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手機代工外患頻仍,鴻海劉揚偉哪來自信再提高市占?

毛凱恩
user

毛凱恩

2021-04-01

瀏覽數 45,300+

圖/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張智傑攝
圖/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張智傑攝

全球手機出貨量近年微幅衰退,加上紅色供應鏈崛起,威脅台系手機代工廠生意。不過,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憑什麼看好能搶下更高手機代工市占?

本週(3/30)鴻海舉辦法說會,公布2020全年業績。外界原本預期第四季會因為蘋果高階手機代工訂單,應該可以大大挹注鴻海獲利。不過,成績卻不如預期,第四季EPS僅3.3元,創下2012年以來同期新低。

鴻海經營團隊表示,受產品組合、匯率、認列投資(日本鏡頭廠康達智)損失,因此影響獲利。

後續如何改善成為法人追問焦點,董事長劉揚偉也列舉如電動車、數位轉型等等轉型方向。

仍聚焦手機代工,牽動短中期營運

不過,論營收規模,手機代工仍是鴻海營收主力(其所屬之「消費暨智能產品領域」占營收六成以上),未來如何布局,仍是牽動短中期營運重要指標。

近年蘋果手機供應鏈震盪,中國電子大廠立訊挾蘋果關愛、政府補助而崛起,瓜分鴻海生意,甚至與台灣電子大廠和碩、緯創結盟對抗鴻海之說,一度甚囂塵上。

但值此逆境,被問起智慧手機代工展望,劉揚偉卻自信認為,鴻海反而可能「提升market share(市場佔有率)」。

同業忙尋生產基地,鴻海早有多窟

劉揚偉如此有自信,應是鴻海超前部署的「區域製造」,如今綜效已現。

近年中美對峙,關稅成為大國角力手段之一,而疫情未解、美中維持緊繃下,蘋果等科技巨頭與其供應商,追求供應鏈安全、可靠,成為這一兩年的顯學。

也因此,台灣電子廠紛紛降低過往過度集中於中國的產能,轉移至印度、東南亞,以期分散風險。

以指標性的iPhone代工為例,市場份額依序由鴻海、和碩、緯創瓜分。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和碩、緯創過往集中於中國生產,為分散風險。和碩2020宣布進軍投資印度,緯創印度廠則在2019啟用,有了第二生產基地。

不過,緯創印度廠2020年底逢暴動、洗劫,緯創經營層在日前法說會也表示,目前公司仍將印度廠在內的「穩定營運」視為重要任務。

緯創印度廠2020年底遭逢暴動。擷取自twitter

緯創印度廠2020年底遭逢暴動。擷取自twitter

相比同業尚未站穩腳步,鴻海早在2005年就於印度設廠,如今手機代工已有中國、巴西、印度多個廠區支援,讓鴻海能峙產能調配、分散風險優勢,在手機市占已強壓同業下,卻還能有望成長。

對此,劉揚偉在法說會上也虧了一下同業,指出「去年看到的一起事件(暗指緯創暴動)告訴我們,到新國家進入製造,不是這麼容易的!」

疫後加強「區域製造」,鴻海調降「非中產能」

不過,儘管鴻海仍朝向區域製造方向布局,但2020「非中產能」卻不升反降,代表更加集中中國。

去年8月時鴻海非中產能為30%,劉揚偉在本次法說會則坦言已降到25%。

他指出,去年中國製造比例增加,是因為疫情下中國生產環境較穩定,但疫情緩和後,區域製造、產能移轉,將更加明顯。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