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遠見39週年 遠見39週年 訂兩年送一年、訂一年送半年 再送暢銷好書

不孕症治療10年增四倍!試管嬰兒補助7月「不排富」擴大上路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1-06-29

瀏覽數 22,750+

圖/張智傑攝
圖/張智傑攝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台灣少子化問題不可忽視,國內生育率居全球倒數第一,台灣女性平均僅生1.07人,每七對夫妻就有一對不孕症,而衛福部將於7月1日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台灣不孕症權威醫師曾啟瑞今天表示,不孕症治療人次10年增加四倍,去年有1.1萬名名試管新生兒,政府推行三育「生育、育嬰、托育」,通常都對育嬰、托育做補貼,終於看到擴大不孕症補助,樂觀看待方案上路。

曾啟瑞形容,「台灣的生育生不如死」,去年更出現死亡人口(17.7萬)與出生人口(16.4萬)的死亡交叉,甚至2050年台灣人口總數只剩下1800萬人,比起現在整整少500萬人口,屆時沒工作、沒稅收、沒競爭力。

他指出,人口紅利回不來的,今年第一季僅出生3.4萬人,明年虎年來臨恐怕更慘,現行政府推三育「生育、育嬰、托育」,通常都對育嬰、托育做補貼,生育較沒有顧到,過去10年間,不孕症治療的人次,從1.1萬人增加至4.4萬人次,需求就擺在眼前。

台灣不孕症權威醫師曾啟瑞。張智傑攝

台灣不孕症權威醫師曾啟瑞。張智傑攝

即便中央祭出「催生」利多、擴大生育津貼,曾啟瑞說,2020年生育第一胎的平均年齡還是來到31歲,甚至有三成是35歲者,而台灣女性現在有三不「不婚、不生、不孕」,等到想生就不孕了;且現在看病的人每10個人一個早衰,明明30幾歲,卵巢看起來像40幾歲,環境賀爾蒙影響甚鉅,包含戴奧辛、塑化劑,讓女性生殖功能急遽下降。

擴大不孕症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將上路,新方案包含未滿45歲不孕夫妻(不限低收入戶),小於40歲每胎補助上限六次,首次申請之補助額度上限為10萬;40至44歲的不孕夫妻每胎補助上限則為三次。

曾啟瑞評論,新制上路有五個精神,不限低收戶申請方面:

首先展現「沒有排富條款」,因為生育是基本人權;

其次有「社會公益」;

第三,有年齡分類,鼓勵中高齡婦女積極治療;

第四,減少「多胞胎」比例,多胞胎早產容易有併發症問題,對母嬰傷害大;

最後,則是解決少子化、國安問題。

本文轉載自2021.06.29「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歡慶遠見39週年|訂閱享優惠 再送各式好禮>>>快來看看

你可能也喜歡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數位專題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人類的「生存戰」已打響!不是不想生,而是求子困難?! 一旦超過35歲,似乎已經拉起第一道生子警報,尤其是走入晚育時代的亞洲國家,生殖醫學近年一躍成為救國解方,朝向「個人化」治療以解決每對不孕夫妻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