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珍愛藻礁成決戰分水嶺?重啟核四的聲量超越藻礁,四大公投藍綠網路攻防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user

網路溫度計 DailyView

2021-05-03

瀏覽數 24,400+

圖/取自網路溫度計
圖/取自網路溫度計

即將於8月28日舉行的重啟核四、反萊豬、公投綁大選、珍愛藻礁等4大公投案,朝野都要下鄉說明,由於今年沒有公職人員選舉,公投案最後的投票結果,成為執政黨是否與民意背離的體現,藍綠攻防越演越烈。

觀察4大公投案網路聲量的變化,以及各自網路關鍵領袖藍綠佔比,究竟目前是誰占上風,哪個公投案的網路聲量最大,最有機會激發人民一致投下同意票。

珍愛藻礁討論度最高佔44%,公投綁大選反應冷僅1.63%

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調查近3個月期間(2021年1月30日至2021年4月29日),珍愛藻礁的聲量佔比44%最高,反萊豬29.84%、重啟核四24.53%,民眾討論最少的是公投綁大選,僅佔4大公投總聲量的1.63%。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聲量趨勢(分析時間:2021/01/30~2021/04/29)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聲量趨勢(分析時間:2021/01/30~2021/04/29)

丁怡銘回鍋行政院,反萊豬聲量4月重啟

反萊豬聲量在罷免無視萊豬進口爭議的王浩宇行動成功後,藍營士氣大增,聲量也一路維持在高檔。隨著僅接而來的罷免黃捷案,在民進黨全黨動員力保下,最終沒有通過,不僅成功遏止國民黨掀起的「割萊委」罷免烽火,也讓反萊豬的聲量在2月創下最高峰後,呈現下滑的相關走勢。

4月19日因為萊牛爭議甫下台不久的前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遭踢爆早已低調回鍋行政院一事,不僅拖累行政院長蘇貞昌的網路好感度,反萊豬的聲勢也重新有起色。

民進黨誤判藻礁情勢,3月靠重啟核四轉守為攻

珍愛藻礁第二階段連署封關前逆轉低迷情勢,聲量是4大公投案中最高,更一度讓民進黨反應不過來,話語權掌握在環保團體與藍營手上。但在戰線從原先保護藻礁,擴大到能源轉型的重啟核四議題上後,民進黨接連針對核四的安全與污染發揮,成功讓重啟核四的聲量在3月17日超越藻礁後,持續保持大部分領先的情況。

公投綁大選網友無感,靠其它公投案激起投票率

公投綁大選則是相較之下,網友最不在乎的公投案,由於2018年九合一大選併10項公投案造成許多亂象,立法院遂修正為2年舉辦一次且錯開選舉年。公投綁大選是否通過,將影響未來公投的投票率,但此次能否順利通過,實際上將取決於其它公投案能夠激發出多少民眾投票,且公投綁大選也是民進黨過去自己提出的主張,因此本身的網路聲量雖然最低,仍有相當可能過關。

網路關鍵領袖佔比 藍營反萊豬33%、公投綁大選43%勝出

進一步調查,藍綠在此4大公投案的網路關鍵領袖佔比,公投綁大選、反萊豬目前都是藍營有絕對優勢,顯示出在此兩議題上,民意並不站在執政黨那一方,公投綁大選的政黨傾向更是一面倒向藍營,沒有任何綠營人士上榜。反萊豬雖然民進黨再三強調會為人民健康把關,但唯一上榜的綠營人士只有才剛被罷免成功的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關鍵領袖(分析時間:2021/01/30~2021/04/29)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關鍵領袖(分析時間:2021/01/30~2021/04/29)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綠營重啟核四關鍵領袖35%,珍愛藻礁成決戰分水嶺

重啟核四與政黨傾向有高度相關,目前民進黨的支持者多表示不同意,此議題上的政治色彩也最為濃厚,藍綠關鍵領袖相加近半,但民進黨佔有優勢,關鍵領袖佔比35%,包括總統蔡英文、桃園市長鄭文燦、高雄市議員黃捷、行政院長蘇貞昌、立委王定宇、賴品妤等都是重啟核四的網路關鍵領袖。

民進黨持續在重啟核四上尋求網友的關注,並以此回應珍愛藻礁的爭議,不僅讓珍愛藻礁的聲量被重啟核四蓋過,關鍵領袖的部分也從日前的藍營稍微領先,轉為藍綠持平。

身為網友最關注、聲量最高的公投案,公民團體能否持續有效發聲,是珍愛藻礁是否通過的關鍵,也是能否激出更多人投票,間接影響重啟核四、公投綁大選,甚至是反萊豬公投結果的最重要公投案。

分析說明

分析區間:本文分析時間範圍為2021年1月30日至2021年4月29日。

資料來源:

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擁有巨量資料,以人工智慧作語意分析之工具資料蒐集範圍:累積超過10億筆以上的網路數據庫,其內容涵蓋新聞媒體、社群平台、討論區、部落格、地圖評論等網站。

研究方法:
系統觀測上萬個網站頻道,包括各大新聞頻道、社群平台、討論區及部落格等,針對討論『4大公投案』相關文本進行分析,調查「網路聲量」(註1)作為本分析依據。

*註1 網路聲量:透過『KEYPO大數據關鍵引擎』,計算社群討論及新聞報導提及的文章則數,聲量越高代表討論越熱,能見度越高。

(本文獲《網路溫度計》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