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唱會舞台上,有個虛擬分身與歌手一同唱歌、互動;或是戴上VR眼鏡,如同進入表演現場,舞蹈家就在自己身旁慢舞;還是透過無人機與燈光秀,讓天空成為創作者的畫布等。
科技與藝術兩個領域,過去看似毫不相關,但隨著科技應用愈趨多元,在藝術領域創作出的作品,愈發讓人耳目一新。近年來,科技藝術已成為熱門趨勢,而這股風潮也吹入校園。
2016年,清華大學與新竹教育大學合併,而後成立「科技藝術跨域學士班」,整合兩校科技與藝術優勢,運用程式設計、虛擬實境、機械裝置等技術進行創作。2021年,台灣師範大學也要成立數位科技藝術學程,分為動畫、虛擬實境、多媒體三組,培養科技藝術跨域人才。
整合力大考驗,理性感性兼具
科技藝術教育先鋒的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藝術學系副教授戴嘉明表示,科技泡泡不斷擴大,進入大眾生活,而藝術層面也包含在內。愈來愈多藝術家運用科技,如動力機械、虛擬實境等,進行跨領域表演。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