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如何打造一間好用又好看的浴室?室內設計師張馨:退休宅衛浴的6個改造重點

舒適的浴室,是一日美好的起點。

50+
user

50+

2021-07-18

瀏覽數 133,000+

圖/50+FIFTY PLUS
圖/50+FIFTY PLUS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文/陳莞欣 主圖/Shutterstock 內文圖片提供/張馨室內設計

編按:人生下半場的居家改造,衛浴是重要卻經常被忽略的重點空間。除了大家較熟悉的無障礙空間以外,浴室改造如何兼顧美感和實用?室內設計師張馨從空間、燈光配置、磁磚、石材、浴缸、空調選擇上,提出6大重點。

浴室,是我們每天清潔自我、放鬆身心的場所。好用又好看的衛浴空間,能讓生活品質大為提升。

室內設計師張馨形容,浴室是全家最棒的獨處角落。靈感一來,浴室是無人打擾的工作間;需要喘息時,就躲進浴室聽音樂、擦保養品,好好呵護自己一番。打開想像力,衛浴設計有許多不同的可能性,未必要呆板嚴肅如醫療院所。

人生下半場,該怎麼改造浴室,才能兼顧美感、實用與舒適?張馨提出幾點建議:

1. 小坪數浴室也要乾濕分離、有層次感

明確的乾濕分離,讓浴室保持乾爽。

明確的乾濕分離,讓浴室保持乾爽。

台灣的浴室普遍不大,氣候又潮濕悶熱。張馨建議,即使是小浴室,最好也要做乾濕分離,才能降低滑倒意外的風險,清潔也較容易。

她以自家浴室為例,長型的3坪浴室分為3區。最前端是洗手台、化妝台,中段是馬桶和獨立浴缸,最末端才是淋浴間。乾區、濕區之間有一道拉門區隔,家人同時使用浴室也不會互相干擾。有層次感的設計,在視覺上也有放大效果,讓小浴室看起來更寬敞。

層次分明的浴室,視覺上看起來更開闊。

層次分明的浴室,視覺上看起來更開闊。

她建議,淋浴間的拉門,最好採用「一字三門」的拉門,而不是常見的單開推拉門。前者的設計,可以將門片全部推到同一側,即使是坐輪椅的人也能暢行無阻。

想想當你坐輪椅、需要人幫忙洗澡時,單開的推拉門會有多難進入?

她提醒。

如果受限於空間等因素,非得用單開推拉門不可,她也建議選擇外推而不是內推的設計。因為外推門只要輕輕一推就能打開,不像內推門必須先退後才能開門。意外發生時,很容易把人困在淋浴間內!

至於淋浴間的門檻,用意是防止污水外流。但若考量到日後會有輪椅進出的需求,不妨改做長型的洩水口、截水溝,一樣可防止水潑濺到乾區地板,也降低絆倒風險。

2. 空調、地暖、乾燥設備,衛浴更乾爽

浴室地板總是又濕又黏,難以清潔?張馨指出,加裝五合一乾燥暖風機可以大幅提升浴室乾燥的效率。相較於自然風乾,有五合一設備的浴室,使用過後的淋浴間大概20~40分鐘就能徹底乾燥。

她建議,浴室濕區的範圍不要超過1~2坪,將五合一裝設於淋浴間門口,才能發揮最大的效能。有些人將五合一裝在馬桶上方,希望冬天如廁時可以吹到暖風,其實效益不大。不如加裝地暖設備,更能讓冬天的浴室變溫暖。

至於乾區的規劃,她建議預算充足的人,可考慮吊隱式的除濕機和冷氣。「夏天上廁所就不會流汗了!」她笑說。

3. 降低意外風險,無障礙設施不可少

張馨觀察,人在不同的生命階段,對空間的需求會有顯著的差異。身為中年女兒的她,媽媽、婆婆都已70、80歲。

有時她們來住我家,就會嫌我以前設計的客房衛浴不夠好用。

張馨苦笑著說。年輕時設計的房子,往往容易忽略長者的生活需求。

減少門檻,是浴室無障礙設計的一大重點。

減少門檻,是浴室無障礙設計的一大重點。

她指出,老後的理想衛浴,無障礙設施絕對不可少。設計退休宅時,她通常建議屋主,浴室盡量不要做門檻,牆面要加裝扶手,或至少預留安裝扶手的空間。例如,年長者雙腳較無力,從馬桶上起身時通常會需要可抓握的物件。比起洗手台、櫃子,扶手會穩固許多。

張馨也坦言,不少屋主排斥扶手,主要是出於美感考量。目前市售扶手大多是不銹鋼、ABS塑膠材質,外觀確實不如鐵件、木作好看。但是,專業的輔具廠商所做的扶手,無論握感、止滑、支撐力,都更適合年長者使用。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其實不需要太在意小物件,只要浴室整體氛圍是美的就好。

她說。

除了扶手外,退休宅的衛浴設計還有幾個容易被忽略的細節。例如,馬桶建議選擇側邊的沖水手把,而不是沖水按鈕,方便手指無力的長者按壓。地磚則最好選擇止滑材質、切成小塊鋪排,可降低跌倒風險。若家中有行動不便的長者,淋浴間門口也建議放置止滑地墊,定期晾曬、更換即可維持清潔。

4. 高級大理石,不如好清潔的人造石

紋理漂亮、大器的大理石等天然石材,是許多人裝潢浴室的首選。但張馨提醒,

不是高級的材料就一定好用。

真正的天然石材,淋上酸性的浴室清潔劑,很容易變質。漂亮的紋理,也會增加清潔上的難度。

人造石檯面質感佳,又相對好清理。

人造石檯面質感佳,又相對好清理。

她建議,浴室的座椅、收納衛浴用品的「壁龕」(牆面向內凹洞的置物設計),可選擇人造石。人造石常用於廚房流理台面,花色選擇多,但紋理比大理石少。沐浴過後,只要用水輕輕一沖,就能完成清潔,不需花太多心力維護。

5. 理想的浴缸,不是愈大愈好

在浴缸泡澡,舒適又愜意。但好用的浴缸怎麼選,其實大有學問。張馨以自己的經驗為例,年輕時喜歡造型好看、方便移動的獨立浴缸,但人過中年,才發現獨立浴缸的邊緣可以抓握的施力點很少,每次進出都得小心翼翼。尤其是剛泡完澡後,人處於昏沉狀態,更是危險。

她建議,退休宅的浴缸,可選擇「降版式」的設計或者日式「坐浴缸」。浴缸深度約40公分、長度約為屋主身高再加10公分最適合。人可以坐著進入浴缸、坐著泡澡,最高水位不會超過心臟的位置。

飯店的長型浴缸看起來很舒服,可是人一進去會往下滑,特別是個子嬌小的人,非常危險。

她指出。

6. 配合光線,選擇適合的磁磚顏色 

燈光,決定了空間的氣氛。張馨指出,間接照明的燈光雖然柔和,但是層板容易積灰塵、發霉,很難清潔。浴室照明不妨選擇單點式的小光源,輔以鏡面燈,就能兼顧亮度和溫馨感,維護也不必太花心力。

光源的位置,建議設置在洗手台、馬桶上方、淋浴間等重點位置。燈光的色溫可選擇3000K的暖白光,清晰度夠,又不像黃光一樣暗沉。若有窗戶,自然光也會讓空間煥然一新。以她自家的浴室為例,化妝台前有一面百葉窗。在柔和的陽光下保養、上妝,心情特別放鬆。

浴室所使用的磁磚,她建議根據採光做選擇。常見的白色磁磚,適合自然光充足的浴室。無光的空間,反而適合深色的磁磚,例如霧面、亮面的深灰色磚,視覺上更有質感,而不是像醫院般的冰冷感。

深色的磁磚,讓浴室空間有不同的風格。

深色的磁磚,讓浴室空間有不同的風格。

她也特別提醒,如果無法勤於清掃,浴室的隔間最好直接用磁磚貼滿,而不要保留大片的玻璃。因為乾淨、通透的玻璃,沾上水痕就不好看了。

不論是多貴的設計,保養不佳就不會漂亮。

張馨說。每天洗完澡,她一定會刮水,仔細地清除牆壁、淋浴間座椅、玻璃門上的水痕,並且定期使用水垢清潔劑清理水垢。有舒適的浴室,才有神清氣爽的每一天!

(原文刊載於《50+》;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想知道更多熟齡新思維、新活動?

➡加入50+LINE https://pse.is/K3FBX

➡加入50+FB https://pse.is/MUCBY 每日資訊不漏接!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