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公司獲利,這個月開始放無薪假,收入驟減一半」「居家上班已三個禮拜,伙食費、網購費及電費均暴增,該怎麼辦?」
新冠肺炎肆虐台灣,全台發布三級警戒,防疫工作讓大家生活亂了套,特別是在金錢規劃上,有人收入喊卡,有人支出暴增…...究竟疫情期間,該用什麼樣正確的財務態度面對危機?而防疫在家,又有什麼理財祕訣,可以穩穩存到錢?
省思一》檢視緊急預備金的時刻來臨!
育有兩子的李先生與妻子都在航空業上班,疫情重創交通產業,兩人收入瞬間減半,每天都被開銷追著打。
在金管會尚未宣布債務緩繳政策,夫妻倆除了負擔小孩的基本開銷,每個月還須繳房租、車貸,加上適逢5月報稅旺季,日子過得相當辛苦。
其實,若李先生和妻子平時有檢視「緊急備用金」的習慣,或許也能夠從容地度過這次財務危機。
所謂的緊急預備金,指的是安全存款,當遇到偶發的緊急狀況時,可隨時動用的一筆資金。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