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百年一見的瘟疫,人類似乎在短短一年內,就找到了與之對抗的解方。自去年12月,全球第一支新冠疫苗正式開打後,如今,已有數千萬人接種疫苗。
不過,正當全球燃起重回正軌的希望時,變種病毒的出現,再次重創了人類復原的步調。
2月17日,一株名為「B1525」新冠變種病毒被英國愛丁堡大學發現,且除了英國已發現23例外,更已蔓延至澳洲、美國、丹麥等超過10國。
由於該病毒株剛被發現,致死率、傳播率等詳細資訊尚不清楚,但可以確定的是,早於去年第四季起,便陸續發現的英國變種病毒B117、南非變種病毒B1351、巴西變種病毒P.1,皆已成為全球疫情的最大變數。
更致命、更快速,南非變種「無疫苗」能敵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估計,英國變種病毒B117已橫跨全球超過70個國家。光是美國就有超過4%的確診者,病毒株源於該英國突變種。
據研究指出,該變種病毒在傳播力與致命性上,都比原病毒株高出30%以上。
就連防疫資優生台灣,亦有五名確診者感染自該英國變種病毒(B117),其中,案799更成為台灣首位因英國變種病毒重症死亡的個案。
不過,比起英國變種病毒,目前更致命的是「南非變種病毒B1351」。致命處在於,相較英國變種仍受到疫苗控制,南非變種已突變出抑制疫苗效果的能力。
根據最新公布臨床數據,面對南非變種病毒,Novavax、嬌生(Johnson & Johnson)的疫苗保護力,分別只有49%和57%;而德州大學最新研究顯示,輝瑞,莫德納疫苗在對抗南非變種病毒時,抗體程度同樣大減。
2月8日,南非政府更投下震撼彈表示,由於AZ疫苗對於南非變種病毒株的保護力過低,將全面停止施打該疫苗。消息宣布後,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亦回應表示,將繼續觀察各國數據,以決定未來如何使用AZ疫苗。
疫苗廠、指揮中心將滾動式布局
台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由於變種病毒對疫苗保護力的受挫,也將間接導致全球疫苗廠重整布局。
「變種病毒爆發前,我認為2021第二季就可以出國了,現在可能要到2022年底才有機會,」陳秀熙分析,為了確認疫苗對變種病毒效力,各大疫苗廠近期勢必會減少疫苗生產速度,「萬一疫苗沒效,一切生產都變得很stupid(愚蠢)。」
最糾結的,還是各國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陳秀熙進一步指出,由於新冠病毒的變異恐成常態性,所以,當做出疫苗採購決策時,除了「搶速度」之外,還必須思考要「搶多少」。
畢竟,根據當前病毒變異速度,平均每三個月,便會發現一支新的病毒株。若指揮中心躁進購買過多疫苗,到正式施打疫苗時,該疫苗對新型變種病毒究竟是否仍有效用,都是未定之天。
輝瑞、莫得納、AZ、國光瞄準「次世代新冠疫苗」
「不過,我相信疫苗將是疫情的解方,」陳秀熙預期,新冠病毒未來若流感化,須每年接受「改良版」的疫苗,也許將成為疫後常態。
事實上,面對變異病毒的風起雲湧,全球各大藥廠也的確做好長期改良疫苗的準備。
牛津阿斯特捷利康的疫苗研究負責人潘葛洛(Mene Pengalos)便透露,英國藥廠正著手針對變異病毒株,研發新一代的疫苗,預計將在2021年第三季推出。
負責與莫德納、輝瑞兩大藥廠合作的德克薩斯大學醫學分校的分子生物學家Pei-Yong Shi也表示,由於變種病毒導致輝瑞疫苗保護力下降,目前輝瑞正著手研議,是否針對變種病毒開發新型疫苗。
近日,國內疫苗廠之一的國光生技也宣布,為了因應持續出現的變種病毒,決定修正疫苗布局,改為針對「病毒株突變趨向」,開發次世代的COVID-19疫苗。
總之,面對新冠病毒持續變種,對於疫情尚不容過度樂觀。各大疫苗廠如何針對變種病毒,持續對疫苗做出升級、改良,將是世界何時重回正軌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