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邦金23日宣布,順利公開收購日盛金逾過半股權,合併成就達成。但外界最關心的,是日盛金陸資疑雲還沒有查出結果,是否是讓陸資透過應賣來順利出脫?
金管會23日強調,日盛金大股東陸資問題仍然會持續追查,如果有認定是陸資,依然可以開罰最重5000萬元。
日盛金目前有兩大外資股東,分別是持股35.49%的新生銀行,及持股24.08%的香港建群投資(CTL),其中建群投資遭市場謠傳背後資金是中國明天系集團創辦人肖建華。
金管會日前找建群投資的實質受益人陳銘達來談,他主張自己是台灣人而非陸籍,也否認自己跟肖建華有任何關係。陳也聲稱建群投資的最終受益人除他之外,還有另外兩位共同投資人是加拿大的自然人。但金管會認為不能只聽信陳一面之詞,要求他交出自己握有最終實質控制權的證據,但至今陳仍沒有交出證明文件,讓金管會追查陸資「卡關」。
富邦金23日公開收購日盛金達過半股權,外界關注日盛金兩大股東倒底是誰應賣?
金管會銀行局局長莊琇媛表示,富邦金只有告知銀行局公開收購成就,並沒有說是哪個大股東應賣,「但可以確認的是一定有一個大股東應賣」,而公開收購後,富邦金變日盛金的第一大股東,日盛大股東持股變化應在交割後10日內要跟銀行局申報。
萬一是建群投資應賣給富邦,但後來查出建群其實背後是陸資?莊琇媛表示,陸資追查與富邦併購是兩回事,如果後來查出是陸資,等於大股東過去申報不實,還是可以依法罰鍰,最高可開罰至5000萬元。
針對日盛金中資的追查進度,莊琇媛也表示,在跟陳溝通的過程中,有告訴他不配合提供資料可能帶來的法律效果,陳說他會配合提供,但又說有一些資料時間久遠無法提供,金管會已要求他盡力配合。依照規定,若陳一直不提供資料,最高也可開罰至5000萬元。
本文轉載自2021.3.23 「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