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兆巨債
預計至九十二年度,中央政府債務將達3兆1000多億元,國人平均每人背負的債務為14萬元。
天啊!這是多麼令人怵目驚心的數目啊!造成這麼大的財政缺口,誰又該負責?有人認為降低稅收是財政赤字的大元凶,但我則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降稅通常有刺激景氣的作用,或許可視為權宜措施。我們要檢討的是,政府是否把錢用在刀口上?政府支出有無貪污浮濫?我想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大財團向銀行借錢所造成的呆帳卻要用納稅人的錢來彌補,因為選舉人情所形成地方政府冗員、浮員的人事浪費、國營企業呆人呆料以及不盡合理的獎金制度、逃避預算監督的各項支出……,有哪一項不是人民的血汗錢﹖
政府無能的苦果卻要善良的納稅人來承擔,合理嗎?政府如果不思改造,認真思考興利除弊,創造效率廉能的制度,那一切都將是空談。增稅就能解決問題嗎?
台南縣 黃耿浩
高高在上的不是頭銜
也許科學的描述不容易令人輕鬆地咀嚼消化,但應該可以察覺到它的確有一種魅力足以細細品味。
經由《遠見》雜誌以楊振寧先生為題進行的專訪,再透過傳記文字得以局部地認識科學家的思考之美,儘管對於「宇稱不守衡」「量子力學」的觀念不能全面。
然而,除了優美的方程式之外,還有他身處的環境中一些值得探究的點滴,尤其是師生情誼。
或許是機緣、或者是直覺,楊振寧先生決定師承費米先生,在費米先生身上他發現如何用最簡單的觀念描述實際的現象,而且不鑽牛角尖,這樣簡單而扎實的風格的確影響了楊先生,而我相信遇見費米先生會是他生命中值得慶賀的事;相同地,在吳健雄女士的故事裡,亦可見到師者扮演的重要角色。韓愈先生曾經給師者下了個註腳:「傳道、授業、解惑」,其實是很好的標準,對於諾曼,其成就無疑是瑰麗的,但那些值得細說的牽引之手卻是成功路上不可或缺的支柱。那些早已戴上桂冠的老師猶且如此,泛泛之輩何必高高在上﹖
索忍尼辛說偉大的文人是第二個政府,我相信偉大的科學家也應該是第二個政府,因為他們擁有的不是頭銜,而是更值得學習的風格。
台北市 姜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