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中國斷青少年「精神鴉片」,遊戲公司反應卻不如預期崩潰?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1-09-01

瀏覽數 37,500+

圖/今年7月底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2021)。新華社
圖/今年7月底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展覽會(ChinaJoy2021)。新華社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華爾街日報》發文稱,中國大陸的未成年遊戲玩家可能會感覺好日子到頭了。不過,對遊戲公司來說,情況還沒那麼糟糕,但監管不確定性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報導稱,中國大陸本週一公布了一項新規定,18歲以下未成年人玩網路遊戲的時間被限制為每週三小時,以及在公共假期期間。所有網路遊戲將被要求必須接入一個由政府運行的「防沈迷」系統,用戶需以真實姓名註冊。

外界對大陸監管收緊早有預期,特別是在8月初官媒發表措辭嚴厲的文章,稱此類游戲為「精神鴉片」之後。後來的相關措辭有所緩和。但是實際政策仍比預期的要嚴厲。現在未成年遊戲玩家多數時間都被禁止玩網路遊戲,即便是可以玩網路遊戲的日子,時間也僅限固定的一個小時。

華爾街日報指出,大陸遊戲公司的股票對這一消息的反應相對較好。全球最大的遊戲公司騰訊週二在香港上漲0.9%,而網易公司則下跌2.3%,這可能是市場對新規定沒有更加嚴厲感到寬慰。未成年的遊戲玩家在兩家公司的收入只佔很小的比例。

Unsplash by Fredrick Tendong

Unsplash by Fredrick Tendong

騰訊表示,16歲以下遊戲玩家占其上季度中國遊戲總收入的2.6%。摩根士丹利估計,18歲以下的遊戲玩家只占騰訊遊戲收入的6%,在網易遊戲收入中的占比更只有低個位數。

這是因為近年來,大陸官方和遊戲公司早前已對未成年遊戲玩家進行了限制。一些膽子大的未成年人可能已經找到辦法來規避限制,比如借用成年人的帳戶。但這些公司現在可能會花更多時間和精力進行監督。

新規對外國遊戲公司的影響幾乎可忽略不計。在中國,幾乎所有收入居前的網路遊戲都是由大陸的企業開發的。一些外國遊戲供應商,如任天堂公司,甚至可能受益,因為未成年玩家有可能轉向以往的遊戲方式,例如在遊戲機上玩單機遊戲。

據報導,目前主要問題仍然是所有這些監管行動將在何時何處結束。特別是對遊戲行業來說,仍可能推出更多的監管措施,儘管該行業是中國少見的文化出口領域。根據行業研究公司Gamma Data的數據,去年中國大陸開發遊戲的海外收入達到150億美元。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本文轉載自2021.09.01「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