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是台灣人不會忘記的一天。
這一天,突然爆發13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案例。其中三位女性同時在萬華茶藝館工作,後來陸陸續續發現到過茶藝館的男士們確診了,且分散到台灣其他縣市。
原本乏人問津的AZ疫苗,各醫院診所立即接到CDC指揮中心下令全面收回。沒遵守規定私下施打的,被揪出來,就屬「特權」。一場疫苗之戰自此展開。
記得2月初,《遠見》才做過疫苗民調,當時僅六成的民眾願意施打疫苗,遠低於國際標準74%。超過半數54.8%的人對國產疫苗信心十足,遠大於願意打歐美進口疫苗的31.8%。
疫情延燒,人們對疫苗的期待殷殷。但是,始終不見政府有具體的成果。指揮官一方面豪氣萬丈說:7月就會有疫苗,年底至少有3000萬劑;另一方面又躲閃不願說明確切時間,還說「有些其他方面的阻礙」。
於是各種傳言開始露出。其中關鍵時刻是佛光山和郭台銘在5月底陸續發文申請核准一批(20萬~50萬劑)嬌生疫苗以及500萬劑BNT疫苗。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