布局。

聯電1998年接手大虧80億日圓的新日鐵半導體(接手後已改名聯日半導體NFI),隔年便成功將其轉虧為盈,2000年更出現高達120億日圓的盈餘,被日本媒體形容為「半導體業的傳奇」。當時代表聯電前去與新日鐵談判的,正是副董事長宣明智以及吳宏仁。

1998年正值半導體景氣的谷底,生產DRAM的新日鐵受制於市場與自身的雙重壓力,向外尋求買主接手,吳宏仁等人在評估該廠的主客觀條件後,向曹興誠做出了買下新日鐵的建議。

當時日方開出唯一的條件是希望聯電接手後不要關廠、裁員。「我們說服他相信NFI要在日本生根,」吳宏仁說。取得了日方的信任,聯電最後僅花了新台幣4億元便入主該廠,一位半導體同業指出,「這個價格實在很便宜,聯電太會談判了」。聯電接手後找來了日籍的阪本幸雄出任總經理,派駐在當地的台籍工程師不到二十人。

另一個吳宏仁為聯電立下的戰功,是與IBM的結盟。過去IBM已有和Siemens(後將半導體事業部獨立為Infineon)、Toshiba的結盟經驗,1999年則是跨海來到台灣,尋找門當戶對的合作伙伴,「我們適度地展現我們的實力,也帶他(IBM)看廠,最後他選擇了聯電,」吳宏仁表示。

事實上,IBM當時也曾找過台積尋求合作,但後來雙方還是有緣無分。聯電在與IBM、Infineon結盟後,不但得以快速壯大自身的實力,也讓聯電與兩家世界級IDM大廠的依存關係更加緊密。

吳宏仁一路由製程工程師做起,對於晶圓廠的效率與電腦化格外重視。

1990年,當絕大部分的聯電工程師早已習慣輪流使用電腦、看報表做事之際,吳宏仁決定為每位6吋廠的工程師購置電腦,「現在看起來理所當然,但是在那個時候是太奢侈了,」吳宏仁說。這筆經費對於1990年大虧8億的聯電確實是不小的壓力,在廠房全面導入電腦化後,聯電的辦公與生產效率也確實出現顯著的提升。「人才是聯電最重要的資產,電腦可以空著不用,人卻不行,」吳宏仁強調。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生活無趣,戰役精采

摩爾定律推著半導體產業不斷前進,也推著身處於產業中的每一分子必須不停地學習。訪談過程之中,吳宏仁一再提起知識管理與學習型組織的重要,他也經常藉由內部的演講與座談,與聯電同仁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與心得。

事實上,身為聯電在Trecenti的股權代表,吳宏仁必須經常前往日本開會,原本已有日文底子,但吳宏仁還是每個禮拜請日籍家教幫他上課。雖然形容自己的日文程度是半調子,但是連日文程度不錯的另一位總經理溫清章,也對吳宏仁的日語功力贊不絕口。

過去一場場精采的戰役,由吳宏仁的口中說出,聽起來卻總是顯得輕描淡寫,有種輕舟已過萬重山,美好一仗已打過的泰然。1952年出生,今年還未滿五十歲的吳宏仁,台大化工所畢業後,曾經在衛生署做過公務員,二十六歲進入通用器材後,自此與半導體結下不解之緣。

一位聯電員工透露,個性溫和沈穩,說話語調和緩的吳宏仁,是聯電相當具有人望的主管。即使早已位居總經理,但還是可以從吳宏仁的身上明顯看出濃厚的工程師色彩。不喜歡打領帶,手脕上掛著已戴了兩、三年,再普通不過的電子表,坐在聯電十六樓大會客室裡的吳宏仁,看起來就和許多實驗室裡的工程師沒有兩樣。

家就住在距離園區不遠處,散步、看書和聽音樂是下了班後的唯一消遣。和張崇德一樣,吳宏仁的生活簡單到近乎「無趣」。

參與了聯電的草創和茁壯,吳宏仁現在繼續被賦與一同帶領聯電超越台積,在晶圓代工的競局中稱霸的重任。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