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重新思索成功的價值

謝其濬
user

謝其濬

2003-01-01

瀏覽數 20,300+

重新思索成功的價值
 

本文出自 2003 / 1月號雜誌 第199期遠見雜誌

Q:台灣目前面臨嚴重的經濟蕭條,失業率攀高。許多人對於工作失去了安全感,對雇主,甚至對政府,也都失去了信任。在這樣的時機下,你會鼓勵人們走向「工作組合」(going portfolio )嗎?或是索性離開「大象」(組織),當一名「跳蚤」(獨立工作者)?

A:我記得當我兒子從學校畢業時,我告訴他:「接下來五年,你不用急著找一份正職的工作。」他一臉驚訝,但是我又加了一句:「你不用找正職的工作,但是你還是一樣要工作。」我所謂的工作,代表的是去做你喜愛,而且覺得有價值的事,這當然包括了學習,和社會回饋的工作。

你提到台灣目前經濟不景氣,或許正好讓人們去檢視自己的工作。可以趁這個時機,多去學習一些新的技能,或是累積不同的事務經驗。因為每個企業負責人在求才時,他一定會考慮兩件事:「你能做什麼?」「你做過什麼?」而「工作組合」這個概念,能夠幫助你在困境中經營你的工作實力。

至於是否離開組織,變成一名跳蚤,則端視整個社會有沒有一套完整的經紀人制度,幫助跳蚤們制定工作價格、推銷自己。據我的瞭解,台灣目前的經紀人制度好像並不是很成熟,跳蚤的處境會比較辛苦。

未來領導人扮演資源整合及精神領袖

Q:依據你的預測,未來是由「大象」和「跳蚤」合作的世界。屆時,組織領導人該扮演什麼角色?他要如何留住組織裡企圖變成「跳蚤」的人才?

A:未來的組織領導人將扮演著資源整合和精神領袖的角色,他能夠針對工作事務,提出清楚的定位和信念,並在組織的運作中,讓每一個參與者都能蒙利,而不只是由持股人獨享利潤。

我昨天到花蓮參觀慈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我聽說在台灣,八百萬的信徒會捐錢給慈濟。我相信這位證嚴法師,一定是位相當優異的領導人,才能讓這麼多人信任她。我相信很多未來的領導人,會從她身上學到一個重要的啟示,就是當你領導別人時,不是用威嚇,而是用你自身的魅力和信念,讓其他人支持你,進而參與組織的運作。

要怎麼留住人才?我相信,還是會有相當多人喜愛權力,所以權力和高薪,始終能將一些人才留在組織中。至於配股,我持保留態度,因為股價的波動太不穩定。無論如何,整個社會還是得靠很多「大象」來維持運作,比方說,我能出版著作,就是拜「大象」所賜(笑)。

Q:「大象」該如何跟「跳蚤」來合作?「跳蚤」又該抱持什麼態度來和「大象」打交道?

A:我曾經在書中指出,未來的辦公室就像是一家「俱樂部」(club)。而「跳蚤」就像是這家俱樂部的會員。「跳蚤」們能夠使用這家俱樂部的某些資源,比方說,辦公室設備,或是相關的資料庫。「跳蚤」們也會常常進出這些俱樂部,和組織裡的成員、其他「跳蚤」進行溝通、互動。畢竟,人與人之間要合作,只靠電子郵件來合作,還是不夠。這是我理想中,「大象」和「跳蚤」之間最好的合作模式,不過我得承認,目前這種模式還未付諸實現。

目前「大象」和「跳蚤」的關係,主要還是建立在合約上,看你每一次合作的狀況,來決定下一次合作的可能。所以任何一方想要繼續合作下去,就得在這一次的合作上,把事情做好。

培養終生學習的能力

Q:這個時代強調學習帶來競爭力,身為「跳蚤」,你如何經營自己的競爭力?

A:選擇作一名「跳蚤」,原因之一,就是希望自己不是每天重複一樣的工作。所以,我們必須一直透過學習來提升自己的能力。以我自己為例,除了讀書以外,我會定期閱讀學報、參加研討會。我也很喜歡透過演講活動的安排,到各地看看,親身接觸當地的人事物。這次有機會來台灣演講,我特別開心,因為我先前到過香港、上海、新加坡,就是沒來過台灣。這次的台灣經驗,雖然時間很匆促,卻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像我還學網頁設計,就是自己買參考書來研究,無師自通。我想,要當一名「跳蚤」,你真的不能讓自己落伍。

Q:提到了學習的重要,想請你談一談教育的議題。台灣目前在教育改革上出現了不少問題。如果,未來的社會要走向「大象」和「跳蚤」的社會,你認為教育該如何為未來準備人才?政府和老師的角色又是什麼?

A:首先我要提出一點,我們一般談到的教育,是指學校提供的正統教育,但是教育的層次還包括了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不容忽視。

就學校教育這一方面,我認為過去的教育,一向是填鴨式教育,要把最多的知識教給學生,卻忽略了培養學生「如何去學習」。學生在學校獲得的知識,可能在畢業後沒多久就忘記了,真正實惠的是學習的能力。比方說,學習如何在外國街道迷路時還能找到出路,或是學習在宴會上和陌生人打交道。

學生受教育的目的,不是在學生時代,而是在他們畢業以後。我記得,曾經有人把日本學生的數學成績和同年齡的英國學生來做比較,日本學生的數學優於英國學生。但是我就想問:出了校門後,這些日本學生的數學仍然勝過英國學生嗎?

至於政府的角色,我傾向讓政府辦事愈少愈好,他們主要的角色在確認方向,以及制定嚴謹的檢驗機制。

老師的角色,除了教授知識外,他們最重要的任務是發掘每個學生的才華,讓他們有一個實現自我的方向。英國有一位喜劇演員就說過,他從小在學校就愛耍寶搞笑,有一位老師鼓勵他往這方面走,結果開啟了他的演藝事業。每一個孩子的特質都可以轉變成一種才華,誰說調皮搗蛋不能成為一種才華?這要看老師有沒有那個慧眼。

Q:你曾經在亞洲工作多年。你對亞洲目前的轉變,有什麼樣的觀察?你覺得中國大陸和台灣,也存在著「大象」和「跳蚤」的關係嗎?

A:四十年前,我曾經在新加坡工作過。重返新加坡,我非常驚訝當地的變化,整體的經濟水準、貧富差距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我在新加坡看到了一個運作比較好的資本主義世界。不過新加坡和其他亞洲城市一樣,變化得太快了。如果你以前去過歐洲任何一個城市,現在再回去,還能找到過去自己熟悉的角落。但是當我回到新加坡時,一切都變得難以辨識了。

在整個亞洲來看,我認為,中國大陸就是「大象」。因為中國大陸實在太大了,相形之下,連日本都是「跳蚤」,更不要說其他國家,包括了台灣。

台灣和大陸要如何維持「跳蚤」和「大象」的關係?以我的老家愛爾蘭為例,這幾年來變得非常繁榮,非常多廠商到愛爾蘭設廠,這其實拜歐盟所賜。愛爾蘭成為外地進入歐盟的一個跳板位置。而歐盟中許多小國家,像是荷蘭、比利時、盧森堡,也都是「跳蚤」,利用法國和德國這兩隻「大象」,帶動境內的經濟建設。我相信,歐盟的經驗可以帶給台灣一些參考。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Q:這次來台灣訪問,你參觀了佛光山和慈濟,有什麼感想?

A:我在書中曾經提過,組織的運作,需要忠誠、信任和責任感等美好的價值來維持。未來,當愈來愈多的人離開組織時,整個社會仍然需要這些價值,而宗教將會是凝聚這些價值的一股重要力量。

經紀人與自律塑造成功的跳蚤

這次參觀佛光山和慈濟,都讓我看到了這種力量的存在,許多人願意奉獻,出錢出力,卻沒有個人的目的。這就是我提到的「適當的自私」(proper selfishness),一種利他精神的表現。我相信佛光山和慈濟的領袖,一定是很傑出的領導人。

Q:你最近看了什麼書?和下一本著作有關嗎?

A:寫書時,我會特別去閱讀財經方面的書。不過,平時我熱愛歷史和傳記方面的書。我最近在看一本關於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歷史書。我不喜歡看小說,我只對真實的人感興趣。

(以下節錄自《大象與跳蚤》新書發表會場,由天下遠見出版公司社長高希均教授代聽眾所做的現場提問;陳平譯)

Q:你提出每個人都可能成為跳蚤的說法,讓我們心嚮往之。是否能談談要作一名成功的跳蚤必須具備的資格,例如:自律。

A:這個問題很好。很多人跟我說,「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你這樣,你會寫書,又會演講,」的確,要當跳蚤,有些東西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你必須具備某種能賺錢的技能,它可以是各種能力,不見得是寫書或演講。趁著年輕的時候,你可以先試試看有什麼事物、什麼服務是你有能力做到,然後讓人付錢給你的。有了這些經驗、訓練了技能之後,還有一樣東西更重要,就是經紀人。生長在神職人員的家庭,我自己就是一個不會自我推銷的人,我認為每個跳蚤都需要經紀人。

除了專業人士需要經紀人,有些人被迫從公司組織離開,並非他們自願成為跳蚤,他們還是需要經紀人,不過不是個人經紀,而是求職經紀。有了謀生的技能、經紀人以後,你需要的就是自律了,因為你可能大部分時間在家工作。每天早上你都要跟自己說,今天要完成什麼事,為自己設定時間。這的確不是件容易的事。

Q:談到財富問題,要怎麼知道賺多少錢才「足夠」?

A:我對金錢「足夠」的定義是:統計去年付的帳單,再加倍以防萬一。

我的方法很古老。我都在一年前把未來一年所有跟房子有關的帳單列出來。衣服方面我不需要再添購了。此外,看戲、個人休閒要花一點錢,我只需要最低限度的花費。

至於成就上的「足夠」也是必須思考的很個人的問題,這又回到了成功的意義是什麼。這些我想每個人都需要找人談談這些問題,所以除了經紀人之外,你可能還需要一位良師益友,和你一起討論,找出答案。

一味追求擴張,大象變肥象

Q:談到商業策略,你曾在書中提到幾種公司經營的可能性,有的公司要擴張規模,有的公司追求更好的業績,其他的公司則做與眾不同的生意。你似乎比較強調做與眾不同的生意,可否再進一步闡述?

A:公司成長有許多形式,不見得是愈大愈好。事實上公司擴張常常導致組織過於龐大複雜。有的公司經營者認為公司要持續成長,就得不斷併購其他公司,這在英美都很常見,結果造成組織太過複雜,疊床架屋,大象變成肥象。

現在這個時代,競爭力不再是規模大小或是業績好壞的問題,而是要與眾不同。只想以創造業績來提升競爭力,結果可能會變成降低產品價格,導致成本必須縮減,利潤空間也被擠壓,當然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但對公司而言則大大不妙。能讓顧客與公司兩蒙其利的方法就是要有創意、能創新、能與眾不同。

Q:在你的書中,你提倡「要達成市場經濟,但不要形成一個市場社會」。可否請再加以說明。

A:有人說資本主義以及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不能存在於同一個社會。亦即資本主義無法創造出公平社會。在純粹的資本主義之下,平等不會出現,因為資本主義奠基於人們想要過得更好,更出類拔萃,因此必須贏過別人。所以要如何創造一個既公平又能創造財富的社會?我想答案就是市場經濟。

在經濟上實行資本主義,但在社會層面實行社會主義。我認為要形成一個跳蚤社會,必須要有一個社會安全制度,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成功的跳蚤。我們需要一套適當的社會制度來幫助我們,提供基礎教育,保障最低收入。

舉例來說,美國就沒有這樣的制度,所以美國獨立工作的人數只有歐洲的一半,人們不敢離開企業的庇蔭,因為沒有社會安全制度的保護,因此形成了一個企業社會,跳蚤數量不多。這就是為什麼需要市場經濟,但不要市場社會。

Q:根據你的經驗,如何能成為一位優秀的企業或政治領袖?

A:優秀的領導人知道自己在做什麼,而且有熱情,並能把熱情傳播出去,人們便會起而跟隨。

Q:你常常提到大眾的自私,鼓吹大家在賺取金錢和社會責任之間取得平衡,你願意再談談這個問題嗎?

A:昨天我與證嚴法師對話,才知道我的看法與佛教的觀點不謀而合。基督教義說,要愛你的鄰居如同愛你自己。要是你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話,你的鄰居還滿倒楣的。所以你應該要先投資自己。除非你培養自己的才能,讓自己進步成長,否則你無法帶給別人好處。

當你有了足夠的才能,累積了相當的財富,你就要利用這些來幫助他人。據我瞭解,佛教人士認為幫助他人也能幫助發現自己,這是相似的概念。適當的自私是要你不否定自己。當你對別人而言有意義時,對自己也就有了意義。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