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超過400年部落歷史的雲南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角民族鄉翁丁村老寨,農曆春節大年初三(14日)傍晚5時40分發生火災,火勢持續蔓延,直到深夜11時許被撲滅。
滄源佤族自治縣政府表示,經過全力撲救,翁丁村老寨火災已得到初步控制,沒有人員傷亡,火災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據微博「@雲南發布」周一(15日)上午消息,經全力組織撲救,明火已於2021年2月14日晚上11時15分全部撲滅。目前,餘火正在清理,起火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內媒報導指出,農村、古村落地區是火災隱患的「聚集地」,很容易引發火災。
據人民日報消息,2月14日,滄源佤族自治縣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發布,2021年2月14日17時40分,滄源佤族自治縣勐角民族鄉翁丁村老寨發生嚴重火災,暫無人員傷亡。目前正全力撲救中。
翁丁佤寨的民風民俗,是整個佤族地區文化傳承發展的縮影
是世界佤文化的源生地、是中國部落文化最後的活體、是佤族文化的活態博物館。近年來,翁丁村被列入《佤族木鼓舞》《司崗里傳說》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項,獲《翁丁村佤族傳統文化保護區》《佤族木雕製作技藝》省級保護名錄,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最後的原始部落”,評為臨滄市十大優美村寨等殊榮。
2020年3月31日,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遊區被雲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大陸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報導稱,因為原始佤族民居建築風格和原始佤族風土人情,翁丁村老寨被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原始部落」,也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原生態佤族村落。該村隱秘在勐角傣族彝族拉祜族鄉的山谷裏,「翁丁」在佤語中意為「雲霧繚繞的地方」。從主路走到村道,路兩側每兩米掛着的牛頭圖騰和映入眼簾連成片的茅草故居,彰顯着這個村落的原始古樸。
據滄源縣文旅局介紹,翁丁佤寨的民風民俗是整個佤族地區文化傳承發展的縮影,是世界佤文化的源生地、是中國部落文化最後的活體、是佤族文化的活生態博物館。
近年來,翁丁村被列入《佤族木鼓舞》、《司崗里傳說》大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兩項,獲《翁丁村佤族傳統文化保護區》、《佤族木雕製作技藝》省級保護名錄,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譽為「最後的原始部落」,評為臨滄市十大優美村寨等殊榮。2020年3月31日,翁丁原始部落文化旅遊區被雲南省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翁丁村張貼的公開資料顯示,1949年前,該村還處於原始社會末期,他們以部落為單位依山而居,過着刀耕火種、衣不蔽體、犁地靠牛、吃水靠背、點燈靠油、結繩記事的原始生活。
報導指出,佤族傳統部落的接待方式很是熱情,他們將木鼓伴奏的佤族迎賓歌唱給每一位來到這裏的客人。因為很多獨具特色的文化現象被奇蹟般地保留了下來,所以翁丁原始佤族部落2006年就在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中。隨着大陸乃至全世界慕名而來的遊客逐漸多起來,翁丁也開始將傳統的佤族風俗文化傳遞、展示給外面世界的人們。
本文轉載自2021.2.15「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